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苗
[摘 要]通过舞蹈课对形体训练和成品舞蹈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舞蹈课的特殊性,解决学业生在舞蹈中身体气息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舞姿转换的连接性,培养学业生身体的灵活性、能动性、自如性和随意性,从而让学生的外在体形和气质得以提高和培养。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非舞蹈专业学生学好舞蹈课的途径。(一)创设良好的舞蹈教学氛围。(二)运用合适的舞蹈教学方法。(三)合理的设置舞蹈训练课程。(四)积极的参与舞蹈舞台表演。
[关键词]非舞蹈专业学生 舞蹈课 途径
针对非舞蹈专业的艺术高职学生,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在开这些学生的舞蹈课程当中,分为形体、身韵、民族民间舞、社交舞、流行舞等内容。其目的是:进行形体和舞蹈素质的基本训练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舞蹈基本素质训练,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形体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民族民间舞的风格和特点,学习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舞的基本动作,掌握各民族的基本动作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组合级舞蹈;介绍、了解社交舞和流行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娱乐生活,紧跟时尚潮流,在社交场合中进行交流和自娱自乐,更加具备现代人的形体和精神风貌。
形体课程是学习舞蹈课前最重要的一项基础课程,也是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首先对学生的基本体态加以改善,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站立方法,其主要开设有地面练习、把杆练习、中间练习。(肩、胸的训练、腰部训练、髋部训练、腿部训练、脚步训练、把杆练习、把下练习、跳跃、旋转、翻身等)在上课前对全身进行热身训练,这样能让学生不那么容易受伤,再进行软度和组合的练习,要求学生克服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有一个正确的形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会使他们对肌体的运用从本能的无意识状态过渡到具有舞蹈功能的意识状态,我的舞蹈课中,强调气质与情感的培养,通过各种舞蹈的姿态训练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举止。这种外形气质的形成是舞蹈对学生产生的最直接最显著的美育功能。
教师应采取措施进行诱导,激发学生的感情。例如:设定故事情节与一系列情景,用丰富的教学用语进行描述。比如学跳各民族舞蹈为例,东北秧歌《开门红》属于喜庆欢快的且表演性较强的节日类舞蹈,动作中例如推门、张望、招手,用手绢遮脸等的设定,来表现东北女孩细腻丰富的内心活动等等;再如《草原小姐妹》的舞蹈教学当中,在学习模仿蒙族特点的舞蹈动作,了解民族文化背景及族人的生活环境之外,教师可以为舞蹈设定情景,“在蔚蓝天空的衬托下,一群美丽可爱的蒙族小姐妹们,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尽情地欢歌起舞,忘记了所有的烦恼,”蒙族是马背民族,在舞蹈中有标志性的骑马动作,通过舞蹈体现蒙族人奔放开朗的性格,这些都可以在表演过程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这些必要的语言描述使学生真正融入了舞蹈,充分感受和体验了舞蹈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这种乐趣来自于他们全方位的主动参与、来自于他们对民族民间风情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他们对舞蹈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舞蹈赏析,通过演员的眼神、亮相、丰富的情感表现向学生传达如何与观众进行交流,通过眼目传情,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眼睛里没有任何内容,再优美的舞蹈动作也没有感染力,观众可以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直接感受其中情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舞蹈中眼神的利用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对舞蹈课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舞蹈表演当中,情感的融入也非常重要。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它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舞蹈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舞蹈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舞蹈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建立在参与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动”起来、“舞”起来才会对音乐对舞蹈有真正的体验和理解。舞蹈是直观性、表演性很强的艺术,符合了学生模仿、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广大学生所喜爱。但常常事与愿违,当学生们带着好奇、带着欣喜步入舞蹈殿堂后,学习过程枯燥而艰辛,尤其是起步阶段,长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单调而乏味,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那么,非舞蹈专业学生怎样学好舞蹈课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良好的舞蹈教学氛围
1.良好的学习氛围。将舞蹈教室装扮得整洁明亮、生机盎然,具有舞蹈艺术的氛围,学生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学习舞蹈,可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了对舞蹈艺术美的直观感受,提高了对舞蹈艺术美的追求。
2.创设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一个充满爱心、相处融洽,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这是一种无形环境,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情感外露并支配理智,情绪容易波动。在舞蹈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情感有其特殊的意义。舞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状态中学习舞蹈,才能充分地体验舞蹈美并表现出来。
(二)运用合适的舞蹈教学方法
1.准确、规范和具有美感的示范。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先入为主会导致他对你和所学专业的兴趣,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尤其显得重要。教师应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有的动作太难学生不易掌握,可将动作分解分步骤,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地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有了兴趣,学的时候就特别认真努力,当音乐响起,他们也能自由优美的舞蹈,脸蛋笑得是那样的甜美。
2.不断地激励。教学中,有时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会让学生信心倍增,注意力更集中,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的态度更要亲切、耐心,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因人而教多些个别辅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训练更自觉,只有让学生们觉得自己有了进步,他的兴趣才会更浓。
(三)合理的设置舞蹈训练课程。舞蹈的基础训练对学生们来说都异常的艰辛,特别是对于刚踏入舞蹈殿堂的学生来说,要克服的是惧怕心理。那么如何将枯燥无味的基础训练设置成学生喜爱的课程,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1.切实制定好教学目标。舞蹈基础训练是一项持续性的培养,不在于一朝一日,而是不断的循序渐进,基于这一特点,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始终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由浅入深地推进,让学生在不急不躁的身心状态下逐渐掌握技能,克服惧怕心理。
2.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舞蹈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合理安排好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学习舞蹈的学生都深有体会,对于枯燥的基本功练习都很头痛,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最不愿意学习舞蹈的直接原因,为此在这方面,老师很有必要狠下功夫。首先要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配合练习,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暂时忘却身体的疼痛感;同时也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其次,要把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和有趣的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掌握技能知识。学生在学习舞蹈基本技能技巧时缺乏耐心,如果教师一味的追求练习效果,会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但是学生们喜欢律动、好模仿、好游戏。针对这些特点,便可将游戏情景贯穿舞蹈活动之中,同时对形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积极性格非常有益。
(四)积极的参与舞蹈舞台表演。当学生的舞蹈学习达到一定的层次以后,要特别注重表演实践。表演实践是提高学生舞蹈水平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经过大量的训练自信地登上舞台表演时,其身份发生了转换,变成了演员。演员在每次的演出中,发挥自己所学,在舞台上、观众前酣畅淋漓地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这既是学生刻苦训练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今后坚持学习舞蹈的一种激励。把平时的学习和舞台表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大大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那些有过舞台表演经验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得会更加认真、积极。舞台表演使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心理素质等得到了锻炼,舞台驾驭能力不断增强,阅历也更加丰富。 (责任编辑:蒋晗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