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4-08-15 00:54:11
科技视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王 丹

(温州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0 引言

20 世纪初,现代语言学家奠基人索绪尔把语言定义为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了解一种文化如何理解显示的向导。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的功能和语言使用的研究。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存在的环境。美国语言学家Sapir(1921)曾说:“语言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英国语言学家Byram(1989)认为:“语言是学习文化最丰富的源泉。”交际因素在外语教学中的引进,使得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了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变为地球村,跨文化交际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给我们提供了扩展知识、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已逐步得到重视和认可。董亚芬(1997)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语言反映社会文化,又同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厅[2004]1 号)试行》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陪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因此,教师要懂得该把什么带进课堂,如何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如何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引导学生能够与另一文化的人进行有效交际。把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2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

2.1 关联性原则

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日常交际需要。课堂所讲的文化点必须与课文内容和日常交际密切相关。在讲解课文时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2.2 适度性原则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适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时,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文化中的东西,应该是有选择性地教,要把握好尺度,有主次之分。文化教育要避免主观臆断,以偏概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对目标语文化有个理性的认识。

2.3 实用性原则

课文中所出现的对于跨文化交际实用价值大的文化点要重点讲授。教师应善于把握一切时机,联系实际生活,向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和外国人交往时能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而且能让他们了解更多西方的社会风俗。

3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1 词义挖掘法

现代西方语言观已不再把语言单纯地看作人们交流的一种工具,而是强调语言在人们理解世界,反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英汉语言中都有许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词汇,文化涵义决定词汇的社会涵义,制约着其使用的得体性。词义由文化决定,词义又同时规约文化。词义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也可能在使用语言的方式上与主流文化的不同。词义的挖掘有助于洞察文化的内涵,不仅让学生懂得了词的表面意义,而且使他们了解词的文化内涵,为他们日后准确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翻译对比法

王佐良先生(1984)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翻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人们普遍认为一种语言的语篇可以准确地翻译为另一种语言。但是翻译常常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在翻译时要做到语言的等效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在做翻译练习时不仅要深刻理解语言的词汇,还要有娴熟地处理感情色彩、思维过程和交际技巧等的能力。

3.3 文学作品阅读法

在国内外的英语教学中,文学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被看作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手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体味语言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又因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形象的话言,在解读它的表层意义时又可能需要联想和挖掘它的潜在的文化意义。只有通过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之放眼于世界,不只是狭隘的民族观念和意识。阅读也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积极面对,走向成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让学生体验到了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锻炼并增强了多度视角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3.4 角色扮演法

通过创建英语教学素材中的情境,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掌握的语言分别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给学生提供语言真实演练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真实感受。通过运用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和听、说、演的能力,学生感到真实,真正地在运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大学英语口语课上,这种方法最适合进行。

4 结束语

学习一种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学习该种文化。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时,不仅是进行语言教学,而且应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使语言教学与跨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跨文化教育渗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能利用英语进行交际、掌握语言技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1]Byram,M.Culture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9.

[2]Hymes,D.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1971.

[3]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court,Brace &Co.,1921.

[4]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5]徐燕.论文化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6]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7]崔长青.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深化与我国的外语教学[J].外交学院学报,2001(1).

[8]董亚芬.修订《大学英语》为大学英语上新台阶作贡献[J].外语界,1997(2).

[9]高永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10]张倩,邬枫.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金融教育与研究,2004(6).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速读·中旬(2018年7期)2018-08-17 07:22:00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科技视界(2014年32期)2014-08-15 00:54:11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