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蕊
【摘要】学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靠的是平时的点滴累加,天长日久,细流汇成江河,跬步终至千里。
【关键词】语文;学习;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学语文不像学数学,它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靠的是平时的点滴累加,天长日久,细流汇成江河,跬步终至千里。每堂一则故事,每天一个成语,每周一首古诗,每月一本新书,每年一册文集,抓好这“五个一”工程,不愁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提高。
一、每堂讲一则故事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跨进学堂,故事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滋养着孩子的精神家园,故事能使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只要说是听故事,孩子们便不吵了,听话了。听完故事,他们又会悄悄地自我对照,改掉身上存在的毛病。因此,让故事这一课程资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显得非常有必要。我在整个小学阶段,始终坚持每节课课前安排一个故事,以稳定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低段安排听录音,看录像,或者听我讲故事,内容大多浅显易懂,情节简单,人物较少,取材多来源于《365夜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到了高年级,我让学生上台讲,他们会从书报上精心挑选情节曲折、主题积极的故事,学着录音机里的腔调,模仿老师的语气,讲给同学们听。讲的人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听的人自然津津有味,乐不可支。有的同学还将家庭里、校园中、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有的甚至讲国际时讯、体坛快讯、综艺信息,常常博得阵阵掌声,赢来朗朗笑声。可以说,故事丰富了我的语文课堂,激发与保持了学生对语文课持久的兴趣,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了不少事理,知道了该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每堂课讲一则故事,还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了他们观察生活、关注现实的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每天抄一个成语
准备一个摘抄本,记录下平时阅读中发现的佳词妙句,这是学习语文的一个传统方法。而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语言之花,它言简意赅,有特定的含义和固定的结构。作文时恰如其分地运用几个成语,或说话时恰到好处地来上几个成语,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存量。在摘抄本上专辟一个栏目,每天抄一个成语,日积月累,数量会相当可观。具体方法是:每天由老师在张贴栏里或黑板上选抄一个成语,注上拼音,写出含义,特别注明关键字的意思,指出容易写错的汉字或容易读错的拼音,再要求学生抄下来。过一段时间,检查一下学生摘抄的情况,表扬抄得好的同学,并进行成语知识竞赛,或成语接龙,或成语填空,或成语释义,或成语改错,真正做到让抄写的成语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养成学生重视成语、自觉学习成语的好习惯,激发部分学生研究成语的乐趣。
三、每周背一首古诗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浩如烟海,繁星闪烁,佳作不计其数。新课标都十分强调古诗的背诵,推荐介绍了七、八十首古诗。将它们由浅入深地编排,然后每周让学生背诵一首,能积少成多,化难为易,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个巨大的包袱和沉重的负担,不知不觉间就在头脑中积攒下大量的古诗。背诵时要求弄懂关键词的意思,做到理解记忆,力求避免死记硬背,耗时低效。几周后开展一次古诗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或猜朝代作者,或说上句接下句,或写出几句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说出古诗的题目,或讲讲古诗的意思。对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张写有古诗的精美的书签或配有古诗画的别致的卡片。期中或期末再开展相应的古诗背诵比赛,看谁记的古诗多,优胜者奖励《唐诗三百首》或《古诗一百首》。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与古诗零距离接触,亲近古诗,喜欢古诗,热爱古诗,真心与古诗交朋友,自觉、自愿地遨游于古诗的海洋,吮吸古诗的甘霖,丰富人生的阅历,提高自己的心性情趣和审美追求。
四、每月荐一本新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语文一定要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喜爱,将书籍看成牛奶和面包,须臾不离其身。我在班上开办小小图书馆,鼓励学生自愿捐书,做到资源共享。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一节指导阅读方法,一节交流阅读经验。在此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荐书评书活动。让学生先说说新书的基本情况,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字数,再谈谈主要内容,重点讲自己推荐它的原因,即特色之所在,是故事情节感人,还是人物形象生动,或者语言特色鲜明,抑或结构布局巧妙,让大家也产生阅读的欲望,最后讲一讲它在哪里可以找到,是书店,还是图书馆,或自己家里,方便有兴趣的同学查询。活动结束后,所有同学将自己说的内容写成“新书推介”张贴于教室里的“学习园地”栏中,在班上营造一种主动探求新知的浓浓的学习氛围。中低年级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改为推荐介绍一篇文章。
五、每年编一册文集
小学阶段,学生一年里写的习作就有16篇,加上周记、寒暑假作文、考试作文等,总数不下30篇吧。在暑假两个月里,把自己一年的习作按体裁顺序或写作时间顺序分类,编成一个集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打印或抄写稿件,到插图编写目录,再到写前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然后编排目录页码,设计封面封底,最后取一个富有诗意的书名,如《阳光女孩》《含羞草》《春芽》《文星》《丑小鸭》等,学生集作者、编者、美工于一身,他们在活动中能充分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的同学甚至将自己不同时间拍的照片也扫描进文集,那份高兴劲儿可想而知。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了他们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让他们自觉地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章。我校有一个班的学生将个人文集作为毕业礼物献给母校,意义非同一般。其中一位叫吴迪的同学将文集命名为《足迹》,扉页上写着:“春天的足迹是绿色的,夏天的足迹是红色的,秋天的足迹是黄色的,冬天的足迹是白色的。我在母校留下过深深的足迹,让我的足迹布满世界的每个角落。”每年编一册文集,多么新颖而实在的创意!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