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中的动量词

2014-08-11 23:16王若楠
课外语文·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量词水浒传语法

王若楠

【摘要】《水浒传》中常见的动量词,有“下、番、巡、合、回、遭、次、顿、场、遍、阵、通”等。另外,还有“掌、口、拳、脚、鞭、棒、刀、棍、箭、枷梢、脊杖、瓢、杯、盏、斧、碗、桶、夜、日、天、月、年、交、步、声、里”等临时的动量词。本文拟对《水浒传》中专用动量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近代汉语;语法;量词;动量词;《水浒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魏晋以后,汉语开始有了量词。量词都是由其他词转变来的,这些词的本义与量词义存在某种联系,这些联系是建立在心里联想基础上的。《水浒传》是一部侠义小说,动作描写细腻,因此动量词特别丰富,便于集中研究。

在《水浒传》中,大致出现了12个专用动量词,分析如下:

【下】本义为表方位的“下面”和表高低的“低”;引申为名词“下级”和动词“下去”,再引申为抽象的“下(基层)去”。

打人、敲打东西,一般是从上向下动作,所以“下”变成动量词后用于“打”的计量单位。当然“打”并不都是向下,说明它已经“范畴化”了。《水浒传》中,“下”已成为专用动量词,共出现16次。例如:

(1)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1回)——甩鞭空打。

(2)“如门子纵容醉的僧人入寺,也吃十下。”(4回)——用竹篦打。

(3)张清道:“这秃驴脑袋上着我一下石子!”(70回)——用石子打。

现代汉语动量词“下”,还进一步虚化为计量轻轻地敲打,如敲门;再进一步表示动作清晰的小动作,如眨眼、点头等。

【遍】本义为动词“走遍”,引申形容词“普遍”,作为动量词用,表示“完整、完全”的动作量。《水浒传》中,“遍”共出现了70次。例如:

(4)那庄客便把跐了火锨的事说一遍。(22回)——完整地说。

(5)临动身,也回了七八遍头,自摇摇摆摆踏着八字脚去了。(24回)——西门庆回头看潘金莲,完整地回头。

(6)“在这里不回去时,我见一遍打你一遍,我见十遍打十遍。”(30回)——武松打蒋门神,每次要打得“完整”。

(7)从头备细告诉了宋江一遍。(32回)——完整地说。

现代汉语“遍”与《水浒传》中用法一样。

【顿】本义为顿首(以头叩地),顿首要一下一下地停顿,引申为“停顿”义,作为动量词,表示有间断的动作。《水浒传》中,“顿”共出现了34次,大多是计算打、骂等动作的。例如:

(8)林冲拿住王伦,骂了一顿。(19回)——不是骂一句。

(9)这厮是途中得病到这里,我看他面皮才好,且寄下他这顿杀威棒。(28回)——依法要打100棒。

现代汉语“一顿饭”,“顿”介于名量词与动量词之间。

【通】本义是道路通达,引申为仕途、工作等无阻碍。作为量词,也表示完整的行为。《水浒传》中,“通”共出现了20次。例如:

(10)三通战鼓罢,关胜出战。(64回)——战鼓,应该像今天的军号,有固定的程序。

(11)鸣鼓三通,众将在城下拱手。(80回)

现代汉语“通”作为量词基本不用了,只有“一通”还用,如“叫了一通。”

【回】本义为旋转的水,引申为“回来”。作为量词,也表示完整的动作量。《水浒传》中,“回” 共出现了100次。例如:

(12)便自去支持众僧,又打了一回鼓钹动事。(45回)——法事打鼓,有完整程序。

(13)智深敲了一回,扭过身来。(4回)——敲门许久无人开。

现代汉语用法同。

【遭】本义为“遇”,路上遇人或事,动词,引申为“走一圈”,作为量词,也是“一圈”。《水浒传》中,“遭”出现了152次。”

(14)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

(23回)

(15)杨雄到申牌时分,回家走一遭(45回)。

(16)饮罢,讨了一遭赊钱。(45回)——转圈讨欠账。

现代汉语很多方言中还有此用法。

【场】本义是名词“场子”,动作发生都有场地,故引申为动量词。《水浒传》中,“场”出现了53次。例如:

(17)再说这鲁智深自从吃酒醉闹了这一场。(4回)

(18)宋江又哭了一场,便请本寺僧人就寺里诵经追荐张顺。(114回)

(19)两个大哭一场。(120回)

现代汉语可用于大的场面,如“打一场战争”,这个“一场”也是介于名量和动量之间。

【番】本义为野兽脚印,看脚印可分辨野兽,由“反复看”引申为“轮番”,再引申为量词,表示重复的动作量,虚化后,也表示“次”。《水浒传》中,“番”出现了19次。例如:

(20)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119回)——轮番。

(21)前番那个唱曲儿的养娘玉兰。(31回)

(22)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止得个先锋虚职。

现代汉语已基本不用,只保留在一些固定词语中。

【阵】本义为军阵,打仗排一阵只能打一遍,引申为动量词,表示迅急又连续一段时间的动作行为的量。在《水浒传》中,出现了20次。例如:

(23)前面又撞出呼延灼,引着一支马军,大杀一阵。(64回)

现代汉语不限于打仗,如“刮一阵风”,也是介于名量和动量之间。

【合】本义“合口”,引申为“聚合”,又特指战争中双方合兵交战,引申为动量词,专指战争中交战的次数。“合”在《水浒传》中出现139次,基本上都是计量双方交战的次数。

(24)一来一往,一去一回,斗了十余合,不分胜负。(5回)

现代汉语已不用。

【次】本义为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动作“一次”。“次”在《水浒传》中出现了38次。

(25)两个三回五次劝得他住。(3回)

(26)左右公人把卢俊义捆翻在地,不由分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晕去了三四次。(62回)

现代汉语可用于任何动作的量。

【巡】本义为“巡逻”, 巡逻要转圈,故引申为表示完整动作的量词。《水浒传》中“巡”出现了10次。

(27)酒至数巡,宋江起身把盏。(62回)——每人都喝一遍为一巡。

(28)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9回)

现代汉语基本不用。

(编辑:陈 岑)endprint

猜你喜欢
量词水浒传语法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量词大集合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