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 海 本报记者 赵晓松 ●章苒苒图片说明:美剧(上图)和日剧(下图)中的律师扮相各有特点。姚晨、吴秀波主演的电视剧《离婚律师》本月初开始在各卫视热播,这部“中国大陆几乎史无前例的大手笔律政剧”在收获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被网民和专业律师质疑“情节不真实”。尽管《离婚律师》导演杨文军回应称,影片拍摄过程中咨询了众多法律界人士,并有专业团队把关,但该剧的遭遇再次暴露出国内职业剧大都“不专业”的现状。而在职业剧被视为重头戏的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对这一类型剧集的拍摄明显更为成熟。和中国观众品味类似,美国观众最喜闻乐见的职业剧主角也是医生、律师和警察。美国著名编剧、作家帕梅拉·道格拉斯在《如何成功写好电视剧本》一书中说,要写好一部犯罪剧集的剧本,编剧起码要跑几趟警察局,找类似情节的罪案记录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正是由于信奉这种探究细节的工作态度,美国编剧写出来的职业剧才足够专业。如《豪斯医生》中的疑难杂症,都是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真实病例。今年2月,德国一名医生甚至在该剧启发下成功治愈了一名疑难症患者。制作团队的精良配置也让美剧更专业。描写白宫政治斗争的《纸牌屋》,在撰写剧本时就请来曾为希拉里·克林顿等多名政客担任助理的鲍尔·威利蒙做顾问。而拥有一名毕业于法学院,并做过律师的制片人,让经典律政剧《波士顿法律》涉及了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案例,该剧甚至被许多法学院当成影视教材。此外,近年仍在热播的律政剧《傲骨贤妻》在片中讨论了“比特币”等时髦主题,在情节上与时俱进已成为美国职业剧的新特点。不过,美国国内也有人担忧职业剧的过于真实会产生负面影响。《时代》周刊就担心,脾气暴躁古怪、喜欢讽刺挖苦病人的“豪斯医生”,可能让患者对医生产生负面看法。也有媒体认为,《CSI犯罪现场调查》等警察剧中的案例过于注重真实性,可能会“启发”想犯罪的人。职业剧一直是日剧中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从律政、医疗、刑侦、教师乃至色情行业,日本编剧的创作题材极为广泛。今年夏天,由木村拓哉主演的《律政英雄2》开播便创下26.5%的收视佳绩。13年前该剧第一季播出时,曾让不少日本年轻人把律师当做梦想职业。和美剧一样,日剧在拍摄某一职业为主题的剧集前也会做大量功课。由《东京爱情故事》编剧坂元裕二执笔的深夜剧《马赛克日本》,便是他根据亲身深入日本AV制作公司现场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撰写而成。除剧集够真实专业外,主角“反常”的性格也是日本职业剧的一大卖点。富士电视台2012年推出的人气律政剧《胜者就是正义》中,堺雅人饰演的“贱格且毒舌”的精英律师古美门就在日本社会掀起了一场“毒舌吐槽风”;日本著名编剧游川和彦编写的《家政妇三田》,更是打破常规,将“家政妇”的角色炮制得冷艳哀婉,以巧妙的切入点赢得关注,播出时一度创下40%的高收视率;而上世纪末的经典日剧《麻辣教师》,更是让“痞子教师鬼冢英吉”成为一代日本人的偶像。曾参与《诡爱》《格子间女人》等影视作品剧本撰写工作的编剧张玲玲对《环球时报》表示,职业剧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在国内电视剧创作中出现,当时的《空中小姐》《中国模特》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但目前中国“职业剧”大部分只是“表现某个行业中的人”,对行业本身的描写则比较有限。“中国编剧并非不用心。”张玲玲说,中国编剧撰写职业剧剧本时一方面要向市场需求妥协,另一方面,尽管有关部门对职业剧的审查力度不像重大历史题材剧作那么严苛,但编剧创作时仍会面临一些“不尴不尬的质询”。“观众和网友吐槽职业剧是好事,这说明公众在关注职业剧,这些后期意见也可以激发编剧的创作灵感。”张玲玲认为,目前无论导演还是编剧,都在拍摄职业剧时求新求变,“相信一部优秀的国产职业剧不久后就能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