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人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有很多种说法。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后立刻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唐代文秀《端午》诗记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从此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说
早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是恶日,分别有大量古诗书记载。《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juan)除毒气”。《大戴礼》中记载:“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将他生下,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之说。《论衡》的作者王充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后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便成为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事。
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端午的成因在刘德谦的《“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有独特说法。
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而《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作为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为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当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形式众多,大部分人只知道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可其意义和习俗却鲜为人知。
插艾叶菖蒲
传说有一年五月初五日,本地来了一个跛脚道人,沿门化食,每到一户都送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端午门插艾,无悲无烦恼”。端午过后,突降一场瘟疫,门前插了艾叶的人家全都免难,没插的则难逃厄运。事后,人们再回想起跛脚道人的开示,才恍然大悟,认为是屈原的化身来救苦难,因此,就有“五月五日午,屈原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之说,并相沿成俗至今。
端午有“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的说法,艾叶可浸米包粽子、可晒干代香、可煎水洗澡以治皮肤骚痒,可燃烧驱蚊除瘴,还可饮用艾叶水,清肝明目、治肠胃病。端午悬挂艾草已然成为驱邪除害的一种信仰,也是对习俗的一种延续。
豆娘佩饰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此物有驱邪辟疫之作用。
端午艾虎
我国古代一直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记载:“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又有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可见艾虎在端午时节辟邪之用的地位,旧时端午节不仅仅制成佩饰之物,也可制成小虎等作装饰品。
端午画额
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将雄黄酒涂抹他处,即端午时节俗称的画额。
旧时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典型的方法是将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避毒虫,二借猛虎,即“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此代虎以镇邪。
沐兰汤仪式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延续到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煎熬;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沐浴,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端午粽子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端午时节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粽子,而粽子不仅仅是中国端午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形式。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千百年来,只有粽子幸运的一直存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古往今来,中国各地乃至世界都食用粽子,但粽子的形式却不尽相同。
如今的粽子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ruo)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中国南北甜咸粽之争
南方多以箬叶包粽,也有用芦苇叶者。粽子形状接近三角锥,体积较大。馅料有糯米外加肉、赤豆等,有甜咸荤素各种口味,其中以嘉兴肉粽最为出名。
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主要类型有肉粽、枣粽、栗子粽等。肉粽是用瘦猪肉在酱油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裹入同样被酱油浸泡过的大米,也有直接用泡好的纯白糯米制作的白粽。
近年来,人们在肉粽中加入适量肥猪肉的越来越多,这样口感更为香美。此外,也有蛋黄肉粽,即在粽子中加入煮熟的咸鸭蛋黄。制作粽子的糯米中常常也会加入水泡过的红豆或者绿豆等增加风味。
而北方人,就习惯用芦苇叶卷为漏斗状来绑粽子,因芦苇细长而窄,常需两、三片相叠才能缚粽。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一两公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到了近代,有些北方的粽子也成为和南方的一样,成为4个角的粽子,但还是以锥形为主。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咸味较少,馅料则灌入糯米、粘黄米等,亦可加入枣。一般只有甜素馅,多用红豆沙或小枣做馅,有用粘黄米或其他粘种粮食的封口用细绳或草丝捆扎(北方传统上用马兰草),作成棱锥正四面体形状,然后用水煮熟,可以热食也可以冷食,具有叶子的清香味。
南北粽之争并没有明显的输赢,不管北方甜粽还是南方咸粽,各自风味鲜明,口感俱佳,一直深受食客喜爱。
延伸阅读——稀奇古怪的国外粽子大盘点
越南“田地”粽
越南粽子用芭蕉叶包裹,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取天圆地方(越南语:Thiên Viên ??a ph??ng)之意。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
越南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后沾上蜜汁或砂糖吃。越南在端午节吃方形咸粽,这种粽子是用虾、猪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粽子的外形呈四方,另外使用横竖两根竹篾扎起来,外形像“田地”,代表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思,而猪肉则表示出入兴旺。
缅甸香蕉粽
缅甸人爱吃粽子,但与端午节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单纯的喜食粽子。缅甸粽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口感柔绵浓郁,香蕉味与椰蓉味弥漫齿间,令人陶醉。
泰国芭蕉叶粽
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日本“茅卷”粽
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当时的粽子只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时作为供品的,后来才得以普及。
日本的粽子皮也是多种多样,有白茅、竹叶、蒿叶等。所以,日语里又称粽子为“茅卷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
朝鲜“车轮饼”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其形状独特,味道可口,
菲律宾长粽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哥斯达黎加“牛肉汁”粽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墨西哥“达玛尔”粽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
墨西哥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