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英 封彬贤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备课需要遵循紧扣教材和延伸知识内涵相结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知识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备课中教案设计不合理、教师引导不到位、教与学环节設置不恰当的现实问题,从备课中的教学资源,教育对象,教学情境三个方面加强探索,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充分准备。
关键词:“思政课”;备课;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205-02
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这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来说,备课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只有在厘清教育内容、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在课堂中形象讲解,才有可能对大学生进行“引起兴趣,启发思考,掌握知识,树立意识,内化为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所以,“思政课”备课是一种受多种原则约束,针对性极强的复杂的劳动过程。
一、“思政课”备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紧扣教材和延伸知识内涵相结合原则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准备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和学生一起进行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课前准备工作。因此,“思政课”备课首先要紧扣思想政治理论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把握所讲授课程的理论内容,特别是其内在逻辑线索和整体结构。同时,教师备课时应该重视延伸“思政课”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1]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人们过多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弱化了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能动作用。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设计互动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和新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能够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教育学的过程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知识需求相结合原则
目前,“思政课”极易出现的两类极端,一是生怕偏离教学大纲而实施条框教学变成了生硬灌输,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个体渴求;二是担心教学不受学生欢迎,仅满足于迎合学生的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无视教学大纲的要求,偏离了“思政课”的社会要求和价值原则。因此,备课中就要寻求社会发展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契合点,使之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取向,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又要充分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培养他们的个性。
(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原则
实践教学一直是“思政课”的短板,课程设计中应多引导大学生进入社会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拓展课程内容的现实特性,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将课堂教学牢牢扎根于广阔、跃动的社会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促使大学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强盛打好“人力”资源基础。
二、思想政治课备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案设计不合理,灌输教育倾向明显
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难以逃脱灌输的模式[2]。教师在设计教学教案时大多以教材的意义要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简单地罗列知识框架,依照框架按部就班地一一讲述,讲完教学内容就认为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的教案拘泥于大纲结构,缺乏鲜活变化的社会实际,忽视了学生的内心知识需求,将学生的视野紧紧地局限在课本知识上。学生很难将这些晦涩深奥的理论知识和当今复杂多变的生活问题、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更难运用课堂知识于社会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难以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与学环节设置不恰当,缺乏课堂互动
很多教案的设计看上去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实质上都是“教”的设计和执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重视,每一步骤都把学生置于“教学”之外,他们成了被动的接受者,难以启发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失去了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其中产生“共鸣”,只是很少一部分。教案中如此处理教与学环节,可想而知,教学中师生间也难以发挥出“教学相长”该有的效果。
(三)教师引导不到位,难以出现实效
“思政课”新教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有些教师把“以学生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备课时尽量讨好学生的兴趣,尊重或顺应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活动,在教学中变成了过分让学生自主,学生课堂中展现肤浅表层的思想,教师也没能够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引起学生的反思和领悟,多种教学方法应有的目标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学生参与活动最终没有形成有效的结论。
以上问题不难看出,“思政课”备课,不是一次简单的活动,稍有不慎则会走向无效的盲区,它是一个灵活且讲原则、具体向抽象升华的及其复杂的劳动过程。
三、把握教学资源、教育对象和教学情境
(一)领会授课意旨,深挖教学资源
首先,要吃透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备课时最首要的是研读教学大纲,领会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定位本堂课的地位及作用;教材是教师备课的基本依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精读教材,吃透教材,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科学含义、意义及其内容,这是授课的基础。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确定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课时分配等。只有这样,才能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才有可能讲清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在真正的备课中,教师需把教材向教学转化进行二次创造和加工,把握授课内容的整体结构和逻辑线索,将书本章节内容转化成易于接受的教学材料。
其次,丰富材料,实现课程有理有据。一方面,备好丰富翔实的资料。如同建造一座大楼,框架搭建完毕后还要安装门窗及配套设施,楼房的功能才会正常运转起来。积累材料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有敏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持之以恒地多接触网络、报纸和电视,不断地搜集最新鲜的大量资料,以保证自己的教案资料是随时更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在充分积累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资料,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积累的大量资料进行梳理分类,进行消化吸收和创造性思考,使资料在阐释原理的过程中简练且有力地发挥其实证作用。
(二)关注教育对象,倾力因材施教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18-24岁的“90后”青年群体,心智成长尚未成熟,没有形成完善的稳定的个性和自我概念。由于他们出生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计划生育时期,这一代大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受家庭和社会的过多的呵护,物质上养尊处优;思想上,思维独立自信,个性张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理想信念受实用主义影响较大,又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善于网络信息,抉择性较差,有空虚表现[3]。同时,专业不同,大学生的特点也有所差异。课下“思政课”教师要多与他们面对面地聊天、电话或网络等方式交流,分享彼此的感悟、思考与认同,交流彼此的观念与情感,会让彼此敞开心扉、欣赏与接纳。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了解大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思维状态,群体的班风、学风,为备课的针对性提供了基本的参照。
高校“思政课”属于公共必修课,面对的教育对象量大面广,价值取向多元化,横向比较,有所属院系的区别,也有专业的不同;纵向来看,学生的理论素养、道德意识、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备课要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尽管不能实施个体施教,也要尽量做到针对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采取多层次的教案,这不仅符合教学规律,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4]。例如,对金融、营销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知名跨国公司成长发展的事例,来增强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教育、政法和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可选择一些著名的教育家、革命家、外交家的典型案例,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学习热情;对音乐或美术专业的学生,尽量穿插一些德才兼备的艺术家的事迹,促进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的同时,加以教育和感染。
(三)预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观念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和主要场所,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课堂情境由教师的知识、师生感情和教学氛围等构成。备教学情境的目的就是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科学的互动机制,让课堂充满着教师的睿智与热情,启发着学生的思索与探索。
首先,预设教学情境,调控教学氛围。季节、授课内容和学生的活动等因素都会对课堂氛围产生影响。仅从授课内容来讲,理论性强,课堂氛围易走向枯燥,预设教学情境,就要估量哪些内容学生可能不感兴趣,采取什么措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哪个教学环节可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改变偏激或偏见的态度;有学生“困惑”、“打盹”、“走神”时,如何简洁有效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等等。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采用发展的眼光,及时把握学生情况,活跃课堂气氛,以学定教,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
其次,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方案,要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其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紧扣教学内容,采取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增加课堂理论的感性支持,找准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迷惘的问题,层层推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切实巩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凤姿.上好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五个结合[J].求是,2010(10):55.
[2]郑爽.学案导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3(33):314-315.
[3]付宏波.浅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如何指导“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EB/OL].http://www.doc88.com/p-4179
020415367.html.
[4]曹顺霞,田杨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刍议——以备课环节为例[J].教育探索,201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