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钧 涂莉娜 陈芊晶
(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尤其对于一些技术更新快、设备投资大、人才紧缺的特殊专业的发展,校企合作办学的需求越发迫切,通信技术专业正是具备上述特点的专业之一。我校在开办本专业的过程中,开拓一条校企“双主体”的合作之路,在认真分析校企双方利益诉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深度合作的运行及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模式的革新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2009年中国进入3G通信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经专业委员的调查发现通信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我校办学中必定存在实验实训条件欠缺、师资力量缺乏、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与市场接轨等问题。经学校专家研究决定与中兴通讯合作办学,并于2009年下半年与中兴通讯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由中兴通讯提供实验实训设备、师资等资源,在我校合作创办了“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中兴通讯3G学院”。
经过学校与企业的为期半年的市场调研与信息分析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了我校的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方向,共同制定了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企业实验设备的到位以及企业教学团队进驻学校,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建设校企合作培养管理等制度,保障合作体系的有序运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障,为我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了新的榜样。总结“3G”学院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特点主要体现为“五融合,一分享”。
3G学院管理上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理事会,对学院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理事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和企业管理者组成,3G学院由校方院长和中兴通讯集团派驻的院长共同管理。3G学院教师(包括企业驻派和学院教师)都必须遵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管理制度。
3G学院教师根据通信行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在中兴通讯公司的参与下,对通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改革了教学过程。在基础课程中加入企业需要的课程,如 《时间管理》、《有效沟通与表达技巧》、《团队协作》等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根据企业要求,设置了《数据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SDH光传输技术》、《GSM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 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VOIP/IPTV技术》、《3G网络规划与优化》、《电子工程实施》等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引入了中兴的全真及仿真项目。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中兴NC教育中心的MIMPS教学法即:技能模块—分层递进—任务驱动—分组实训—自我评价。
在教学评价上,为使教学活动效率最大化,学院在专业任课教师的考核上采用了企业考核模式,任课教师在上专业课之前必须选进行认真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必须通过NC教育课程部的认可方能允许该老师进行受课。NC教育课程部会每月对所受课学生进行一次课程满意度调查,如果满意度低于95分教师的课时费降一级。对于调查表中出现的情况及问题授课老师将及时解决,如果是专业知识上的问题没有学清楚,任课教师还必须通过补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补课。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完全打破传统的理论考核体系。采取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考试与以证代考相结合的形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得到与企业需求接轨的科学评价。
为保障通信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采用了校企师资混编的方式来组建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由企业工程师与我校教师混编组成。校企双方制定了针对本校教师的师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来自我校的混编教师通过面向全校公开招聘方式选取,竞聘成功的老师将送往中兴通讯进行为期3个月的企业学习、挂职锻炼,老师在学习期间工资待遇保持不变,且必须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实施和企业培训,老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参加中兴的企业讲师资格测试,通过测试的老师可获得由中兴通讯颁发的企业培训讲师证书,老师可选择在企业任讲师或回校任教。老师的培训周期一般为一年一次,暑期也鼓励老师参加企业的短期培训。目前我校已有8位老师前往中兴通信学院进行企业培训,其中有7位老师获得中兴讲师资格证书。每周的教研室活动都是由驻我校的企业教学团队与我校的教师团队共同进行,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根据校企合作协议,通信专业实验实训室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学校提供必要的实验实训场地与配套设施,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完全由企业提供,实验实训室管理人员由企业与校方人员共同组成。目前中兴通讯在我校已建成程控交换、数据通信、GSM仿真、TD仿真、光传输、IPTV、电信工程六个专业实验实训室。
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到企业当中,3G学院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中的品牌意识、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制度文化,每年暑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兴通信NC教育暑期夏令营活动,该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企业拓展训练又让学生零距离的与企业接触。学院职业文化教育中引入“中兴通讯S.M.A.R.T职业规划教育体系”,该体系为学生模拟了企业的职业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等。
中兴通讯制造的设备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仅国内与中兴通讯相关的企业有运营商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其下属机构。“双主体”合作的又一兴奋点在于企业获得高质量的员工,学院借中兴通讯平台保证学生优质就业。
为保证毕业生能够快速的胜任相关企业的技术岗位,中兴通讯将最新的设备融合到学校的实训平台中,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学生按职业能力进行划分,由企业方在校进行岗前技能训练,并根据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按照就业地域划分了海外、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一般城市五个层次进行人才输送。通信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及就业期间同时享受我校的 “一对一就业跟踪指导”服务,学校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回访与就业指导,将学习的就业情况及时的反馈给企业,企业也及时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学校。
“3G”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由于教学与管理均以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硬件软件条件在同行业均有较强优势,学生参加各级大赛取得较好成绩,先后在”2010年全国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0年全国通讯行业职业生涯规划征文“一等奖2项;2011年全国通信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二、三等各一项;“2011年江西省职业技能通信和信息安全项目”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1项,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2年江西省职业技能通信和信息安全项目”比赛中,获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013年和2014年两届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共334人,除去自主创业4人外,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1.9%以上。
在“双主体”体制下,企业工程师与学院混编教师联合开发15门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标准,完成10门专业课程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工学结合特色专业核心课3门;校企合作在线资源课程1门;并申请获批《校企深度融合的“3G学院”模式研究》省级教改项目。
“3G”学院开设的专业以移动通信专业为龙头。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2G时代,在短短5年时间内就过渡到“3G”移动互联时代,以后将进一步快速发展至“4G”时代。专业技术发展快速的特点决定人才培养体系更新的周期短,挑战大。学院需要依托中兴通讯公司,紧跟技术市场的步伐,将学院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常态化。
目前的师资混编队伍由企业工程师和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由于队伍组建时间不是很长,双方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互通互融,但由于时间较短,还需要进一步融合。两方面的师资力量都有自己的优点与弱点,例如企业工程师优点是专业技术强、实践经验丰富;学院教师优点是理论知识积淀深厚、教育教学方法较成熟。两方面的真正融合不仅在于二者的互补,更多的是互相学习、渗透,进而培养一批既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又有较好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教师。这样一批骨干教师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在学院与中兴通信公司的平台的搭建、制度的激励与教师自身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撑下才得以实现。
学校品牌作为学校的一种无形资产,表现在人们心中对学校的印象和知名度,主要体现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教学质量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3G学院目前在办学水平、专业建设、教学质量方面都与企业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3G学院办学时间短,忙于专业建设,品牌建设与推广相对滞后。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2)社会服务对象范围较窄,区域辐射及行业辐射不够宽泛。
(3)由于教科研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学校的其他专业,品牌示范能力须提升。
目前“3G”学院合作办学模式是“双主体”模式,学校需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由“双主体”向“多主体”模式的转变,将地方通信企业、行业机构等主体纳入“双主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形成以“中兴+学院”双主体为主导,其他企业与地方行业、政府等合作对象为补充的“多主体”模式,到真正实现我校学院及专业发展的“四个合作”目标。
同时,学院需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使企业人才需求与课程改革长期紧密结合,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技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1]马必学,刘晓欢.高等职业院校的品牌发展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
[3]李忠华.“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
[4]胡泊,宁锐.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