劳世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疾患,症状以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从而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临床上突出的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多见,向椎体方向突出较少。目前手术治疗因为疗效确切,是骨伤科临床中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但也时有术后功能障碍、并发症多的报道。我们通过对7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为手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1 材料 全部76 例病例均为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40 例,女性36 例;年龄最小35 岁,最大74 岁,平均年龄48 ±4.6;病程最短1 年,最长10 年;45 例患者有明显外伤病史,其他31 例未见明显诱因。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长期的腰部疼痛及下肢放射痛。入院后经X 线片、CT 检查进行分类,其中L3-4 椎间盘突出5 例,L4-5 椎间盘突出48 例,L5-S1 椎间盘突出23 例。合并伴随症:有31 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25 例合并冠心病,12 例合并糖尿病,8 例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1.2 手术方法 76 例患者术前均为经过理疗、牵引、推拿等常规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后自愿实施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辅助检查和实际病情,分别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半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及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
患者俯卧位,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后正中入路,沿棘突和椎板向外拨离并牵开骶棘肌,充分显露手术节段椎板或半椎板;视具体情况针对性的施行开窗或椎板切除,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充分显露硬脊膜和神经根;椎管内压迫止血,缓慢牵开神经根,显露腰椎间盘,十字切口切开椎间盘纤维环,如果是破损的纤维环在此基础上可扩大裂口,用髓核钳取净突出的髓核,用髓核钳钳除或手术刀刮除骨窗边缘锐性骨赘。生理盐水冲洗术,关闭切口,硬膜外放置橡胶管引流管1 根,依次分层缝合骶棘肌、筋膜、皮下、皮肤。
1.3 术后康复 术后48 小时内拔除引流管。术后常规补液、支持及抗炎治疗,前3 天使用地塞米松20mg/天,2~3天切口疼痛缓解后,可以开始交替活动双下肢,4~5 天后可以在床上进行腰背肌锻炼,12~14 天可以拆线,同时指导患者带宽腰围下床活动,并坚持腰背肌锻炼。注意在术后3~6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及剧烈活动。
1.4 评分标准 参照Macnab 评估标准[1]:优:手术后症状消失,无运动障碍,患者能正常工作和学习;良:症状缓解,偶有疼痛,但患者能坚持轻工作;可:症状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工作;差:症状无改善,仍需治疗。
所有患者均随访6 个月至1 年。疗效76 例病例中,优50例,良19 例,可7 例,差0 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优良率为90.79%。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椎间盘位于腰椎的椎体之间,是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有支撑、连接和缓冲等作用[2],保护腰椎在活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同时也是治疗手段较为多样化的一种疾患。目前临床上本病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两类。
有学者[3]提出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愈,即绝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如卧硬板床休息、牵引、理疗等,可以解除局部压迫,消除炎症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等。但保守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更持久的身心伤害。当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如果经保守治疗6 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或者病情更严重,伴有广泛的感觉、肌力减弱或大小便功能障碍,如有中央型髓核突出或髓核破裂脱入椎管等情况,均应该予以积极手术治疗。
我们的经验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要注意遵循有限的手术原则,尽量不破坏脊柱稳定性。通过本临床研究证明,在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原则指导下,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条件的应尽早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是肯定的。
1 李彦昭.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5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59-60.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21-1522.
3 胡有谷.严格手术指征,提高手术质量[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