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勋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建筑师开始逐步接触和设计监狱建筑,但如何规划设计出适合我国的监狱建筑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监狱现状的研究,从建筑师可操作的角度探析监狱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监狱建筑;科学高效;人道关怀
监狱建筑作为国家刑罚机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监狱建设理论的进一步研究,监狱建筑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态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弊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对监狱建筑的研究已经成为建筑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建筑师的角度探索监狱建筑的设计思路和理念。
1监狱建筑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监狱建筑的发展随着国家刑罚机构对行刑理念的不断改进而推陈出新,监狱建筑经历了由原始到发达,由简单到复杂,由野蛮到文明的演变过程。监狱建筑在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内部设施和人性关怀等方面得到逐步完善与发展。
1.1国外监狱建筑的发展概况
图片来源:网络
西方监狱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呈现出了多种风格类型的建筑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圆形监狱”——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杰米尼·边沁设计的“全景式”监狱,将建筑空间的监视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2)“立体高层建筑”——20世纪,随着“教育刑”理论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出现了的高楼样式的监狱建筑如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矫正中心”。在这种监狱设计中,人们侧重于利用心理学和建筑学的科研成果,改革旧式监狱中不利于罪犯回归社会的消极方面,通过建筑设计减少监狱和外界社区的“异质性”, 使监狱建筑更加符合罪犯矫正的心理与行为需要。
(3)“社区型” ——1971年,美国出现了男女同监的矫正机构,旨在将监狱机构建成一个小型的社区。这种监狱模式通过监狱的社会化布置,使罪犯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认同感,在心理上能最终回归社会。由波瑞·雅可维和西瑞尔·弃斯肯德两位建筑师设计的获得AA奖的以色列特察蒙(Tzalmon)监狱是这一建筑空间理念的集中体现。
此外还出现过“庭院式”、“校园式”等监狱建筑,总的来说目前的西方监狱建筑形式 多样,在设计上侧重于感化和矫正功能,注重人性化设计。
以上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1.2国内监狱建筑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监狱制度起始于夏,历经各代封建王朝,直至新中国成立,我国的监狱制度才开始走上文明之路,逐步树立科学文明的行刑理念。而对于监狱建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成熟,监狱建筑的规划设计原则基本来源于监狱管理方的监管模式和管理经验,遵循实用、节省的原则,注重罪犯监管方面,强调监狱的惩戒功能,在罪犯的矫正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存在不足。监狱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更多地考虑了监管和罪犯劳改的需要,形式上偏向于军营或者校园建筑。(如下图)同时,一些地方的领导过分追求所谓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美学,忽略监狱环境固有的功能和特色,消弱了监狱建筑威慑犯罪、预防犯罪的特殊作用。
以上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总的来说,同国外相比我国监狱建筑形式较单一,规划设计缺乏理论研究。
2规划设计思路与理念
针对监狱建筑安全性、适用性、人性化等特殊要求,建筑师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除了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还要考虑监狱建筑作为“强制机关”的特殊要求。一方面监狱建筑布局要合理,监管方面要科学高效,另一方面监狱建筑要注重人性化设计,倡导人道关怀。
2.1科学高效
监狱作为国家对罪犯执行刑罚的机关,监狱建筑的安全是第一位。安全防范是监狱建筑规划设计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有效的控制和监管是设计的重点。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设计必须做到一下三个方面:
2.1.1各功能区合理布局。从《监狱建设标准》来看,一座监狱按其功能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个大区域:1.监区:罪犯生活、学习、劳动改造的区域;2.狱警管理区:监狱民警办公。学习。生活的区域;3.武警警卫区:武警驻区和生活区;4.安全警戒区: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的区域。(如下图所示)。其中监区是监狱的核心功能区,包含监舍区、劳动改造区、生活配套服务区、文体活动区等,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各分区应根据其功能要求进行布置,例如监舍区和劳动改造区应在分隔封闭基础上毗连布置,而罪犯劳动改造区应布置在靠近门楼处,便于对外业务联系。家属会见楼应设置在监区内,同时靠近门楼处。禁闭室应自成一区,同时宜在岗楼监控下。医院和伙房应建在罪犯生活区的下风向等等。总的来说,监狱建筑的总体布局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前提下,功能分区要明确,交通流线要便捷,配套设施要齐全,监管工作要实效。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1.2不同区域安全隔离。各功能区应严格隔离,主要建筑物之间除了用防攀爬金属隔离网进行物理隔离,在总平面布局上应尽可能合理布置,使其在空间上进行隔离。建筑物内不同功能区域也要隔离,如监舍楼里的罪犯生活区与民警管理区、禁闭室里的罪犯禁闭区与民警管理区等。家属会见楼里的家属与罪犯应严格隔离开,不能有身体接触。因此在建筑单体平面设计中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纰漏。不同人员流线要设有各自有独立的上下楼梯、出入口通道。
2.1.3视线开阔无死角。监区内的道路应尽可能横平竖直,建筑单体分布规则整齐,岗楼应均匀布置,视界、射界良好,不能有盲区和观察死角。监区内的植被一般不宜过于繁杂茂密,高度不应影响视线。围墙内外根据安全等级设置隔离网,隔离区内不能种植树木。设在监舍楼、禁闭室、会见大厅、劳动习艺车间等的民警值班室应能观察到罪犯的活动范围。
2.2人道关怀
随着我国行刑思想的进步,对监狱建筑人道的设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师不能忽略建筑本身对罪犯心理行为的影响,通过对监狱建筑的造型、色彩、空间等方面的科学设计,有助于罪犯的矫正,也有利于监狱安全与稳定。
“他们是罪犯,但也是人。你越是让他们在这儿过正常的生活,他们将来离开的时候就越容易重新融入社会。” ——世界上最豪华监狱的建筑师霍恩西恩
2.2.1和谐的建筑造型。目前我国监狱建设中,组群空间绝大多数是方整规划的,建筑物的平面、立面绝大多数是矩形,“行列式”、“火柴盒式”的房屋造型,不但不能给人以美感,反而给人以呆板、缺乏生气之感。因此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前提下,希望监区内的建筑能有适当的高低错落、活泼美观,特别是罪犯的生活区,那么罪犯在和谐温馨的建筑群中能够会感受生命的意义,减弱罪犯的压抑感,融入环境中安心接受改造,间接地降低了监内的不安全因素。
2.2.2舒适的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可以用色彩手段加强对建筑形体的表现,可以用色彩的冷暖、明度增强建筑的主体感、空间感和使用者的舒适感。而监狱建筑色彩的选择与运用,应更注意人性化,注重罪犯心理和生理的需求。罪犯长期处于高墙电网内,容易沮丧、压抑和暴躁,应通过建筑色彩的搭配和调和,创造舒适的色彩环境,以此来减轻整个紧张气氛,调节罪犯的情绪,使罪犯感到清新、安静、舒适,使他们对改造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根据蒙塞尔色彩体系对色彩的意象特征规律的研究成果,监狱建筑的色彩应多选用明快、愉悦的浅色,如浅粉色、浅蓝、淡黄、浅红等柔和色。避免使用鲜艳、刺激或压抑的颜色。
2.3宽敞的建筑空间
宽敞的建筑空间,有助于减弱缓解罪犯的心理压力。例如,监舍楼的内走廊,若高度过低宽度太狭,容易使生活在这里的罪犯感到压抑,心理上易产生烦躁不安的心情,不利于监管安全。根据2010《监狱建设标准》,监舍走廊净高不应低于2.4米,单层床位的寝室净高不应低于2.8米,双层层床位的寝室净高不应低于3.4米。罪犯在劳动改造车间待的时间仅次于监舍楼,车间的净高过低,犯罪长时间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容易情绪烦闷,给罪犯心理造成负担,给监管带来隐患,所以车间吊顶后的空间不宜低于3.6米。同时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的距离,除了满足日照、消防的要求外,还要考虑罪犯视感的心理感受。
此外,监狱建筑还应根据监狱的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及其使用要求进行设计,要正确处理好政策法规、总体规划、功能关系、建筑空间组合、结构选型等技术问题。在设计中,我们除了解决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和警戒设施等几个核心问题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凸显建筑个性,达到最佳效果。既要体现地域特色又要富有现代意味,既要考虑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又要倡导运用现代技术,力求低碳生态。
2.3.1建筑文化。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文化差异大,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气息,监狱所体现的建筑文化也不尽相同,要充分反映出当地的人文底蕴和思想。如苏州监狱建筑宜体现“吴文化”,徐州监狱建筑宜体现“汉文化”,四川省成都监狱建筑宜体现“蜀文化”,广东省佛山监狱建筑宜体现“岭南文化”等等。
2.3.2建筑风格。监狱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要简洁大方,不追求“特异独形”。我们应该提倡监狱建筑的地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同时充分考虑运用地域性建筑材料|,适应地域性的自然环境,讲究建筑的生态之美,倡导可持续。
3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监狱建筑将是行刑社会化、法制化、人道化、技术化的综合体。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使监狱建筑更好的发挥改造和矫正罪犯的作用,是我们建筑师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姚卓.以罪犯心理矫治为目标的监狱建筑空间设计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8,05.
[2] 孙龙.论西方监狱建筑的设计思路与理念[J].法制与社会:旬刊, 2010年19期.
[3] 黄勇峰.矫正技术视野下的监狱建筑[J].中国司法,2008年07期.
[4] 许明波.浅谈监狱建筑色彩对罪犯心理的影响[J].监管与改造,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