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羽
摘要: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和艺术的极盛时期,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成就辉煌,而且出现了大量举世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种类包括绘画、建筑、陶瓷、染织和园林。宋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人园林风格。
关键词:宋代文化;文人思想;宋代园林;园林风格
国园林从商周时期“囿”的出现,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据极重要的位置。两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宗法政治和哲学体系影响,处在内向封闭的境界中,经历着从整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过程。文化和艺术由表面的外向拓展转向纵深的内在挖掘,其表现出的精致细腻程度是汉唐无法企及的。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也概莫能外。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定型,造园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历来所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阶段。同时两宋时期出现了较多的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一、宋代宗法政治和哲学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两宋时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宋代重文轻武,知识分子数量陡增,科举制度更完善,封建官僚政体完全成熟,文官执政成了宋代独特的政治特色。宋代将传统的儒学与佛、道结合,形成更精致、更富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政治哲学,即宋代理学。理学的主要范畴有:理、气、义、利、心、命、情、性、阴阳、太极等。理学家们认为,理是世界的最高范畴,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一切都要依理而行。理的政治含义就是封建的秩序和伦理。这种思辨哲学的政治实质,是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同时影响到组成社会的各个阶层和所对应的衍生物。
二、文人思想的产生
宋代对文学和艺术推崇的直接结果是文人和艺术家的思想解放。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风光,企图将生活诗意化。借景抒情,融汇交织,形成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园林艺术。所造之园多以山水画为蓝本,诗词为主题,以画设景,以景入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以情立意,以形传神。楹联、诗对与园林建筑相结合,富于诗情画意,耐人寻味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人园林风格,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官府园林及寺庙园林。文人士大夫们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性美与自然美的统一。因此,宋代的造园活动由单纯的山居别业转而在城市中营造城市山林,由因山就涧转而人造丘壑。因此大量的人工理水,叠造假山,再构筑园林建筑成为宋代造园活动的重要特点。
三、宋代园林特点
对宋代园林的记载,除文人的诗文吟诵,还有文献的记载。根据这些材料,宋代园林有几个特点:
(一)疏朗,园林景物体积不庞大、数量不多,但整体性强而不流于琐碎,这就是疏朗的特点。常见的布局,是园内山体主山连绵、客山朝拱,构成一体,而且山势比较平缓,不作故意的大起伏,水体多半为大面积,有利于借之营造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另外是建物的密度低,数量少,而且个体多于群体。总体而言,虚处大于实处,低处多于高处。正是由于诸造园要素特别是建筑布局着眼于疏,故此,园林景观乃益见于开朗。
(二)简约,不能望文生义,以为简约就是简单和节约,其准确、全面的表述,应是景象简约但意境深远。这是对大自然风致的提炼与概括,也是创作方法更多地趋向写意的表征。其效果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在具体的操作上,是造园的要素如山形、水体、花木、建筑不追求品类的繁富,不滥用设计的技巧,也不过多地划分景域或景区。
(三)雅致,两宋官僚士大夫通过科举取得进身之阶,但出处进退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追求不同于流俗的高蹈,沉缅隐逸的雅趣,就成了逃避现实的唯一的精神寄托。这种情况不仅反映在诗词、绘画等文学艺术创作上,也直接地反映在园林设计建设上。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园林种竹十分普遍,而且常见大面积种植。
(四)天然,宋代园林天然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园林内部的成景以植物为主要内容,为求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契合。园林选址重视因山就水,利用原始地貌,园内建筑注意收纳、摄取园外的“借景”使得园内园外两相结合浑然一体。
上列特点是文人的艺术趣味在园林中的集中表现。文人园林在宋代的兴起促进了中国园林艺术继两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升华。宋代文化发展的登峰造极,文人广泛参与造园活动,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的种种特殊因素,为此创造了条件。文人园林及其风格的形成与文人画的兴起一样,是文人广泛参与园林规划的结果。宋代文人园林的四种风格特征与文人画的主要风格特点有某些类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人所写的“画论”可以引为指导园林创作的“园论”,园林的诗情正是当代文人诗词风骨的复现,园林的意境与文人画的意境异曲同工,诗词、绘画之以园林作为描写对象的屡见不鲜。诸如此类的现象,均足以说明文人画与文人园林的同步兴起,绝非偶然。
显而易见,宋人的诗画艺术给予园林以直接的影响;隐而可见,宋代所确立的独特的艺术创作和鉴赏方法,对于文人园林有着间接的浸润。宋代社会尤其是北宋中叶以后的忧患意识和病态繁荣,文人士大夫出处进退的祸福无常,逐渐在这个阶层中间造成了出世与入世的极不平衡的心态,赋予他们以一种敏感、细致、内向的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