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赵倩倩+冯晓翔
作者简介:万方(1986—),女,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教学改革作为现代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高职教育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高职生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是否获得自由、充分、全面的发展。就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的状况来说,关键在于能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体系,使其真正以“促进高职生发展为本”。
环境监测课程是集基本理论、实训为一体,与环境质量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它是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专业的通用性技术课程,也是核心课程。对于学环保的人来说,不论专科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该课程都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监测是以采样技术、样品预处理、水和废水及空气和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生物监测和环境污染监测仪器方面的内容,以及ICP—AES、GC—MS等近代分析技术、室内空气监测、生活垃圾监测、生态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涵盖采样与分析测定方法、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其主要作用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技术手段,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和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全面系统地反映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1]。
一、环境监测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校实训条件的限制。实验设备投资较大,维护费用高,导致仪器设备相对匮乏,现有实验设备无法满足学生一对一动手的需要。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验,然后到实训室很多人围在一起看一套实验装备,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学生却得不到锻炼。
(2)实验本身的危险性。许多专业实训需使用高压钢瓶、高压电等危险设施,有的还会用到剧毒物质,产生废弃物,不仅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3)现场实习的欠缺。目前,企业体制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国营企业不断转化为股份制等新型企业模式,很难接受逐年增加的实习学生。大部分工业现场都是大型连续性生产装置,要求生产连续稳定。这样,学生的实习只能看不能动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大型生产装置越来越系统化、自动化,学生只能看到表面和概貌,无法深入和具体了解试验原理,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
二、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1)仿真系统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环境监测课程作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综合类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实训内容范围也很广,包括环境当中不同成分综合分析、噪声污染等级监测、放射性物质监测等。本专业现有仿真软件由东方仿真提供,供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操作练习。在对抽象的理论进行全面渗透性的讲解后,仿真模拟操作平台的引入,使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2]。
(2)景观人工湖、草坪、绿色植被、污水处理车间等大型区域可作为学生进行连续环境监测的采样点或实训基地。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较大,整体规划布局良好,树木、草地、景观湖错落有致,为采样进行环境监测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可以按照大气、水、土壤、固废、噪声、固废等不同的领域进行样品采集和持续监测,打破了原有教师提前采集好样品单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训室练习的常规模式,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不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还为其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实训基地以及现场实习的机会。
(3)教师应注重学习前沿科学知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陈旧的知识无法让学生提起兴趣,知识的更新对于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学生多为“90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他们渴望了解前沿科学技术,喜欢对知识库进行及时更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了解最新的技术,并且给学生想象和讨论的空间,如对于儿童血铅超标、雾霾天气的看法,并分析原因和危害[3]或者对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思考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祝春水,马卫兴.《环境监测》课程体系改革探讨.甘肃科技,2009(23).
罗玲.水环境监测课程改革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49—150.
罗劼.地方院校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