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05)
如果说高考是一个人命运的转折点,那么高考作文则是一代人关于社会变迁和人生价值的感悟。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今,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很大的比重,甚至已成为决定语文考试成败的关键所在。早在中唐时期,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家就提出了“文以明道”的思想,后又经过了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和完善。本文在有关的写作学理论与写作教学经验的指导下,就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结构、论证、语言锤炼和素材等方面提出了策略性的建议,旨在指导学生写出严谨规范的高考议论文。
很多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写了几年议论文,但到头来还是不知道议论文是什么,这样的情况可谓是屡见不鲜。所以,在学写议论文之前,教师得先让学生们弄清楚议论文是什么。议论文又称说理文,是就某一问题或某个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作者或从正面提出个人见解、主张,或驳斥别人的观点。我将议论文的含义概括为四个字——评古论今。评古是通过引用前人的观点、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对此进行分析。为什么要评古呢?《增广贤文》一开篇就提到:“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所谓论今,就是对当下的人和事进行分析、评论,论今可以使文章具有时代性,应试作文若少了时代性便成了浪费纸资源的文字。
议论文最稳定的结构是“五段式”和“六段式”。“五段式”是将全文分为以下五个自然段:第一段为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第二、三、四段在自然的开头的第一句话提出分论点,三个分论点之间要有层次感,做到层层递进。第五段为结尾段,总结全文,最好写出一句能引起读者深思的句子,使得整篇文章读起来意味无穷。
论点、论证和论据是构成议论文的三要素,而论点又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值得注意的是,议论文有且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以及多个分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应当在文章的开头用最为简明扼要的陈述句统摄全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引用名人名言,我不推荐这一方法,因为在写作中过于借鉴别人的观点,便少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二是引用并分析事例,从而提出中心论点,或通过分析当前的事例、现象而提出中心论点,这两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材料作文,在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的基础上得出分论点,这样做既结合了材料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接下来讲如何设置分论点。我们通常把议论文分为以下三部分: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办)。设置分论点的方法包括并列式结构和递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就“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中的任一点展开论述,也有考生就“是什么”从不同侧面展开讨论,这类议论文因缺乏思想的深刻性,在考场上的分数普遍较低。还有就“为什么”或“怎么办”展开的,分数较前者会高一点;最好的方法是使用递进式结构,由现象推及本质,分别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展开论述,这样写出的文章会比较有层次感和严密逻辑性。
语言的锤炼包括开头和结尾两部分。元代文人乔梦符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称之为“六字诀”。这一说法常用于比喻文章的开头应像凤头一样漂亮、吸引人,主体部分应像猪肚子一样丰盈而有内容,而结尾则应像豹尾一样警策有力,有如撞钟。
素材是贯穿议论文的血肉,议论文写作要求考生在保证真实程度的同时获取丰富的素材。高中生在素材的积累和运用上往往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大都空洞无物,或大喊口号,或作无病呻吟。我认为,考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丰富的素材:一是运用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里的素材,教材为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如诗词、典故、作者生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迹等等,考生若能准确、巧妙地化用这些有效的材料,在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能从侧面体现考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这些都是加分的亮点;二是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浏览当前的时政热点,运用时政热点新闻当素材会使文章具有时效性,并达到了“论今”的目的;三是通过市面上的素材书积累素材,这个方法有利也有弊,见效快,但缺乏创新型。
一道高考作文题凝聚着一代人的心声和全社会的期待,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关注点转移到对于人、人类本身的思考,高考作文开始承担起引领社会风向、鉴定学生的思想道德的职能。对此,本文为考生提供了议论文有效的写作模式,指导学生在短期内写出规范的高考议论文。
[1]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陈果安.写作学基础[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