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苹
【关键词】脊柱病;功能训练;护理
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1]。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巨大,长期由于不良的职业习惯造成多种职业性疾病,其中颈椎病、脊柱病更为常见,病情严重者常需手术治疗[2-3],现对我院自2010年1月以来术后脊柱病患者经过合理、恰当、有效的功能训练可以最大程度的恢复脊柱功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脊柱病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33~68岁,均为临床确诊。26例中腰椎活动受限、行走不便。随机选取2009年1月~12月67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
功能训练与护理:①针对不同患者对心理问题做出正确评估:入住时患者较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辗转就医且疗效欠佳往往失去治疗和生活的信心;病程较长,耗去大量医疗费用,担心费用过高,难以承受;对治疗方法不甚了解,焦虑恐惧;对疾病的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方面缺乏必要的认识等方面。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提出心理护理问题,制定计划,实施相应措施。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以热心、耐心、理解、同情的态度,通过专业、温馨的语言和行为,每天两次与病人单独交流,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使患者认识到心理、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消除病人的思想困惑。②思想指导:指导患者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如行走、坐、站立时均要挺胸收腹、尽量防止脊柱弯曲。③大部分患者由于疼痛反应和意识的缺乏,不愿主动功能锻炼,我们在指导功能锻炼的同时,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重点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疾病的康复少不了功能锻炼的积极配合。起始阶段可采用多功能关节锻炼器,督促患者进行各关节的被动锻炼,后期鼓励患者变被动主动锻炼,提高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治疗的信心和兴趣。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组76例中:显效73例(96.05%),维持2例(2.63%),恶化1例(1.32%);对照组的67例患者中显效59例(88.06%),维持8例(11.94% ),恶化1例(1.49%),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经过两组数据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个百分点。说明新的方法总体有效。正确的功能训练和有组织地进行了行为干预和运动心理指导,使患者充分认识本病,能自觉配合治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丽君.断指再植后重视运动锻炼加感觉功能再教育康复训练[J].护理与康复,2003(3):174-175.
[2]任蔚虹,王慧琴.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35.
[3]李娟.脊柱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9):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