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地图交通战场的角力渐趋明朗,BAT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像自己的竞争对手。
争夺拥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地图服务提供商,与政府部门合作发力公共交通,支付手段打通智能交通闭环,通过硬件切入车联网……在智能交通布局上,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家巨头,思路很相似,做法却不同。
阿里和腾讯更是动作频频,在地图、导航及交通领域你方唱罢我登场。阿里投资易图通、全资收购高德,通过支付宝NFC切入公共交通领域;百度收购长地万方,通过与交通管理部门联动盘活大数据;腾讯收购科菱航睿、与四维图新合作、推出车联网硬件……BAT一系列举措令人眼花缭乱。因为地图类和导航类应用在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地位,以及地图导航类资源的有限性,BAT对于在线地图市场的争夺在去年开始进入胶着阶段。今年开始,这一角力走向深化,这一过程与在线地图及导航类应用的市场变化紧密相关。
据易观智库的数据,截至2014年一季度,手机地图导航APP市场累计账户数达13.3亿户,环比增长14.6%。其中高德地图/导航、百度地图/导航、图吧地图/导航分别以32.6%(含iOS苹果地图4.8%)、25.9%、7.9%的比例占市场份额前三位。
面对这样的成绩,深藏幕后的阿里和百度依然严阵以待——今年5月,腾讯成为四维图新第二大股东,并将展开广泛的战略合作。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全国甲级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单位名单的前三位中,作为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高德和四维图新占据两席。底层地图数据提供商的业界地位意味着什么呢?即使百度地图的品牌辨识度更高,但它仍然高度依赖于前者的基础数据。
这让BAT在这条战线上的前景更为扑朔迷离。
阿里:左手高德右手支付宝
4月11日,高德与阿里达成确定性的收购协议;7月18日,高德从纳斯达克退市,被收购后的高德并入阿里新成立的UC事业群。同月,高德推出首个智能硬件产品——高德地图小蜜。
作为高德首款智能硬件产品,高德地图小蜜具有快捷导航、路况播报、智能防丢和蓝牙快门四大功能。如果在高德地图中设置好常用目的地,用户可以一键开启导航,并规划最优出行路线。而在传统车载导航系统中,用户往往需要在开车过程中进行搜索、查询、导航,一键开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确保司机行车安全。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阿里和腾讯在打车软件的交战。不久前,高德地图的6.4.0版本进一步优化“打车”功能应用,首次与支付宝实现整合,用户通过支付宝付费,并享受与快的一样的优惠。对用户而言,无论使用打车类应用还是支付车款,都可以简化操作,而实现这一操作的前提是,将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完全并入己方阵营。
有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在全资收购高德后,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也开始与高德合作,高德在快递行业的监测数据有助于菜鸟在设点、分拣、路线优化等方面提高效率。
拥有了高德、快的之后,阿里在地图交通领域已居领先地位。不过要实现更为智能的交通,阿里还需要补足公共交通消息这一环,而支付宝则为进入这一市场并采集数据提供了条件。
6月上旬,支付宝钱包与住建部共同推出城市一卡通服务,将NFC手机变身公交一卡通。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35个城市通过刷手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宁波、台州等。由于北京公交并未向支付宝开放全部权限,目前该地区只能对实体卡充值。
通过与NFC手机厂商合作,支付宝钱包将手机变成公交一卡通,可用于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各类方式的出行。开通该项服务后,用户出门可直接刷“机”过闸。
支付宝的野心不限于此。“未来的近场支付,不仅是在公交地铁、甚至可以延伸到所有的交通工具,包括公共自行车、飞机等。” 支付宝NFC项目负责人曹寅说,除了交通行业,NFC还可以用于逛公园、购物等场景。
不过,支付宝不得不面对NFC产业链的诸多问题。目前NFC的整个模块还是成本中心,没有任何收益,加上手机芯片差异化、接用性、一致性等问题,厂商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在曹寅看来,这需要发挥支付宝在行业内的整合力量。
在此之前,支付宝曾推出北京公交卡的充值,当时只支持一部分机器,很多用户抱怨手机支持不够。“这是因为北京一卡通的卡存在差异化,手机的芯片也存在差异化,这些差异化如果不解决,这个业务做不下去。” 曹寅说,“而现在包括三星及其三星采用的芯片厂商,都在积极跟支付宝进行接用性整合,卡厂也积极地去做结构性改造,这些工作是之前任何参与方式不具备的能量。”
实际上,NFC只是支付宝的移动支付体系中的一个产品,条码、声波、指纹等都可以用于移动支付。“条码、声波可能会更便捷,但有一些业务只能通过NFC来实现。”曹寅说。
通过支付宝发力公共交通,进一步展示了阿里在大交通领域的野心。以高德为例,“2010年是个分水岭,无论是实时交通领域还是高德,都做了一个很大的战略转型,从贡献最大收入来源的车厂,转向了手机等移动端领域,从而形成了众包模式。”高德交通信息事业部总经理董振宁说。
从车厂模式到众包模式,这是“实时交通”领域一种新的应用模式。用户一方面享受和使用交通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在为交通信息做出贡献,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董振宁打了一个比方。在北京,除了5万辆出租车提供信息外,每天还有几十万的人在使用高德的手机客户端软件。他们既是实时交通服务的使用者,又是实时交通信息的分享者和贡献者。通过对多种来源的交通大数据进行融合和分析,预测水准就能大幅度提高。
积累了海量历史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统计和分析,优化算法和预测模型把算法做好,计算出结果后,再用大量的用户数据反向抽查,抽查完之后,再拟合模型……不断的通过数据来调整模型,让ETA(估计到达时间)调整得越来越准。历史公共交通出行记录也能为此做出贡献。
基于此,阿里开始盘活手头已有的大交通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支付手段、物流等诸多方面。
腾讯:拉四维,推路宝
腾讯入股四维图新的过程可谓十分戏剧化。
高德并入阿里之后,另一家同样影响业界格局的底层数据提供商四维图新的动向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四维图新也不得不选择到底投入哪家互联网巨头的怀抱。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公司,四维图新算得上是隐性冠军。易观国际报告显示,这家公司和高德地图是中国最大的两家底层数据提供商,占据中国底层数据测绘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
2月27日晚,四维图新披露公司因重大事项停牌。一个多月之后,四维图新大股东宣布公开转让手中一半股份,接手者将成为四维图新第二大股东。
四维图新的控股股东是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共持股1.65亿股,占总股本23.86%,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拟以不低于15.04元/股转让7800万股,占总股本11.28%。接手者将成为四维图新第二股东,并且与大股东持股占比相差不大。在大股东本身持股不高的情况下,还要转让近半股权是基于何种考虑?面对业界的疑问,四维图新董秘郭民清的回答是:“因为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联想到四维图新在底层数据和软件层面虽有丰厚积累,但在C端一直迟迟没有动作落后于高德的现状,关于新的“战略合作伙伴”的种种猜测均指向BAT。既然高德已经并入阿里系,新的选择则可能在百度和腾讯之间产生。
大股东的转让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四维图新对于互联网资源的渴求。除了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净资产不低于15亿元、中国法人等10项要求,还需具备互联网资源这一项再次坐实了上述猜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搜狗获得腾讯入股,而搜狗CEO王小川是四维图新独立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
答案昭然若揭。5月,腾讯花费了12亿元(每股人民币15.05 元)成为四维图新第二大股东,并将展开广泛的战略合作。
失去四维图新的百度将会怎样?
除了高德地图、谷歌地图,四维图新也是百度地图、搜狗地图等在内的地图应用的底层数据提供商。在高德转战消费者市场之后,百度地图一直对高德围追堵截,而前者曾长期主攻企业级市场,在贴身肉搏的消费者市场上被后者打过几次措手不及。
一个最典型的事件是,在高德地图宣布免费的前一天,百度地图率先宣布免费政策。高德酝酿已久的大事件被百度地图抢去不少风头。
经过一番竞逐与收割,百度拥有长地万方和道道通,阿里旗下有高德和易图通,腾讯在科菱航睿,入股四维图新,尚在成长的腾讯地图终于开始补齐短板,属于腾讯系的大众点评、滴滴打车的各类应用的电子地图提供商,开始由原来的高德改为四维图新和腾讯地图,对于四维图新而言,滴滴打车和腾讯街景也可以帮助其丰富导航地图数据。BAT三家在地图及大交通领域的竞争也将增加更多变数。
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表示,入股四维图新之后,腾讯首先可以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地图和导航服务。“四维图新具有强大的测绘能力,这是基础。腾讯有多个亿级用户平台,可以帮助四维图新触达到海量的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任宇昕透露,“大量用户的使用和反馈,可以让导航更精确,让商家数据更完善,地图因而变得更智能。”一起建立位置服务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系统也是方向之一。
不过因为四维图新的央企身份,腾讯在这家公司能有多大的话语权还有待观察。另外,尽管身为第二大股东,腾讯股权占比11.28%,与阿里全面控股高德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四维图新很有可能会保持独立的第三方地图数据提供商身份。为此,尽管腾讯和四维图新两家在车联网领域的携手也有想象空间,但腾讯依然希望通过硬件策略来切入交通领域。
5月,腾讯发布了旗下首款车联网落地产品“路宝”,包括路宝 APP、即插即用的路宝盒子、以及同中国人保、壳牌共同成立的“i车生活平台”。
“路宝使人、车、路互联互通。” 路宝团队负责人透露,之所以做硬件,主要是考虑到当前车联网服务几大需求:用户关注爱车车况、无法自己解读汽车常见故障、无法对汽车油耗做精准记录。“国内用户对于汽车整体状况不那么了解,对于很多用户而言,汽车简直是黑盒子。”路宝希望能够解读汽车车况,并对油耗进行精准记录,降低用车门槛。“对爱车做全面体检和汽车故障详解,都尽可能使用用户能看懂的语言来说明,我们希望借助这款产品,让用户逐渐了解自己的爱车。”上述负责人表示。
通过以低功耗蓝牙方式与汽车相应接口连接,路宝盒子可以即插即用。通过与 APP 的配合,向用户提供 UGC 路况、车况诊断、油耗分析等工具类服务。其中,路况服务目前已覆盖 21 个大中城市。
在实时路况的提供上,路宝会根据道路等级、红灯数量、收费与否等情况向用户提供优化路线。有时遇到堵点,也许会给你指一条少有人知的道路,帮助用户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在遇到雨雪天气时,还可以通过其他用户主动上报的UGC路况信息,提示车主绕开积水路段。
这些服务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用户主动的UGC贡献,腾讯自有数据,以及获取和整合第三方数据平台。因为国内交通信息区域化明显,有些公司能覆盖珠三角,而有些只能局限于北方,因此需要借助第三方的数据。
尽管这类硬件常常被视为工具,但借助腾讯的账号体系优势,路宝的设计思路是:好玩,好用,为用户带来实际的价值。目前,路宝数据的用户UGC比例占到17%。用户会乐于在腾讯路宝上通过微信登录,并上报路况数据。同时,通过打分分享等功能,可以和朋友们进行SNS互动。还有用户希望增加可以打分分享的项目,如车况和油耗,不少用户就强烈要求设置分享按钮。
显然,为了后来居上,路宝跳出了行业普遍的工具型产品思维,主打社交分享。“让用户认识到,这是我的行车驾驶好帮手。”(何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