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菂
与诗有关的影视作品很多,一部分如《心之全蚀》《希尔维亚》那般讲述诗人生平;一部分如《邮差》《死亡诗社》那般用诗串联起感人故事;还有一部分,诗只是编导赋予角色的一个爱好,诗的光芒反倒在回味中愈发意味深长。我个人偏爱最后这种,因为触及了平凡人通常以为在平常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诗意。
用诗来塑造和丰满人物性格乃至影响剧情走向,没有比韩国金牌编剧金秀贤女士(此金秀贤非如今红遍亚洲的“都教授”金秀贤)更擅长的了。我猜她本人一定是位诗歌爱好者,喜欢诗到忍不住“利用职权之便”让自己喜欢的诗在屏幕中被反复吟诵的地步。
尤其长篇家庭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里的二嫂慧英这个角色,堪称登峰造极:爱吟诗、爱戴夸张的帽子、爱点有情调的蜡烛、一辈子以优雅高贵为己任、沉浸在梦幻中不愿长大。这样的形象,对编剧功力乃一大考验。往好了说是单纯天真、缺乏阅历、心无旁骛;往坏了说就是自私自利、傲慢无理、旁若无人。然而但凡看过此剧的观众都对二嫂印象深刻,她身上有各种小毛病,但她又葆有难得的纯真,不随岁月而流逝。
金秀贤笔下穿插于家长里短的诗句到了李沧东笔下,成为生命的追问与救赎。这部干脆就叫作《诗》的电影在昏昏欲睡平缓流淌的影像表面,暗藏极具震撼的人性挣扎,难怪夺得2010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奖。
从某种意义上说,喜欢诗,主动与诗发生某种关联的,都属人群中的异类,片中过着清贫生活却设法把自己装扮得清爽美丽的66岁女主角便是。通常到了这把年纪,在旁人眼中,已模糊自我,以孙子为参照,被“定义”为老奶奶,然而她还参加诗歌写作班,苦苦寻找诗的灵感,想写下属于自己的一首诗。
老师告诉她,要观察,要去发现事物的美。诗真的就与美有关?片中她不断焦灼地提问:怎样才能写出诗来?
孙子参与的一起性骚扰案给她带来了痛苦。这起案件导致了一个少女的死。她苦苦寻找着与美有关的诗意,却不得不应付真实生活中的种种窘迫、丑陋和麻木。最终她选择了清洁良心,诗便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
写给少女的诗在片末娓娓吟诵,并以转换成少女声音的方式,与少女在诗中合二为一,完成救赎:“你在那边还好吗?/感到孤独吗?/日落时天空还会变红吗?/鸟儿还在通往树林的路上唱歌吗?/你能收到我不敢寄出的信吗?/我能表达我不敢承认的忏悔吗?/时间会流逝,玫瑰会枯萎吗?”
许多人看到这段不免大恸——这便是诗的力量呀,诗不仅仅与美有关,更与痛有关。诗会拂去尘埃,如冬日月光,穿过枝丫朗照内心。
记忆中还有一片光影以诗命名。几年前看过一部泰国纪录片,男主角在一座寺庙里担当类似祭司、先知一类的职务,负责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这座寺庙很特殊,对同性表现出不正常倾慕的少年会被父母奉献给神——他小时候便是这样来到寺庙的,从此过上了一种皈依外壳包裹下类似避难的生活。
他们成为社会中特别的一群:既因宗教获得尊重,也因性取向被划入另类。拍摄者将镜头对准这群特殊人,自然会引发许多关于性取向的争议。那是一次纪录片爱好者内部的小范围观影,放映完毕,现场讨论也完全集中于同性恋这个主题。
可我总觉得不止于此,或者说拍摄者志不在此。影片自始至终弥漫着一股惆怅诗意,是寺庙里这位男主角带来的——我发现,他喜欢诗歌。
仲裁信众们的纠纷,他随口引用的,总是诗。因为笃信与喜爱,超脱世俗的诗句仿佛也具备了分辨是非裁决对错的权威。
夜幕降临,与拍摄者一起从清静的寺庙来到熙攘的大街,望着面前的车水马龙,他说,想起了一首诗。随着低吟,笑眯眯的脸透出黯淡,黑夜遮蔽了一些显影了另一些:一个白天乐观、有点洋洋得意的寺庙权威,回复普通、敏感、疲惫因而脆弱的原形。诗歌泄露了他的秘密,也给了他泄露的勇气,他借诗句飞翔了那么一小会儿,参差不齐的际遇暂时平衡,每个人都摸索出一剂治愈自己的良方。
那张脸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每当想及什么是诗意,这张脸便如期浮现。我想诗意是一种远远的怅惘,是弥漫在心间薄薄的雾气。快乐与痛苦这些极端尖锐的情绪,都无法产生诗意。诗意是知道一个美好世界,却无法抵达、无力拥有;是落空和补偿; 是自我吞噬的同时自我抚慰;是乍隐乍现。人生种种,无人倾诉,便化为诗句,说给世上唯一且最忠实的观众——夜幕中与世界仅一街之隔的那个自己听。
这样的诗意,无关性向。他首先是一个内心流淌着诗意的人,然后运用诗句来排遣命运对自己的错位安排,而不是相反。
澡堂家的二嫂、参加诗歌写作班的妇人、寺庙里的主管……大街上形形色色擦肩而过的人们,看似普通,也许他们内心都深藏着诗意。如梦露前夫阿瑟·米勒形容梦露的一样:“她像是一名站在街角的诗人,试图向争着想拉下她衣服的人群朗诵诗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