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蓉青
[摘 要]湖南戏曲(包括湘剧、祁剧、花鼓戏等)和中国戏曲一样,曾经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欢。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观众群众的改变,湖南戏曲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如何继承湖南戏曲优秀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湖南戏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本文分析了湖南戏曲如何通过挖掘、恢复与保护并举来传承精华、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变革来创新等方面内容,期望湖南戏曲能走出困境,焕发生机,赢得广大观众的喜欢。
[关键词]湖南戏曲 传承 变革 花鼓剧 音乐剧
戏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种重要文学形式,自宋南戏开始到清代,跨越千年,久经不衰,体现其不凡的魅力。它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明清小说和中国现代文学可相媲美。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诞生,艺术的品类日益增加,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影视艺术、网络文化迅猛发展,大众的目光转向更为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方式,如舞台选秀、歌厅娱乐等,戏曲的生存境况每况愈下,除了京剧和昆剧等少数剧种外,其它剧种已遭受冷落,逐渐处于边缘化境地,处境尴尬,大多数剧种境况欠佳,观众渐少,甚至有些剧种已经消亡,因此,如何传承、发扬中国戏曲艺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已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
湖南戏曲包括湘剧、祁剧、辰河戏、武陵戏、荆河戏、巴陵戏、湘昆、花鼓戏(包括长沙花鼓戏、邵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永州花鼓戏等)、阳戏、花灯戏、傩戏、苗剧、侗戏等 ,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卓越的风姿,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欢,在中华艺林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与我国戏曲大环境一样,湖南戏曲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生存还是死亡,这不仅是哈姆莱特思索的,也是湖南戏曲界人士和保护湖南传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湖南戏曲同中国戏曲一样,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
因此,近年来,湖南戏曲艺术工作者注重了继承,对湖南传统戏曲进行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就毫不动摇地“取”,反之,已经被实践证明不合时宜的东西,则毫不可惜地“舍”。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创新。创新是湖南戏曲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创新的本质,就是用新事物替代旧事物。这种“替代”不是简单的“旧”与“新”的交换,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事物中不合理的部分加以剔除,代之以合理的、科学的新成分,使之更富有生命力,老树发新芽。
一、传承:挖掘、恢复与保护并举
湖南传统戏曲就像一颗颗明珠,被深埋进地下。如果不及时加以挖掘、恢复与保护,就有可能遗落、失散,从而不知所踪。
过去,长沙剧场多,仅长沙市湘剧院就有解放剧院、长沙剧院、文华剧院、劳动剧院4个可供演出的剧场,长沙市花鼓戏剧院也有两个 。后来,这些戏曲舞台有的被拆,有的被挪作他用,湘剧和花鼓戏等传统戏曲也一度低迷,陷入传承难的困境。
近年,湖南省采取措施,建立了不同级别的传统戏曲保护中心,如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等,开展了对传统戏曲的发掘、恢复与保护工作。如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湘江剧场建立了“湖湘戏剧传统文化基地”,挖掘出传统剧目《桃源洞》等。这些湘剧和花鼓戏传统剧目不断被挖掘出来,短短两年时间就恢复传统剧目92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发展。有“娱乐之都”之称的长沙,以政府出钱、专业剧团演出、市民免费观看的形式在湘江剧场轮流上演湘剧、花鼓戏等经典传统戏曲。湘剧传统大戏《黄金印》最后一次演出是上世纪80年代,一些老艺人一个个去世,眼看这一文化遗产就有失传的可能。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根据留下的剧本,请老湘剧艺术家曾金贵指导,于2010年把这台戏完整恢复出来。以后又恢复了《五女拜寿》、《泪洒相思地》(青春版)等几台大型传统戏。《书房调叔》是传统折子戏中的经典,失传了20多年,在剧团努力下复排成功。
挖掘、恢复与保护,既是对剧目而言,更是对戏曲的人才而言。由于老一辈戏曲艺术家慢慢退出舞台,有的去世,如不开展对戏曲人才的传承工作,那么戏曲也会因人才的断层而导致戏曲艺术的割裂。戏曲艺术工作者不上台演出,不面对观众,就不可能将传统戏曲传承下去。通过加强人才培养、项目扶持和各种形式的演出锻炼,湖南地方戏曲保护工作成果显著。花鼓戏《老表轶事》、湘剧《李贞回乡》和《古画雄魂》、祁剧《梦蝶》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和资助项目。湘剧《李贞回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湘剧《古画雄魂》获“九艺节”文华优秀剧目奖。湘剧《谭嗣同》、花鼓戏《平民领袖》分获“十艺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和文华剧目奖 。这些剧目成为了湖南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地方名片。在湘江剧场,年轻演员一天一个样,观众还给演员起了“四小名旦”、“五朵金花”等称号,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两个年轻演员获得了“芙蓉奖”,这是湖南戏曲界颁给演员个人的最高奖。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安排演出剧目时,有意识地给年轻演员上台的机会,该中心目前30岁以下的演员占一半。在文艺院团改制后,既有精彩的剧目,又有优秀的演员,戏曲艺术迎来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市场。
二、变革:内容与形式并重
在传承的同时,湖南传统戏曲也在进行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
一是在内容上,不是将传承变为复制,而是或将湖南传统戏曲植入新的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让新鲜血液流入其中,使之重开生命之花;或是用湖南传统戏曲的形式,借鉴国外戏剧的元素,植入全新的内容。
以花鼓戏《刘海砍樵》为例。花鼓戏《刘海砍樵》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影响的一部湖南传统戏。如果只是照搬过去传统戏曲,那么,它极可能因为内容为观众所熟知而遭到观众的遗弃。因为,时代在进步,观众群体日益年轻化。传统戏曲的节奏缓慢,古腔古调多,一句台词长到演员从幕后走到台前还在哼唱,追求快节奏的年轻人无疑不能耐着性子看完演出。戏曲艺术缺乏年轻的观众群体,传播影响必然会受到限制。若不采取措施,这些昔日的名剧也将遭遇“失传”的厄运。
基于这一考虑,《刘海砍樵》经过创作者的精心改编,成了一台大型魔幻音乐剧。
在人物形象上,它保留了传统花鼓戏爱情戏曲中湘妹子的多情和泼辣的形象,如胡秀英内心是一个娇媚柔弱的女子,但更是一个拥有崇高爱情观的直率小妖,为爱而不顾一切。而刘海的湘汉子“霸得蛮、吃得苦”的精神则得到了升华。在这部剧中,一方是狐仙胡秀英为救夫君,毅然吐出宝珠,助刘海得道成仙,自己却化为原形,不得不躲回山洞修炼;另一方则是在仙境苦思娘子的刘海,不畏威胁、诱惑,毅然下凡寻找狐仙,夫妻破镜重圆。刘海和胡秀英共谱了一曲忠贞爱情之歌,也体现了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的精神。《新刘海砍樵》中新的人物形象有唱摇滚的弥勒佛、跳街舞的蛤蟆精、玩魔术的狐仙、对唱情歌的刘大哥与胡大姐……人物增添了时尚感,拉进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内容上,观众还是能看到、听到刘大哥、胡大姐在舞台上的经典比古调:“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呀。胡大姐——呃~我的妻——啊?你把我比作什么人罗嗬嗬……”改编者为了突出花鼓戏的精髓,在《新刘海砍樵》一共出现了两次比古调。改编者还加入更多的花鼓戏音乐元素,展现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音乐。原来的《刘海砍樵》人物还在,剧情不变,但加入了魔术、摇滚、街舞等流行元素,观众看到了熟悉但又大不一样的《新刘海砍樵》,颠覆了花鼓戏的传统模式,也冲击了人们的想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改编力度之大,全新的感受让观众震撼,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观众感慨:“歌美,舞美,人美,布景美,灯光美,舞台美,爱情美,好一个神仙世界!”
二是在形式上紧跟时代的脚步。湖南戏曲在传统的表演形式中,恰到好处地加入多样化的各种艺术新元素,比如摇滚、魔术、街舞、音乐等,使其变得通俗、时尚,让观众爱看,从而使传统戏曲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比如,湖南曾尝试给54个地方剧种的精品折子戏穿上时尚动漫新衣。有的文化公司将花鼓戏《补锅》《打铜锣》、《打铁》等湖南传统戏曲进行动画剧本创作和动画片试制,既体现戏曲的精髓,又披上动漫的新衣,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有的则将湖南传统戏曲与地方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一张张具有湖湘特色和艺术含量的湖南旅游文化名片,使其立足湖南,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以易介南先生创作的大型音乐剧《同一个月亮》为例。国外有部影片叫《同一个月亮》,它是以墨西哥移民问题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个怀着对母爱的渴望和追求、九岁儿子执着信念、千里寻母的温情故事,以传统剧情片角度来衡量,影片的情绪表达不失不过,恰到好处地叙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寻亲故事。而易介南先生的《同一个月亮》,则是湖南戏剧艺术突围、创新的代表作。它选取了蜂拥进城的打工大军中,一对在农村相爱、怀着梦想来到陌生城市的青年男女酉生和凤英,以他们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勾勒剧情,用歌舞的形式展现了农民工与现代都市生活潮流的撞击、冲突和纠缠。《同一个月亮》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城市和乡村、关于善良和人性、关于理想和碰撞的故事。“在2006年十月的金秋,这一轮明月照亮了这个城市的夜空,照亮了千万进城农民工的内心世界” 。在形式上,该剧既有湘湘特色,浓郁的湖湘文化、风土人情渗入其中,人物的语言、唱腔极具地方特色,但它又大胆吸收了国外戏剧的流行元素,将两者进行了良好的结合。编剧和导演把农民进城这种有点土气的题材,用最时尚的音乐剧来表现,不能不说是一种创造。它将湖南花鼓戏、时尚Rap、通俗音乐、西方街舞熔为一炉,中间穿插诙谐的对白和夸张的舞蹈,增加了幽默感。尤其是幕布上的繁星点点,紫色灯光打在演员纯白的裙子上,为主人公的爱情抹上了唯美的色彩,充分地发挥了音乐剧综合艺术的优势 。
湖南戏曲之路要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用作品来征服广大观众,赢得市场。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