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
我要做女人
2014年6月5日,某门户网站上公开了一组名为“我要做女人”的照片。本以为是标题党作怪,没想到却是曾经的全国“道德模范”刘霆想要通过手术变为女性的消息。照片中,他身着长裙,站在镜子前涂着口红,看起来轻松而自信。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万余条回复。有人留言表示支持:“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宽容。”但更多的留言则是反对和谩骂,“真是变态”“不男不女”。这些留言恰恰印证了刘霆的担心。
刘霆明白,作为一个社会评选出来的道德模范,他有着不能逃避的社会责任。可他坚信,性别这件事,与道德无关。
在中国,想要改变自己的性别,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最先知道刘霆这个愿望的,是他的母亲。这个普通的女人一再自责,认为是自己生病拖累了儿子,让他变得细腻、体贴,才会萌生这样的想法。当刘霆和母亲坦白自己很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碍于家庭困境没有说出来时,刘霆的母亲便开始上网搜集资料,希望能从科学上得到解释。2013年12月,刘母陪同儿子去上海某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医生告知母亲,刘霆患有“易性癖”,对自己的性别不认同。出于心理健康的考虑,医生建议刘霆穿女性衣服,以女性的身份生活。
就这样,刘母无奈地接受了儿子的易性癖,刘霆想要做变性手术的愿望也愈发强烈。然而,刘霆母子现在的经济状况仍然不够好,母亲抗排异药的花销很大,母子二人至今仍挤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加之内心游走在两性之间,刘霆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做变性手术的愿望只能暂时搁浅。
昔日道德模范想要变性的新闻就此告一段落,然而,他的故事却引发人们思考:是什么原因产生了易性癖?变性,真的是易性癖患者的唯一出路吗?作为易性癖患者的家人,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易性癖究竟为何
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易性癖男女都可见,但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3:1。在我国,约有10万名左右“易性癖”患者。刘霆所经历的痛苦和挣扎,正是这个群体所共同经历的。
关于易性癖成因,学术界曾进行了深刻的讨论,但至今尚无定论。围产期的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睾丸酮的分泌、染色体的选择等等,科学家们试图说明易性癖是一种基因的选择。因为这样,易性癖患者就更容易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把自己的困境归纳为“上帝犯了一个错误”。
但是事实上,易性癖无法简单地从生物学上找到答案,环境上的影响同样重要。家庭教养和生活环境对儿童的性别认同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性角色的强化而认同自己的性身份。父亲角色的缺失,或者一些父母出于本人的性格和偏好,孩子都三四岁了,也依然让他们穿着异性服装、鼓励参与异性活动。曾有调查显示,男孩性身份障碍者大多在5岁前失去父亲(父母离异、父亲长期在外等原因),因长期与母亲生活并多与女孩玩耍,在行为举止和心理上倾向女孩。
除去家庭环境的直接影响,社会文化对于孩子的性别认同也同样有影响。过早接触酒吧等复杂娱乐场所的孩子,或者身边常能接触到自认为有独特魅力的中性打扮的人,都极容易发生性别的自我混乱。“超女”中性打扮的火热流行,恰恰反映了中国女孩双性化的倾向,不少十几岁的孩子都会刻意中性装扮,这难免会导致孩子的性身份混淆。快男中的刘著,更是以“伪娘”的造型为自己的人气添分,他在赛后公开表示想要变性,令他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种种社会现象,都让我们不得不担忧未来一代的性别认同。
易性癖家人的苦与悲
中国有10万名易性癖患者,这就意味着在我们身边有10万个需要思考这个议题的家庭。
既然不能从单一的生理学角度阐释易性癖的成因,那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信心,对于减少易性癖患者的痛苦,我们能做得更多。
对易性癖患者而言,寻找认同和接纳是永恒的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痛苦源于自身心理性别和社会期待之间的差距。一个男孩希望自己是个女孩,而家人却期待着他作为男人的种种社会表现,这其中必然会产生矛盾。一些易性癖患者,因为亲人及朋友的不认同,常常感到孤独、无望,甚至有人不得不通过死亡的方式寻求解脱。这种来自最亲的人的反对甚至歧视,是他们最难磨灭的创伤。
不难想象,作为易性癖患者的家人,他们一定时常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我再坚持一下、反对得再激烈一些,孩子就能打消这个念头了。”其实,这样的想法反而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痛苦。
和易性癖不断地争论,并非明智的选择。易性癖一旦形成,不能通过单一的拒绝和反对得到矫治,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几句话就轻而易举地改变。在争论中,易性癖患者家属往往对“变性”这一想法抱有偏见。其实,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是什么呢?除了外生殖器上的明显差异,男女两性的差异真的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吗?单一地定义性别差异其实并不科学,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发现,按基因排列,人类应分为8种性别,这就从科学的角度肯定了变性人群存在的合理性。
严谨地说,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特质,是绝对男性或者绝对女性的。男性的勇敢、果断,女性的柔弱、犹豫,都是相对的,都只是社会文化对两性的期待。中国不是有句古话“为母则强”吗?这就说明女性也有坚韧果敢的一面。所以,对于很多易性癖患者来说,尽管不能拥有与自己心理性别相符合的生理性别,至少可以拥有与内心期待一致的内在特质。此时,如果易性癖患者的亲友能够理解他们的决定、接纳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反而能够让他们松一口气,认真思考关于自身性别以及生活方式等更多问题。
易性癖:变还是不变
迫切地想通过手术达到灵肉统一,这是易性癖者的一个共性。大多数易性癖者认为只要心理性别和生理性别统一了,就不会再有人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他们,用讽刺的话语对待他们,可以轻松地生活了。但实际上,这件事并不是“一变解千愁”那么容易的。国外就有很多做过变性手术之后悔不当初的个例。作为中国变性名人、舞蹈家金星曾经说过,我在情感成熟后才选择变性,那样才是对自己和对未来伴侣负责任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媒体上一些变性人的走红,易性癖患者对变性手术的追捧程度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TS吧(易性癖患者百度贴吧)里就有人“直播”自己的变性历程,这就带给那些处于挣扎和思索中的易性癖患者很多干扰。
或许很多易性癖患者都能列举出因做了变性手术而活得更好的人,可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方面。首先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变性需要雄厚的经济条件,手术后,变性患者几乎终身需要激素来维持手术效果。其次,变性还夹杂着很多复杂的、隐性的因素,比如文化因素,泰国人妖就是一种“人造”的易性癖群体,在百度搜索热门的变性人中,排名前十名有一多半都是来自泰国。再比如利益成分,韩国首位为女装代言的男性模特李代学就认为自己是女性身份会发展得更好,才选择做变性手术。还有韩国歌手河莉秀,也因为做了变性手术后才一炮而红。他们的成功,不切实际地鼓励了更多处于迷茫中的易性癖患者。
我始终不认为变性手术是解决易性癖患者内心冲突的唯一途径。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收藏家、书法家钱今凡先生,是中国公开身份时间最长的跨性别人士。他也曾萌生过做手术变成女人的想法,但以女装身份尝试生活了两年后,终究还是选择以男性身份生活下去。现在,他的艺术成就,早就超越了性别,他把自身的矛盾和痛苦融入到了艺术之中,并由此得以升华。
在我国,尚未出台有关变性的法律规定,医疗行业标准也不算完备。因此,易性癖患者在缺少选择空间的情况下,很容易在家人的误解和社会的歧视中,视变性手术为自我拯救的唯一出路。所谓身体易变思想难变,即使做了手术,也要面对择偶、求职及人际关系等诸多困难。因此,既然易性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我们请求社会给予这个群体更多的理解和接纳,也呼吁易性癖患者在寻找自我认同的道路上采取多方面的策略,千万不要单单依赖于变性手术。
(图片提供:腾讯图片《活着》栏目
时鹏)endprint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