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凯
抓班子,选配群众“主心骨”。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通过实行村“两委”班子“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民主选举,选好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大力实施“村组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利用成人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全县40岁以下,中专及以下学历村“两委”干部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明确村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重点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等问题。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实施“治瘫工程”,加大“第一书记”选派力度。
转观念,引育农村“领头雁”。建立在外优秀人才沟通交流机制和优秀人才回归激励机制,结合“回归”能人特长优势、自身素质和村“两委”班子的运行实际,按照“先给舞台、再给位子,先当配角、再当主角,先挑担子、再给身份”的“三先三再”培养模式,大胆启用一批干事有魄力、管事有威力的“回归”人才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建立“领导联系、部门包抓”多方扶持长效机制,扶持“回归”能人领办创办新兴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致富增收。
强队伍,打造党建“轻骑兵”。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加大从一线优秀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体中发展党员力度。深入实施“1531”计划(即培养100名双强型领头雁、500名岗位标兵、3000名致富能手、10000名熟练掌握一两门实用技能的普通党员),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开展郧县“最美村组干部”评选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身边的事学习。分层分类打造具有本县特色的党建示范点,大力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党建示范区建设。
重服务,拆除党群“隔心墙”。开展“认人认亲、扶智扶贫”活动,通过与群众直接对话、直接接触,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让决策措施更加符合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开展机关联村、党员干部联户活动,给群众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温暖。推行“党群连心卡”活动,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方法和渠道。开展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周末住村行动”,心贴心为群众排解困难、点对点为基层化解矛盾。
(作者系郧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