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辰钦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30)
我的家乡,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被誉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绍兴,一座不经意的小镇,都很有独特的风味,也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出绍兴城以西十余公里,便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绍兴市柯桥区安昌古镇。
这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更是绍兴师爷的荟萃之地,明清老街沿河而建,传统的店铺作坊,形态各异的拱桥石梁,古朴庄重的石门以及幽深宁静的弄堂,使安昌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安昌可以说是绍兴最原汁原味的古镇,沿河的三里街市还保留着质朴的生活气息。这里几乎没有喧嚣的游客,更多的是悠闲生活的当地人,许多人说,这里就是十年前的西塘。
来到安昌,首先映入眼脸的,是古老的牌坊上用篆体书写的“安昌古镇”四个大字,瞬间把人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期待着与古老的重逢。老街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亮,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壮士豪杰到访一游,很能想象,当初的繁华景象可与清明上河图媲美。
安昌古镇,保存完好的石桥有三五座。立于石桥,让人思绪一纵千年,追溯起安昌这部源远流长、风云变幻的史书大观。
沿着石板铺砌的三里老街慢慢走来,老街上商铺林立,两廊相连,乌蓬船在石桥下来回的穿梭,青青的河水缓缓流淌,那河水碧绿深邃,波澜不兴,像那陈年的老酒,经历了岁月的过滤,在孤寂的封存中守候着最后的静谧。
一路走去,安昌古镇的水阁桥南,有一座高达三四米的高墙,上面赫然写着已经历百余年风雨的四个大字——仁昌酱园。从一旁的花格子里向里探去,灰白的酒坛酒瓮堆叠的略显凌乱,然而空气里面弥漫着酱香的味道,却依稀可辨其昔日的繁华与醉人酒香。
在今天的古镇上,古色古香的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青褐色的石板和火红色的高跟鞋碰撞着,发出“嗒嗒”声音,听起来婉如钢琴奏出的音符,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默契融合。初秋的清晨,古镇的老街格外的宁静,那高跟敲在石板上的声音格外清脆,此时褪去脚上的鞋,赤脚随意踏着古朴的石板路静静前行,感受着古镇那江南女子般的温柔,静谧之感油然而生。缓步走在青石铺就的小街上,两边都是木结构的老屋,人字披的墙头、瓦顶、墙面、门面都是乌黑色。走着走着,绍兴的“三黑”就慢慢映入眼帘,乌毡帽、乌干菜、乌蓬船。其实是“四黑”,还有黑色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黑香肠。勤劳的绍兴人是崇尚黑色的,黑色与绍兴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联,他们做事四平八稳,低调而不张扬。
生活在古镇的人们,是怡然自得的。踱步安昌古镇,更能感受到一种祥和、淳朴的水乡地方风情。卖臭豆腐的阿公,身边的一条大黄狗正酣然入睡,不远处,一个阿婆正哄着小孙子玩。箍桶的师傅正专心致志地做着手里的活,扯白糖的老人向行人展示自己的一手绝活,摇橹的艄公载着游人不紧不慢地随水漂流而下。一幅水乡祥和的画面。
一扇朱红色的门,在时光与风霜的洗礼下褪去了年轻时浓墨重彩的红,仅使留下沧浪般的褶皱与烛芯的惨白,可门上尚存着早已泛白的“双喜”,于是时光便在此相遇,微风轻轻的拨弄着它,它在风的倾述下开始摇晃自己的身躯,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透过门的缝隙,可以望见黝黑的屋内有几缕青丝飘荡,这位老妇手拿针线,缝合怀中的衣衫,缝合早已逝去的青春。也许在多年前已经是这番景象了,唯一不同的是衣衫上的褶皱悄悄的爬上她原本光滑的额头,成为时光冲冲的印记,就这样,一位妙龄女子变成了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妇。
“无绍不成衙”,绍兴是出师爷的地方,而安昌是出绍兴师爷的地方,漫步在古镇一角的绍兴师爷馆里,你一定能体会到浓浓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师爷之所以出绍兴,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雍正以后,由于文字狱的影响,停止了浙江乡试,堵塞了知识分子登科入仕的通道,使得许多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不得不放弃科举,转做幕宾。绍兴师爷在旧中国的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师爷馆里,讲述一个叫汪辉祖,是绍兴师爷的杰出代表,被人称为绍兴师爷第一人、清代第一刑名师爷。他在常州府幕时,乾隆下令沿海诸省严查宽永钱案,汪辉祖引用朱彝尊《曝书亭集》所载《吾妻镜》一书的序跋,指出这是日本钱币,一时声名鹊起。
斑驳的墙面,留下时光的印记,古色古香的古宅鳞次栉比,檐角向上轻轻翘起,仿佛是芭蕾女轻轻向上扬的舞裙。古镇的神秘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它埋藏了上千年的故事,终于再也忍不住,它想要倾诉,它想给这一片蓝天这一碧清水娓娓诉说那许多古老而神秘的往事……
现在的安昌,每年的腊月,镇上都会举办腊月风情节,风情节开幕的这个季节,古时就是当地人备年货的季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置身其中,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江南民俗风情,江南不似北方的热烈粗犷,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举手投足间,让你感受水乡江南的温文尔雅,而这,并不是可以在草草几张纸中,在摄像机的照片中,能感受到的。唯亲临古镇,才能体会得到。绍兴几千年历史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得到尽情的展现:喧嚣的水乡社戏、穿梭的乌篷小船、传统的手工制作、裹粽子等等江南民间风俗一应俱全。 在安昌古镇上,有一个穿土布长衫、戴旧毡帽的男子,让人印象很深。他常年坐在长凳上,呷着当地黄酒,过着时新小菜,捋着花白的胡须,用着很土很土的绍兴话,与别人高谈阔论。一双圆眼炯炯有神,感觉很有生意头脑。我上网搜了一下,得知他叫沈宝麟,因为他的这种本土“特色”,使他成为对外宣传安昌的形象大使。在飘着一面杏黄色酒旗的小酒肆里,人们总想歇下了脚,总想时光就此凝结。
安昌人有句老话:“香肠过酒,吃了不醉。”点上两个古镇特色的家常菜,品味了一下浓香的腊肠和绍兴的乌干菜扣肉。肉是及其嫩滑的,入口即化,味道极好。沽了半斤老酒,再要了一碟茴香豆,边品边欣赏古镇的美景。看着窗外乌篷船悠然而过,摇橹之声不绝于耳。真是小桥流水人家,外乡人在江南啊,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时钟滴答,流水悠悠,在太阳发黄的光照下,感觉时间在这里凝固了,在河道边,屋檐下,人们捧着饭碗,看着乌逢船上船老大刚抓来的小鱼小虾,脸上荡漾着朴素的笑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如古镇名----平安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