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4-08-15 00:47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母语少数民族英语教学

李 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外语学院,陕西·西安 710126)

英语教学中的语际语用能力培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从语用学的视角来探索语际语用中的语用现象及规律。语际语用能力对第二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理解与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能力,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将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语际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

语际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语言能力并非孤立存在,其既是理解语言的基础,又能更好地使用语言。一般来讲,语际语用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依靠语言能力自身的发展,语言习得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后,并不能很好地使用语用意义,并且语言习得者可借用这些语言知识,来表达目标语中的非常规性语言功能。此外,语际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存在一定的独立性,语言习得者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语际语用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语际语用能力、语言能力在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呈现正相关性。也就是说,语际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存在可分性,而语际语用能力具备可学性;[1]语言习得者掌握语言功能,并不一定能很好地使用这一语言,为了提升在特定语境下使用语言的行为能力,必须培养语际语用能力。

二、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语际语用学的重点是从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语际语言环境内的语用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将学习到的外语知识予以内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汉语语法与语用能力、英语语法与语用能力往往会出现有同有异的情况,甚至会互相影响或重叠。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来讲,培养学生的语际语用能力是在掌握本族语、汉语的情况下,实现语法与语用两个层面的有效互联,突出英语的应用性,将英语语法知识转化成语用能力。[2]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外语来说,可以先从外语语用入手,然后再全面考虑将英语语法知识逐渐内化的问题。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摒弃了传统的从语言内部结构出发,转化为按照语言外部表达需要的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语法与语用两个方面的衔接。

三、英语教学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1.民族语言文字使用的复杂性

少数民族有各自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上呈现多元性,这为英语学习带来一定困难。非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针对英语的学习,一般是在学习本民族语言、汉语之后,再学习英语,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先用一年的时间来学习汉语,然后才转入到英语学习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讲,想要把英语讲得既准确又流利,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学生水平差别大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都接受了基础教育,但接受教育的水平存在不同差异,再加上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差异,使得英语水平差别较大。部分英语基础相对好一点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简单,没有一定的挑战性;而那些英语学习差的学生,则跟不上英语学习的节奏,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吃力。学生英语水平上的差别,让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使得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缓慢。

3.思维方式不同

因为语种方面的差别,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这对语言翻译来讲是不利的。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英语放到学生所熟知的语言环境内,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英语。因为语种上的差别,思维方式的不同,这给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提出了新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去尝试转化思维方式,实现本民族语、汉语、英语三者间的互通交融,从这里也看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是很大的。

(二)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能力培养的重心

1.掌握“语际语用的迁移”

在进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是普遍的现象,主要出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语篇等几个方面。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已经基本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母语体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系统、母语知识、已有经验、社会习惯等都以不同的方式对学习造成一定的干扰。[3]英语知识的学习主要包含两种:正迁移、负迁移。当母语知识特点和英语知识特点一致时,英语学习就会出现正迁移;反之就会出现负迁移,并对英语学习的速度、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

在英语交际中,语用上的负迁移是尝试用母语来交际所出现的交际障碍,比如社交语用失误以及跨文化失误等。学习者从字面上解读有隐性目标文化特点的话语,所以不能很好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这导致英语学习者在进行礼貌判断与标识方面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另外,因为语用的文化、语言差异很容易使语际语用上出现负迁移,学习者需要学习因为种族差别、文化差异的语用规范。语际语用负迁移贯穿在学习、理解以及使用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在向目标语理解与表达中注入母语的特点。语际语用因为负迁移使英语学习者不能科学、准确地使用目标语来实现交际话语目标。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表达结构不出现语法错误,只要是出现话语方式不得体,就不能很好地达到交流的目的。

2.深化“语际语用的理解”

成功交际遵循语用的一般原则,然而,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人们虽然有时候违反语用交际原则,但是又能确保交际的有序进行。这需要交际双方既要明确对话内的言语行为,还要明确言语外的行为,充分利用合作原则来理解会话的隐含语义。语用功能表达不能用统一的语用方式来表达,这些形式往往给学习者的语际语用能力理解上带来一定困难,所以,采用难度梯级关系去理解。另外,由于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意识等民族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理解上存在一定障碍,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语用特点存在较大差别。这一文化语用上的差异也是语际语用理解的重点。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语际语用课堂教学建设

1.突出英语课堂的语用输入

因为长期以来外语教育注重的是语言知识讲授,并未突出语用知识,使得一些语言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知识无法被激活,英语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不能很好地匹配,进而缺少语用意识。在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语用方面会出现一些失误。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很有必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强化语用的输入,突出学习者语用输入,提升学习者语用意识,提升学习者语际语用能力。具体来说,英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了解学习者语际语用水平

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测试手段来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能力的实际水平,按照教学难度、教学目的导入语用信息,并有效讲解语用的具体用法、功能,设计出交际环境,并探索纠正性反馈,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纠正性反馈,提升语际语用能力。特别是合作对话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活动,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与意义协商的情况下,通过不断修正语用输出,能更好遵循语用基本规则。[4]在了解学习者语际语用水平后,教师要善于将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教学与功能密切结合,设计多元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获取良好的语用能力。

(2)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与语用能力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在语用能力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个人的语言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语法、词汇知识的不足,既限制学生的言语行为,也限制言语行为实施的方式。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的基础性阶段,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语用知识相对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得体地使用英语。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发展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提供语用知识,还需要提供语用模式,这样对提升学生的语际语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注入突出语用知识,就会将母语的语用特点带入到英语课堂内,让学生能无形中不会将母语语用特点用到英语之中。正是因为母语和英语语用因素上的差别与冲突,让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语用意识,提升语用能力,能从语用的视角来进行外语教学,并有效纠正在教学过程中语用内容与形式上出现的一些失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际语用能力。

2.注意英语教学中母语的负迁移情况

语言负迁移指的是在英语学习的语境内,当出现迁移的两种不同语言的结构差别较大的话,英语学习者往往会使用母语规则来处理英语,母语对英语产生了一定的干扰,这就说明出现了负迁移。对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讲,学习英语是在已有的民族文化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出现母语的干扰作用也是在所难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试着使用英语来进行交际、表达思想时,因为英语语言知识的储备相对还不完善,思维方式容易受到本族语、汉语的影响,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本民族语、汉语的规则来处理英语,使母语文化出现负迁移,最后导致出现中介语。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讲,需要按照母语出现的负迁移情况,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处理好本族语、汉语对英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全面提升本族语、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四)开展跨文化语言教学,强调英语语言输入的质量

1.开展跨文化语言教学

为了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能力,必须丰富其英美文化的知识,实行跨文化教学。如果学生不能充分了解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受到民族语言、汉语等方面的干扰,在进行英语交际过程中,就会出现语用上的失误,尤其是社交语用上的失误。

通过对中介语的研究得出英语习得中介语并不是没有规律的,其与目的语、母语一样,是独立性语言系统。语言与文化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离开文化单独去讲授英语是很难想象的,因为这样并不能消除民族语、汉语对学生学习英语造成的消极影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跨文化语用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不只是去传播文化知识,更是培养英语文化意识与运用文化知识,采取这样的方式能很好地推动英语习得的健康发展,使中介语系统与目的语更接近。其实,讲授英语的同时,也是在传播英美文化。在开展跨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在开展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初期,不能太过于强调文化教学的量,这时文化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来开展,使用文化渗透的方式,将文化因素逐渐融入到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去全面了解英美文化,并利用课堂时间多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知识,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能坚持客观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感、语感,以及英语学习的兴趣。[4]

2.强调英语语言输入的质量

英语语言习得是通过输入语言才能完成的。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最好的语言输入。[5]从语用能力的培养视角出发,教师需要适当提升英语输入的质量,也就是语言输入的多元性与趣味性。英语语言的输入趣味性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行为,让学生能在潜意识状况下去掌握英语语用的基本规则,而英语语言输入的多元性,就是让学生充分接触多样的语用情境,让学生能接触到一些新的语言现象。此外,多元化的语言表达是在多元化的情境内实现的,因此,英语语言的输入难度应循序渐进,这样能有效避免学生重复滥用语法结构与表达方式,否则将会破坏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最后,教师也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学术水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语际语用失误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有效改进教学方法,[6]提升英语语际语用教学效能。

总之,英语教学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能力培养,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全面考虑到语言文字使用的复杂性、学生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等现实因素,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语际语用能力培养核心。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语际语用课堂教学建设上,不仅要突出英语课堂语用输入,还要让学生掌握科学处理母语负迁移的措施。最后,为了进一步突出英语语言的输入质量,还需要大力开展跨文化语言教学,将英语教学和语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全面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语际语用水平,成为中西跨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陶 源,姜占好.语用能力培养的认知观[J].外语学刊,2012,(3).

[2]赵金桂.语用能力培养与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9,(1).

[3]刘百玲.语际语用能力培养的实证性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2).

[4]董建霞.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3,(12).

[5]段 宁.国内英语语用能力研究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6]刘筱媛.言语行为理论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2,(9).

猜你喜欢
母语少数民族英语教学
浅谈O2O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