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吸收能力视角的企业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2014-08-08 12:22徐刚杨陈孙金花
现代情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徐刚+杨陈+孙金花

作者简介:徐刚(1963-),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理论探索•

〔摘要〕IT能力对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来探讨IT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结果发现: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对联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同时,知识吸收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即先验知识相似度和研发投入强度对联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先验知识相似度的影响更强。

〔关键词〕IT能力;联盟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系统动力学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5.014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4)05-0069-07

Fun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T Capability and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Xu GangYang ChenSun Jinhua

(School of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ongqing 400054,China)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function mechanism between IT capability and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In view of the fact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T capability and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by system dynamics model.This causality relation is simulated by Vensim PLE.The result shows that as the effect of IT capability,the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present inverted-U trend and the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show s type rise trend approximately.Also,the related factors of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 including prior knowledges similar degree and the R&D budget and R&D intensity h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in which the prior knowledges similar degree has more significant and stronger influences than the R&D budget and R&D intensity.

〔Keywords〕IT capability;alliance innovation performance;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ies;system dynamic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如何加快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再次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关于IT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大多数学者都认为IT能力与企业绩效既能直接相互作用,也能通过中介变量形成相互影响。Ross(1996)提出IT能力与组织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1];迟嘉昱(2010)通过层级回归方法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在IT能力与组织绩效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2]。近年来,还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IT能力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付睿臣(2009)通过构建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模型,提出信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正相关[3];高瞻(201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IT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认为IT能力正向影响组织创新[4];姚山季(201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证明了IT技术能力和IT人员能力对顾客创新具有正向影响[5]。

综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学者是从静态角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IT能力与企业绩效以及组织创新的关系展开研究,对于从知识吸收能力视角探析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有别于先前大量只关注IT能力与企业自身绩效提升的研究,更符合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内部创新绩效产生的真实情况,因而更有利于联盟内部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综观现有文献:(1)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企业层面展开,难以体现IT能力对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2)研究所涉及IT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维度不全面,多对财务绩效进行研究,对于IT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并不多见;(3)鲜见学者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对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关联进行分析。基于此,为了更准确识别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之间作用机理,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从知识吸收能力视角出发,构建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动态模型,并通过系统仿真来确立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深入剖析在知识吸收能力作用下,IT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期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IT能力相关理论,并对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绩效的提升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1理论回顾

11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以及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111IT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有关IT能力内涵的以往研究中,学者多认为IT能力是企业在综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所形成一种能力,它包括IT设备、IT基础设施、IT技术、实施IT能力所需的IT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Ross[1],1996;RAVICHANDRAN[6],2005)。姚山季(2013)等从资源观视角,对IT能力构成维度进行分析时发现,IT能力主要受到IT基础设施、IT技术能力和IT人员能力3个要素的影响[5]。综合以上学者观点,本文在结合Ross(1996)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IT基础能力和IT发展能力是影响IT能力的两大因素。其中IT基础能力包括IT人力资源和IT技术资源;而IT发展能力包括IT灵活性和发展能力融合所形成的IT融合力。

endprint

112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在有关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中,Cohen(1990)等学者将其定义为企业对外部新知识价值的识别,吸收和应用的能力[7];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知识吸收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组织识别、获取、消化、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将获取能力和消化能力称为潜在知识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称为实现知识吸收能力(Zahra et al.[8],2002;宁东玲[9],2012)。由此可见,知识吸收能力主要由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和实现知识吸收能力两个维度组成。此外,结合已有关于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本文在借鉴刘常勇[10](2003)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发投入强度、先验知识相似度以及组织学习意愿是影响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

113联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评价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绩效主要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一些学者综合主客观指标对联盟绩效进行评价,提出联盟成员对总体绩效满意度,联盟收益与成本的关系是评价技术联盟绩效的主要因素(Glaister[11],1996);还有一些学者采用间接评价的方式衡量联盟绩效,Lunnan(2008)构建联盟成功与否的评价维度,间接衡量技术联盟绩效[12]。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用的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需要考虑技术联盟创新绩效的动态指标,主要采用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两个维度对技术联盟创新绩效进行衡量。其中技术创新绩效主要由申请新专利数量、创新产品成功率、新产品开发速度等指标构成(李庆满[13],2013);而管理创新绩效通常是指排除技术创新绩效之外的各类创新活动效率的综合(Michael[14],2009)。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谢洪明[15](2012)等学者的研究采用计划控制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对管理创新绩效进行衡量。

12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121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机理

有研究表明,企业IT能力的应用能够对知识获取、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应用整个流程产生影响。很多学者都认为信息搜寻的困难是阻碍知识在企业内化、吸收和转移的重要因素。Alavi(2001)提出良好的IT能力有利于加快组织从外界吸收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提高组织利用新知识的效率[16]。但是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网络成员关系的完善度,即网络密度不同(KILDUFFM[17],2003),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也会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企业IT能力的应用加强了联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促进联盟成员关系进一步完善,即网络密度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联盟企业的信任、促进联盟企业成员形成相似的知识存量和行为预期,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联盟内部资源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提高获取知识、转移知识以及消化和吸收的能力(Coleman[18],1990;Oliver[19],1996)。另一方面,由于IT能力的持续作用,当网络密度增加到一定范围时,联盟企业会因为“合法性压力”而出现制度趋同(DiMaggin[20],1983),导致联盟企业间采用类似的战略和战术,相互进行模仿。制度趋同不仅会阻碍联盟企业从联盟外部吸收新知识,影响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还可能导致联盟企业因为争夺联盟内部有限的资源而出现过度竞争现象。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在网络密度的作用下,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呈现倒U型趋势。

122IT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同理,IT能力与联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也须考虑网络密度的作用。对于联盟企业而言,现代IT技术资源的运用将技术联盟内部各主体紧密联系起来,促进网络密度进一步提高,这在一定范围内会促进组织学习,推进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稳步提高,提升联盟技术创新绩效(谢洪明[21],2011);但是过高的网络密度会造成联盟内部产生大量重复性信息,增加联盟成员进行信息筛选的难度和成本,影响联盟企业进行组织学习;此外,网络密度过度密集导致联盟企业制度趋同,使联盟稳定性大大加强,形成僵化的联盟结构和联盟规范,阻碍外部新成员加入联盟,导致整个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成为一个封闭的联盟体,对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形成负向影响,最终影响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实现。因此,可知在联盟成立前期IT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呈现指数增长趋势;而在联盟成立后期,由于受到网络密度作用,IT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减弱,呈现渐进增长趋势;综上分析可知在IT能力的作用下,技术创新绩效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

对于管理创新绩效而言,由于IT基础能力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联盟内部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优化计划控制流程,促进联盟企业计划控制机制创新。同时,IT发展能力还为联盟企业进行柔性管理、人本管理提供条件,极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123知识吸收能力对联盟创新绩效作用机理

对于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来说,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能够提升联盟内部企业间学习的效率和效益,加快联盟企业进行技术创新。Zahra(2002)提出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技术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8]。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Cohen et al.[7],1990;Zahra et al.[8],2002),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性战略联盟的主要目标,有利于联盟目标的达成。

进一步分析可知,伴随着知识获取、转化能力的提高,可以提高联盟内部知识转化为企业自身知识的效率,同时通过内化能力和应用能力切实将联盟内部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次,在知识吸收能力持续作用过程中,联盟企业实现了知识、创新绩效等方面的成长,为后期的再联盟奠定基础;最后,如果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较弱,很难汲取联盟网络内部的大量异质性知识,这不仅会减少企业的自身绩效,还会影响联盟内部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出现占据中心位置的优势企业控制联盟内部知识资源和信息(任胜刚[22],2011),对其他联盟主体造成抑制作用,影响联盟的稳定型和长效性。

2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21IT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分析

系统动力学按照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基本原理,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实系统进行模拟和仿真(Forrester[23],1989)。其关注对象主要是耗散的复杂系统,并能通过计算机进行系统仿真。运用其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时,首先确定研究系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系统的影响因素构建基本的因果关系图,最后引入状态变量和速率变量建构系统流图进行模拟仿真。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联盟创新绩效是由“管理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3个功能子系统与其内外部影响因素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多变量、多回路等特征。按照本文研究的目的,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既是相互独立,又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管理创新绩效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同时两个绩效子系统又存在于联盟内部,受到联盟内部企业IT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子系统影响,这些因素间相互作用构成非线性的、相互耦合的关系。其中IT能力主要由IT基础能力和IT发展能力组成,而知识吸收能力则主要通过技术/知识转移对联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在分析了各个子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因果关系模型,最后建立起一个包含若干变量、关系式和反馈回路的SD框架,从而对企业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定量仿真和模拟。

endprint

综上分析,本文通过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梳理得到如下的因果关系图(见图1),其中“+”代表正反馈;“-”代表负反馈。

22IT能力与联盟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通过上述因果反馈回路,本文引入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和常量建立了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流图(见图2),在分析各变量的实际经济意义的基础上借鉴系统动力学相关函数进行各变量数学公式的设定,为进行系统模拟仿真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在该系统中存在3个状态变量(Level),8个速率变量(Rate),8个辅助变量(A)以及9个常量,共涉及28个变量。图1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联盟绩效的因果关系模型

图2知识吸收能力视角的企业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SD模型

同时为了更为准确的的对模型进行仿真检验,本文提出如下模型假设:(1)根据现有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实际运行情况,本文假设联盟存续时间为5年。因此,模型中设定系统仿真的时间为60个月;(2)由于本文是从联盟整体视角对联盟创新绩效进行衡量,因此假设在联盟初始阶段,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初值=0;(3)随着IT能力的持续作用,联盟内部关系逐渐紧密和完善,网络密度逐渐增大,但当网络密度达到最大,即制度趋同等因素对联盟创新造成负面影响时,联盟成员关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导致联盟后期网络密度出现减小的趋势,因此,本文用表函数对网络密度进行设定,且网络密度在[0,1]间取值。

23模型有效性仿真

模型有效性仿真对于检验判断模型模拟运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借助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Vensim PLE平台对上述模型进行仿真研究,设定仿真时间为60个月,管理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初始值都为0;研究中的IT能力在[0,1]间取值。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相关变量进行仿真不难看出:在IT能力作用下,网络密度呈现递增趋势,一方面表明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成员之间倾向于共同学习,共享联盟内部的流动性知识和技术,有利于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得技术创新绩效出现指数上升的图3系统仿真运行结果

趋势;另一方面,从第42个月开始,过高的网络密度会对联盟企业从外界获取知识产生负面影响,一旦出现企业积极从联盟外部吸取知识,会引起联盟内部其他企业的惩罚,从而不利于该企业在联盟内部生存,也对该企业与联盟外部其他企业建立联盟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导致联盟企业不愿付出代价寻求外部创新知识,影响联盟企业对新知识的获取和转化,也不利于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因而在联盟后期,知识吸收能力逐步降低,而技术创新绩效则出现渐进性增长趋势。综上可知,在联盟存续阶段,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分别呈现倒U型趋势和接近S型增长趋势。

而管理创新绩效在联盟成立第1个月到第12个月期间增速缓慢,是因为在联盟创立初期需要耗费大量人财物资源构建IT基础设施,因而出现计划控制方面的漏洞,影响联盟企业实施战略控制,后期显著增长则是由于IT能力逐渐形成,对管理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4灵敏度分析

灵敏度分析的主要用于寻找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以此作为调试对象分析和寻找满足系统运行实际的最佳杠杆作用点。根究本文研究目的,主要通过对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测试,且依据相关经验可知,研发投入强度和先验知识相似度较为容易控制。

241灵敏度分析:先验知识的相似度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先验知识的相似度由现行数值05调整为02、08等3种情况,仿真结果见图4所示:通过不断提高联盟内部显性和隐性知识与联盟成员自身知识的相似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潜在知识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的转化效率,从而提高转移知识的利用率,使得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这表明先验知识的相似度对联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先验知识相似度的增加,联盟的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显著增加;反之亦然。

242灵敏度分析:研发投入强度

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情况下,将研发投入强度由现行数值01调整为04、07、1等4种情况,通过仿真发现(见图5)研发投入强度增加对于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而相较于先验知识的相似度而言,研发投入强度对于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企业本身IT能力的应用来从联盟中获取更多的应用型研究成果,导致联盟企业间产生相互依赖;此外,由于研发投入需要较高的资金支持,而研究成果存在溢出效应,因而出现联盟企业不愿开展研发活动(LAURA et al.[24],2002),而寄希望于联盟内部其他企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联盟内部的知识/技术转移效率,使得研发投入强度对技术创新绩效和管理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图4系统对先验知识相似度影响联盟创新绩效的灵敏度分析

3模型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建立了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各变量间的流变量模型,通过Vensim PLE仿真平台研究发现在网络密度的作用下,IT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三者的关联并非简单地线性关系,具体来说,IT能力与知识吸收能力呈现倒U型关系,即IT能力的增加不仅会对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当联盟内部成员关系存在过度嵌入,出现制度趋同时,会负向影响联盟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同时,IT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接近于S型增长趋势,即IT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受到网络密度和知识吸收能力的双重影响。此外,通过对模型中较为敏感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启示:

图5系统对研发投入强度影响联盟创新绩效的灵敏度分析

31先验知识相似度对联盟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

因此,在联盟中可以通过完善IT相关基础实施,如建立IT沟通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方法提高联盟双方信息透明度、公开度以及相互承诺的水平,扩宽联盟企业先验知识的广度。同时,不断开拓与联盟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新渠道,持续地进行新旧知识的内化、转移和应用,提高联盟双方交流沟通的频率和效率,增加联盟企业先验知识的深度,促进联盟创新绩效的提高。

32联盟创新绩效受联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

企业要充分利用IT能力,建立满足双方效用基础上内部知识共享和转移机制,提高研发投入的实效性和创新性;同时,增加研发投入,发挥研发投入的先导作用,加大对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技术的开发,占领联盟内部研发技术的制高点,最大限度吸收联盟知识,从而达到提升联盟创新绩效的目的。

33网络密度在IT能力对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影响网络密度的大小,即联盟成员关系的完善程度会影响联盟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对联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近年来,很多企业纷纷构建IT基础设施,希望借助IT能力在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中获得收益,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这与联盟企业对联盟网络密度是否重视密切相关。联盟企业多关注IT能力的构建和联盟创新绩效,忽视了联盟成员关系的紧密和多寡对IT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具有的双重作用。为此,可以适当鼓励联盟成员通过构建IT沟通平台加强联系,改善关系,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高,使得技术创新绩效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另一方面还应适时打破联盟已有限制,支持联盟企业积极吸取联盟外部知识,防止因为网络密度过大出现的知识吸收能力下降的趋势,确保技术创新绩效始终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endprint

本文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IT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联盟创新绩效三者的作用机制,这不但为企业运用IT能力提升联盟创新绩效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还为企业构建IT能力以及加入技术创新型战略联盟的相关决策提供一些建议。但是由于系统边界的限定,本文仅从3个子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出发研究三者的关联,而对于三大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尚需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Ross,J.,F.,Beath,C.,M.,Goodhue,D.,L.Develop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Itassets[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6,38(1):31-33.

[2]迟嘉昱,孙翎.IT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0,(4):58-61.

[3]付睿臣,毕克新.企业信息能力到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10):1576-1583.

[4]高瞻.社会关系视角的组织学习、IT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实证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11.

[5]姚山季,金晔,等.IT能力、界面管理与顾客创新[J].管理学报,2013,(10):1528-1534.

[6]RAVICHANDRAN T,LERTWONGSATIEN C.Effec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 Bas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2(4):237-276.

[7]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8]Zahra,SA.,George,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9]宁东玲.知识吸收能力构成维度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133-136.

[10]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03,(6):307-310.

[11]Glaister K W,Buckley P J,Strategic motives for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m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6,33(3):301-332.

[12]Lunnan R,Haugland S A.Predicting and measuring alliance performance:A muhidimensional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545-556.

[13]李庆满,杨皎平,等.集群内部竞争、技术创新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J].管理学报,2013,(5):746-753.

[14]MICHAEL J,J UL I AN B.The sources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when firms introduce new management practic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9,62(12):1269-1280.

[15]谢洪明,赵华锋,等.网络关系嵌入与管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知识流入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2,(5):18-23.

[16]Alavi,M.,and Leidner,DE.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Issues,Challenges,and Benefit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IS,February,1999.

[17]KILDUFF M,TSAI W.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35.

[18]Coleman,JS..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MA,Belknap Pre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9]Oliver,C..“The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Activity”,in JCBaum and JEDutton(Eds.),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1996,13:163-186,Greenwich,Conn,JAI Press.

[20]DiMaggio,PJ.,Powell,WW..The Iron Cage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2):147-160.

[21]谢洪明,赵丽,等.网络密度、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57-63.

[22]任胜刚,吴娟,等.网络嵌入架构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4):75-80.

[23]RForreste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dustry[M].Scientific American,1989.

[24]LAURA BETTAZI,GI()VANNI PERII.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 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8):1-24.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endprint

猜你喜欢
系统动力学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