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科普惠农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科普惠农计划是山西省科协于2005年起实施的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的一项重大举措。此项计划主要包括五项工程:“一站、一屏、一员”建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科110 体系建设、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起一站、一屏、一员16000 余处,覆盖了山西一半多的行政村,站有标准、屏有内容、员有能人的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初步形成;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起到了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作用;农科110 服务体系经过5年的发展,已具备电话咨询解答、网络远程视屏会诊、专家现场指导、媒体点题、物流服务五项服务,真正做到了农民点题、专家服务;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组建农信员队伍,服务会员,服务农村;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手机、电视等现代化传媒手段,2011年与山西省农村科技函授大学合作,为50 万农民提供了远程培训服务。五大工程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网络和服务体系。如何利用好这一体系,将科普惠农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推出“农资产品下乡”和“优质农产品返城”双向服务模式,力争跨越最后一公里。其中,科普惠农农资下乡是重要内容。
目前,农资市场种类多,牌子多,就山西化肥市场来说,来自全国各地的化肥厂家就达70 多家。每年都会发生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现象,造成农民减产减收。针对这种情况,应广大农民的要求,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从2008年实施 “农资产品下乡”工程,以科普惠农绿色通道专供产品的形式服务三农。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普惠农厂家—科普惠农服务站—农信员—示范户”四位一体的科普惠农服务模式,即形成了从下至上的信息反馈和由上至下的物资流通系统。该模式的好处在于管理透明、责任到人、目标明确,层层落实、反馈及时。具体做法如下:
由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联系科普惠农厂家,为农民提供科普惠农专供产品。由山西科普惠农服务中心根据基层调研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并责任到县级科普惠农服务站,服务站站长联系每个村的农信员(一般由各行政村的村长、会计或从事农资营销的相关人员组成),农信员收集农村示范户(一般由种植大户、农村科普带头人等人员组成)的农资需求信息,以订单形式逐级上报。厂家根据订单将科普惠农专供产品直接送到各县科普惠农服务站,由各村农信员负责将专供产品直接送到示范户家中。此外,科普惠农专供产品每批次都要送省农科院土肥所化验,将化验结果登记证送省农业厅备案,再到当地农业局备案,确保专供产品品质优良。
从科普惠农“四位一体”成功的寿阳模式,已逐步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截至目前,这种模式已经成功复制到4 个地区20 余个县500 余个村,确定农信员500 余名,共发展示范户15000 余户。普及推广科普惠农指定产品科创复合肥超过5000吨/年,覆盖种植面积超过12 万亩,并且免费发放科普惠农会员专供产品旱地保近10 万袋,直接受益农民达50000 人。
根据科普惠农工作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在全省建立100 家科普惠农省级直属服务站,由省科普惠农服务中心派专门的市场拓展员,负责所属区域的科普惠农政策宣传,发展农信员和示范户,健全基层网络和服务体系,将科普惠农工作落实到每个行政村。此外,评选出科普惠农示范县、示范乡,建立科普惠农试验田,逐步引进农药、种子、叶面肥等农资产品,完善科普惠农专供产品体系,利用省科协的科技、人才优势,通过示范推广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科技致富。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手机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人们阅读习惯和消费方式的逐步转变,同时,影响着农资下乡模式的逐步转变。
目前,线上和线下共同营销的手段是企业发展新的助推力。以苏宁电器为例,苏宁易购的上线,极大推动了苏宁电器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此外,从企业广告投放力度来说,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平台,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科普惠农农资下乡是依托科技力量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借助科技传播力量将为农资下乡注入新的活力。从原来的“四位一体”转变为“三位一体”,即由厂家—服务站—农信员—示范户模式线下模式简化为“厂家—科普惠农服务平台—农户”线上模式。科普惠农骨干企业作为厂家,在科普惠农服务平台上进行展示和销售,科普惠农服务平台的搭建依托山西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的媒体平台和科普惠农服务体系。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简称山西科技传媒集团),集团下设两报、八刊、四个中心、若干公司,500 余人,编辑管理四个内刊、十多个网站、四大类40 多种科技手机报,拥有CNSCI 户外传媒、农科110 和健康365 两大服务平台、中科云媒全媒体跨平台科普服务媒介、手机客户端、科普网络电视、农科110 广播、流动媒体,是集报刊、网络、影视、手机、户外多种科技传媒手段于一体的全媒体科技传播机构。科普惠农服务工程以形成一站一栏一屏,农科110 服务体系,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绿色通道工程和新型农民素质培训五大服务体系。这些资源将为厂家和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咨询,监督管理线上和线下模式健康、有序、持续运行和发展。
科技传播的发展为科普惠农农资下乡提供多样化的展销平台。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开发的“中科云媒”包括视频点播、数字报刊浏览阅读、供求信息发布浏览、农业气象信息即时发布、病虫害预警预报及防治方法、农资防伪识别及农产品溯源服务、农业政策解读、全省各地主要农贸市场每日最新市场行情及价格曲线等多项服务。今年以来,“中科云媒”共发布供求信息1251 条,病虫害预报323 条,农业政策解读366 条,市场行情2654 条,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是农民增收的又一可靠保证。借助这一平台,集产品展示,技术服务,供销服务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科技传播的发展为科普惠农农资下乡提供全面的网络平台。科普惠农服务站、农信员、示范户已经建立了一定网络体系,然而存在网络覆盖空白和常态服务不够健全的问题。目前,山西省数字传媒中心开发的“新农保”手机报,内容涉及农民版,农资版,菜农版,果农版,养殖版五大版本,通过免费手机报的形式,每周四期,逐步实现科普惠农网络全面化和常态化服务,同时,通过农资宣传平台,为科普惠农厂家提供免费服务。
科技传播的发展为科普惠农农资下乡提供便捷化的营销模式,以“中科云媒”和“新农保”手机报两大服务平台,借助这一网络平台,科普惠农厂家可以召开农资产品推介会和展销会,并且定期进行促销活动。既可以实现厂家营销方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也可以实现农户技术服务和购买农资便捷化。
科技传播的发展为科普惠农农资下乡提供了新的服务平台和营销模式,将极大地推动农资下乡发展。当然,这一模式的运行还要依托科技基础设施的配备和新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的同步开展,共同实现科普惠农农资下乡多样化、网络化、便捷化。
[1] 韩裕峰,王德贵,王重一,郝建新,刘子良.科普惠农计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2009,5.
[2] 沈佳,周君彦.山西省科普惠农又出新招 送农资进村入户[N].山西日报,20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