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接五联动”校企合作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2014-08-15 00:43何艳丽王浩川
中州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校企专业学校

何艳丽,王浩川

(中州大学1.外国语学院;2.信息工程学院,郑州 450044)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尽管已经出台了校企合作的相关文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统筹机构缺失,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划分比较模糊,还属于学校和企业的个体自发行为,校企合作还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致使企业对高职院校办学的参与度不够,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二是企业缺乏合作的热情和动力。目前我国建立的大多数校企合作关系,都属于人脉关系,是由院校通过熟人或朋友而建立的“面子”工程,这些工程虽然可以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基地和培训的师傅等,但是很多企业还是会为自身的利益受损和学生的安全担心,再加上当前的校企合作还是以学校的教学为主、企业实习为辅,导致了学生的实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三是合作的范围比较窄,未能深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追求较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而现实中学生到企业完成实习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这种现状最终导致校企之间的价值链和利益链不能有效地进行连接,校企合作的结果仅仅是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个学生实习的场所,使得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利益都不能得到保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只能停留在表层。因此,健全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发挥行业的引领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优化组合校企双方的资源,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职业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办学整体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有待建立。

中州大学是一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高职院校。我们通过走访企业、行业、部分高校等,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本着对接产业、依托行业、合作企业的思想,找准校企合作利益的共同点,通过具体项目的合作,提出了“三对接五联动”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构建了校企共赢机制和内部能动机制,保障了企业的合理价值诉求与有效资源顺畅进入学校,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利用,使校企合作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形成校企合作的关键动力。

二、拓展校企合作渠道,推动“三项对接”

在政府政策、平台、氛围等保障下,中州大学依托郑州市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和区域产业特点,通过与区域经济等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体,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一)学校与区域经济紧密对接

中州大学按照“以专业带动产业、以产业影响专业”的思路,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以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通过实施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对接。学校围绕着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一方面鼓励与战略性支撑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支柱产业及实体经济相关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联合企业对区域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研,做好人才预测,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常态化的调整机制,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还利用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的建设有利条件来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构筑人才引进网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了点对面的合作。

(二)学校与行业协会紧密对接

学校与行业协会合作对接,是充分发挥行业中介桥梁作用,提升行业指导能力和参与深度,落实行业指导机制,实现校企“点与面”合作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如管理学院与郑州市旅游行业在长期稳定合作的基础上,行业为学校提供技术指导,保证学校专业教学和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发挥双方在教学、调研、人才培养、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关系,为学校的招生及学生的就业提供宽广的途径,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还与协会联合办学,开设专业班,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与行业一起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施课程改革,建立了“学校——行业——企业”合作模式,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进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对接。

(三)学校与职教集团紧密对接

职教集团是一个以专业为纽带,以行业为支撑,优势集聚的学校与企业的联合体,是一种集约化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推进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平台。如郑州市教育局牵头成立的郑州市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是由政府部门、中高职院校、100多家行业企业参与,集团在中州大学设立秘书处,负责开展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活动,多次开展专业教师实训、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结对、毕业生供需洽谈会等大型活动,集团以“项目合作、政校企联动、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链条,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办学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结、动态组合,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就业,推动了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力度,凸显了职教集团合作办学的优势,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对接。

三、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强化“五项联动”

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理顺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明确了权责边界,使校企合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也初步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人才、联合提升教师素质、联合服务社会、联合建设企业文化的“五项联动”,形成了校企合作的新格局。

(一)联合招生

中州大学享有单独招生的资格,这也开辟了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需要的人才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如中州大学与上海大众合作招生的“大众班”等,合作招生的学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全日制在校学生,学生毕业后达到企业要求的,可以直接到企业就业。

(二)联合培养人才

校企合作的建立,为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企业直接参与学生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订。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主旨,按照“企业提出要求——教师进驻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校企共同研究”的方式最终确定培养方案,有效推进专业建设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的对接,是按照校企双方共同确定的培养方案,组织专业教师二次深入企业,了解工作的过程、工艺流程及岗位技术标准等来确定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适应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如中州大学与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州大学广电银通学院”,该学院的成立完善了学校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实习环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度,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联合提升教师素质

学校建立了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这为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创造了条件。学校与企业开展“实职互派、相互兼职、双岗双责”工程,使学校教师与企业资深培训师轮流执教,学校与企业交替承担培训任务的工学结合培训模式,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带动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截至2013年底,学校累计引进了企业能工巧匠15人,重点专业“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

(四)联合服务社会

学校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还有潜力可挖掘。目前,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政策,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走出校门、走向企业,为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同时还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几年下来,学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服务渠道和领域进一步拓展,学校的社会服务收入也实现了跨越式飞跃。

(五)联合建设企业文化

校企文化对接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宣传优秀企业文化、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弘扬职业精神,使学生更早地在心理上融入企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在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接受,并在毕业后顺利地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同时,职业院校也应重视企业文化进校园,强化企业在校园的存在感,与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图书馆文化等有机结合,同时深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实训场所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学生在注重细节的现场管理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同时近距离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使学校文化建设既具有企业文化的特性,又超越了企业文化。另外,在学生管理方面建立德育导师制、双辅导员制,企业代表担任班级辅导员,不仅从专业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而且在班级管理上融入企业管理理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企业文化,而企业代表也能体验到高校先进文化的魅力。

通过建立“三对接五联动”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职业要求的对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对接,使企业在合作中发展,学校在合作中前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同时,也激发和调动了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发挥其在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和制度设计、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和标准制定中的作用,让企业由校企合作的配角变成主角,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变“一头热”为“两头甜”,实现了企业、行业、学校和政府四方联动,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真正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郑州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技能型人才的支撑。

[1]沈云慈,刘胜林.市场机制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的对比[J].职教论坛,2010(2).

[2]习谏.职业教育集团多元化办学体系的路径选择:以校企合作为研究视角[J].中州大学学报,2012,29(4).

[3]程宇.宁波市“政府推进、学校跟进”校企合作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

[4]瞿凡.广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4).

猜你喜欢
校企专业学校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