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堆街是澳門典型的老街,這條老街曾經有一個別名叫“賣布街”,當年遠近聞名,但如今只剩零落的四五家買布匹的老店。永安號在草堆街共有三家,但仍在營業的只有一家,其他兩家都在丟空擱置。曾經繁榮的賣布街,今天為何逐漸衰落?帶著疑問,我們走進了這家久經風霜的永安號。
墻上掛著的永安號招牌的紅漆已經有些剝落,門前也只有一道舊鐵閘,裡面的布都有報紙或膠紙密封存放,店舖很久沒有修繕過,顯得有些殘舊。記者走進永安號時老闆剛好做完一筆小生意,說明來意後,老闆林先生笑意盈盈地接受了我們的採訪。
林先生今年八十有多,雖然行動有些緩慢,但是精神很不錯。據林先生回憶,店鋪開了將近四十年,而且創業的時候非常艱難,林先生年輕時做的是挑夫的工作,每日擔擔抬抬,而所賺的錢又不多。在和兄長弟弟商議過後,林先生三兄弟決定自立門戶合夥開了永安號。林先生為人老實本分,籌備開店初期,林老闆的弟弟在一家布行打工,他弟弟不准備告知老闆開店的事情,但老實的林先生認為這樣是在欺騙老闆,還是提前知會了弟弟的老闆一聲,老闆非常欣賞林先生的做法,並在他們創業的期間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願意賒一批布給他們創業之用,可以分三個月還清。林先生回憶起這段往事時充滿了感激,同時也感歎道:“在現在這個社會,再也很難找到這樣有人情味的老闆了。”
林先生表示現在生意不多,客人越來越少,現在的客人還是舊時的那幾位熟客,生意都只是小生意。雖然現在店裡人煙稀少,但永安號在八、九十年代都有過最鼎盛的時期,但1990年後,店舖的生意就開始走了下坡路。到了現在,林先生的兩位兄弟相繼離世,只剩下他這一家永安號還在經營,但林先生表示繼續開業也不是為了賺錢,雖然生意不好,但他年紀也大了,平日也沒有什麼消遣,開店就當作是打發時日。從開張第一天起,所有大少事務包括送貨都由林先生親力親為,也沒有請過員工,他對店舖有著深厚的感情,也捨不得就此結業。
問到店舖繼承的問題,林先生稱還沒有考慮繼承的問題。永安號的興衰起落折射著林先生一生的奮鬥史,四十年歷史的永安號憑著林先生的打拼精神經營至今,當年熱鬧鼎盛的賣布街已不復當年風光,但林先生也沒有感到過多的遺憾,只望能在他打拼了大半輩子的永安號安享晚年。
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衣”是排在首位的,在過去的年代人們的衣著離不開布行,雖然現代人選購日常服飾的方式更多更便捷,很少人願意花時間去買布量身裁衣,但布行並未就此式微,他們反而找到了另一片新市場。雖然在市面上選購一件成衣方便快捷,但是親自選購一份精緻的布料,再加上量身剪裁的貼心,就有著一份無可替代的專屬體驗。
本期的幾位主人公,他們有的是青年才俊的創意和無限的幹勁,也有迎合時代轉變不斷求變的布行,也有老一輩的創業者不懈的奮鬥史,願他們不同的經歷和奮鬥過程,會激勵著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