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楠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河南 新乡4530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也在快速增加,城市的交通问题随之而来。过量的汽车给城市带来了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汽车尾气增重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城市问题。由此,低碳环保的电动车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再者,面对城市小型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设计的审美性和功能性的要求方面也越来越高,在产品形态越加完善的同时,人们的情感体验也越来越得到关注。
电动车在我国各大城市被使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造型方面,其多以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为主,有豪华型与简易型两种。我国有许多城市为了减少城市交通拥堵的情况,推出了各种公共电动车的情况,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湖北武汉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的模式,公共自行车从12个试点站点、1000辆发展为1318个站点、近90000辆自行车;浙江杭州则在餐馆和宾馆附近设立了租借点和充电站,建立了电动车交通系统,实现低能环保高效的交通出行办法。而从北京这个城市来看,在2008年,北京是有近200个的网点,8000多辆自行车但是现在却只保留了12个联网点,几百辆的自行车。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数量悬殊,除了运营上的原因以外,还有就是自行车本身造型设计这一因素。对于自行车的造型设计,使用者觉得最需要改进的就是自行车的体积与速度问题。
由此,易于收纳折叠的小型电动车就应运而生了。小型电动车非常适用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城市里的道路拥挤,公共自行车运行速度较慢,与公共自行车相比较,公共电动车则更具竞争力,公共电动车在时间与体力方面都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对城市中大多数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的人而言,电动车不失为一种最佳的出行选择。
在设计适合城市人群的小型电动车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值得深思:
1)小型电动车要具备怎样的特点才更适合在城市中使用;
2)小型电动车要呈现为哪种形态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3)小型电动车要怎样才能提供更好的体验给使用者。
基于这三点的思考,在小型电动车的设计方面,首要确定的是设计的定位:
1)颜色上,多采用鲜艳活跃的颜色使之更具有时尚感和城市气息;
2)造型上,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减少尖锐部分,提高安全性,多考虑三轮设计;
3)功能上,采用折叠设计,减少空间的占用,增加便携的性能,多注意细节的设计;
4)消费心理上,善于抓住主要客户群的消费心理,造型新颖时尚。
其次从消费群体的体验角度上看,则要考虑这几个方面:
(1)在小型电动车设计中应用功能体验
①靠背的设计
作为短途代步的交通工具,城市小型电动车主要是供单人使用,为满足各个年龄段的消费群,多采用三轮的设计,这样的造型无论是从实际使用还是视觉效果上来看,都给消费者一种稳重安全的感觉。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现在的小型电动车的后端都有一个靠背,这个靠背的设计理念是为了支撑使用者的腰背部,提高电动车在减速或增速时使用者的安全性。而且,靠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习惯做出相应的调整,给人们传达一种安全感的信息。
②可折叠的车身
为了给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便利,折叠功能理应多应用。小型电动车的车身采用可折叠的设计,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使产品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化。为使电动车更加的小巧简便,靠背折叠和驾驶部位的折合也被纳入设计。而为了便于携带,电动车能进行简单的折叠,达到减小体积的效果,整体简便轻盈。在运输方面,无论是所占空间或是所需运输精力方面都到达最简的效果。
③整体安全舒适
为了安全稳定的构造,电动车的设计应采用三轮加车身的形式,而在新颖时尚方面则体现在把手、车灯、脚垫等细节方面。把手方面打破传统的平把式、高把式或牛角式,采用较为新颖的微微下斜式;车灯采用LED灯,可以增加照明的使用范围;脚垫采用聚氨酯弹性脚垫,可以减低运行过程的震动问题;而对座椅的高度、宽度、舒适度还可以进行可调节的设计,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
(2)在小型电动车中加入形态体验
使用者的感官刺激是对产品最直接的体验,小型电动车在外观形态上采用了较为活跃的曲线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视觉审美上的要求。并且城市小型电动车在设计上还采用仿生的设计手法,大体相似于“蜗牛”的形态,电动车的手柄感觉就相似于蜗牛的触角,电动车的主体结构也类似于蜗牛伸长的颈部,整个仿生过程使电动车的设计显得丰富并且生动形象。
而在色彩上,打破了传统金属感强的设计风格,采用时尚感较强的鲜艳颜色,多采用代表环保的绿色,色彩比例上也着重调和,设计合理协调的比例,在带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之余,还使电动车的外形更加的美观时尚,体现出产品时尚、轻便的亮点,使之更加迎合都市人的审美需求。
在材料上,小型电动车则采用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这在应和“绿色环保”的理念之余,也使电动车的材质性能达到更高的要求。这种塑料的质地轻盈、对线条的可塑性强、颜色多变,能使电动车车身表面的肌理呈现多种不同效果,带给使用者多种情感体验。
(3)在小型电动车设计中应用情感体验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的小型电动车的设计也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良,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利用产品的折叠、各部位的协调关系以及多个细节处理来完善产品的形态,使之充分调动人体的心理因素和感官刺激。从这方面来看,城市的小型电动车就不单单只是在扮演着交通工具的角色,还是一款能与人情感交流的产品。以此为出发点,相信在未来的小型电动车的设计理念上将加入更多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让电动车更加的人性化、智能化、简便化,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
而从消费者心理出发,小型电动车的仿生设计无疑是一个亮点。小型电动车的仿生形态,除了给人和谐、饱满和圆润的感觉以外,还让电动车的整体具有一种亲和力,使消费者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通过对城市小型电动车的造型的设计和研究分析,在设计小型电动车之前,应对消费群的需求和时尚潮流充分了解,由此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产品体验的研究设计。在设计表现上利用在使用方式、色彩搭配、细节处理等方面的创新使产品更好地完善形态,再者,在设计理念上增加人的情感体验,使电动车不单单只是代步工具,而是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简便环保的能与使用者产生情感交流的产品。
[1]沈艳姬,李皓.体验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J].大众科技,2008.8.
[2]吴海红,朱仁洲,周小儒.产品形态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杭间.设计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