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桥++何大俊++郑伟
提供4个复印件,填1张申请表,签1张真实性保证书,从进门到出门不到半个小时,项目备案就办成了。
“真没想到,这么快!”4月18日,在南漳县政务服务中心发改局窗口,襄阳市鸿博浪油公司老总付鸿运感叹服务效率之高。
20多天来,先后50多位客商有着同样的感受。南漳县发改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申昌国说:“这都源自于在全局开展的‘窗口体验活动。”
一次“下访”带来的触动
“作为经济管理综合部门的发改局,如何强化职能,提升服务,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真正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落实?”
带着这一课题,南漳县发改局8名班子成员,分别走进企业、走进镇区、走进县直部门,征求意见,了解需求,问计基层群众。
3月2日,申昌国来到县经济开发区,与部分企业老总面对面。
名泰机电园总经理梁耀开门见山:“许多外地客商办项目备案摸不着门”、“一些客商不熟悉办证要件,办个证得跑几趟”……
“不下访不知道,一下访吓一跳。”申昌国反思,“以前主要精力在争资立项,往上跑的多,往下跑的少。没想到在服务项目、服务客商上我们有这么大差距!”
一针见血的反省,在该局上下引发了大讨论。“发改局服务重点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发改局窗口上,究竟哪些程序可以简化,哪些又不能减?”“局机关仅一半的干部从事具体业务,许多干部对审批服务一知半解。这让服务从何谈起?”
“窗口体验”的想法,在思想火花碰撞下应运而生。从3月24日起,南漳县发改局从局长到科室工作人员,每名干部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发改局窗口服务体验一天。
“体验日”催生服务革命
4月5日,是局长申昌国的“窗口体验日”。8点10分,申昌国早早来到窗口。询问情况、指导填表、打印证书、讲解政策……一上午,他办结了4个项目备案。
临近中午,襄阳陶盛陶瓷公司副总经理张浩匆匆赶来,“公司拟申报一个节能项目,离你们上报时间没几天,要件中节能报告书估计还做不出来,咋办?”这个节能项目建成后,一年可节省标煤达8000吨。“别着急,我们一起想法子,由专人包保服务。”
当即,申昌国叫来分管环资项目申报的总经济师刘昌金,利用午餐时间,直奔公司。现场敲定解决方案后,申昌国这才返回,简单扒了两口饭,又回到窗口上。
“只有坐在窗口上,才能真正急企业所需啊。”申昌国深有体会地说。正因为此,伴随“窗口体验”启动,县发改局也开始了一场“服务革命”——
选配最精的业务骨干,将财务科改建为“行政审批科”,把分散在五个科室的审批全部集中到窗口上,让客商不再“找不着门”;
下放权力,办证由“三人签字”改为审批科长一人签字,砍掉由分管局长和局长签字两个环节;
审批制项目和核准制项目,由法定30个工作日减到7个工作日;备案制项目,由5个工作日减到3个工作日,对要件齐备的即时办结;在急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并“特事特办”;
改坐等审批为事前介入,改简单答复为耐心讲解,改依法否决为理性引导,发改局窗口服务也在体验活动中悄然嬗变。
“桥头堡”效应在形成
局党组成员、工会主任蒋琴,一直分管着工青妇工作。接到“窗口体验”日程安排的前3天,蒋琴当起“学生”,把政策和流程彻底摸了个“透”。
4月2日这一天,蒋琴在窗口共为汇丰银行农富纸箱包装等4个重点项目办理了备案。“很有成就感!”蒋琴坦言。
有此经历的,不止蒋琴一人,南漳县发改局24名干部全部进入了“窗口体验”日程表,且常态化地轮流循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仕龙介绍说:“‘窗口体验无形地倒逼着全体干部主动自觉地学习,现在每晚办公室的灯基本上全部亮着,干部随身带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窗口体验,让人感受到了县发改局的清新气象。让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作用越来越明显。”多次前来调研的县委书记黄其洲这样评价。
服务的提升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发展业绩。今年一季度,南漳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29.9亿元,累计增长30.2%;列入省市县三级管理65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75亿元。目前,已超前上报拟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72个,总投资4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