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味?一千个人能给出一千个答案。我们很难针对美味给出一个如科学定义般准确的答案。但有几点共性却是可以提一提的。首先美味应该是一种传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美味的形成一定有其沿袭的脉络。你的父亲、爷爷、曾祖家里如何料理食物,在你的味蕾上都会留下他们对于食物的理解的印记。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样的“神迹”是很难在餐饮业生存的。其次,美味应该是一种纯粹的个人体验。“适口为珍”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南方人有南方人爱的口味,北方人有北方人喜的味道。同一屋檐下,对于酸甜苦辣尚且个人有个人的偏好,更何况偌大的中国了。所以,美味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不会因为他人渲染松露的华丽而降低了自己对于口蘑的认可,也不会因为他人称赞鹅肝的鲜美而轻忽自己对于大肘子的热爱,更不会保留艳羡宴席的高档而舍弃路边摊撸串的乐趣。美味是对自己心灵的审视,是对自我本心的听从,是对自己味蕾的尊重。媒体带不来美味,美食家也不行。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300多年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就对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中的价值作出了积极的评价。我们这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对于人的依赖更是强烈。我们常开玩笑说,如何用好“人”和如何用“好人”是两个不同范畴但却同样重要的事情。用对的人做对的事,让员工有未来有归属,是餐饮企业家们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每个企业家成长经历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性格差异很大,因此可能用同样的人,在别家和自家企业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做美味事业的人同样要按照美味的规律办事,因袭一些固有的规律,遵从本心的要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便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