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中监狱管理创新的途径

2014-08-08 16:14袁田陈瑜贡太雷
学理论·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风险社会创新能力

袁田 陈瑜 贡太雷

摘 要:风险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不可避免的历史境遇。我国监狱的传统管理理念与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风险社会的管理要求。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是大势所趋。通过风险意识重塑,风险管理、评估科学化,以人为本、化解风险,关注风险交往等途径全面提升风险社会中监狱管理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风险社会;监狱管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8-0077-02

中国已经被拉入到世界风险社会进程之中,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其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感知风险、应对风险、化解风险。风险社会中监狱管理创新具有风险信息滞后性、潜在风险高危性和公共风险的同步性。驱动不足,创新乏力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探求风险社会中监狱管理创新的途径时不我待。

一、风险意识重塑

实现风险意识重塑是前提,从而形成反思性的风险监狱文化。反思监狱文化的形成对于风险社会监狱管理而言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首先,深刻认识风险。“风险”与“危机”分属两个不同的话语体系,“风险”是经济学话语,“危机”是管理学话语。由于“危机”的管理是一种强实践性的活动,因而强调“决策”;而对“风险”的分析强调“自反性”,因而反对决策。“更为重要的是,任何危机是由风险转化而来的,危机是风险的实践性后果,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既然二者存在因果关系,那么作为监狱管理者一定要意识到现代监狱风险在本质上是一种人化风险。危机重在缓和,而风险更强调预判。摸清规律,能够进行预判,要尽量规避风险,一旦发生危机能够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消减危机的影响。

其次,引导培养意识。营造风险意识形成的良好氛围,应将狱警与罪犯风险意识的培养相结合,避免出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脱节的情况,积极倡导形成反思性的风险监狱文化。普及风险与危机管理思想与基本應急知识,能够增强监狱整体的风险防范能力,既认识到潜在风险,又能够对危机积极应对,从容不迫。

再次,误入思想误区。一是避免风险“夸大论”,即片面夸大风险,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创新即为风险,为“躲避”风险而消极妥协;二是风险“虚无论”,因工作压力置各项监管制度规定于脑后,对风险视而不见。这两种思想观念都极其错误,也正是有了这两种错误观念,更容易导致危机发生。

最后,勇于面对风险。对于风险要有正确的态度,准确的认识,畅通视听,了解社会现实状况,不断提高对于风险的感知能力,甚至具有前瞻性地预测即将面临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评估科学化

监狱风险危机管理一体化,传统监狱管理制度应从三方面创新:

一是风险危机管理一体化,完善管理流程。通过风险管理与评估,对危机诱因进行监测、诊断、预控,并及时向狱警预警风险的形式和烈度。并制定狱警定期反馈信息制度,一线干警在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苗头动向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汇总,从而科学预控。

二是在监狱常设专门的危机风险管理机构。既可以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负责风险识别、分析、处理及监控,可依托常设部门加强与相关机关单位的联系、互通有无、了解相关信息,也可由其实施全过程的危机管理,包括事前预控、事中处置、事后恢复等,全面履行值守应急、信息处理和综合协调职责。

三是建立监管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监狱的安全稳定是监狱的“生命线”,也是实现监狱惩罚改造罪犯功能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监狱体制改革全面深入的推进,监狱安全防范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狱内改造秩序持续稳定。但是,面对“首要标准”、实现“五无”的高要求,监狱在执法和管理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时时刻刻都威胁着监狱的安全和稳定。建立监管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就是对监管场所的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为监狱管理者提供一个了解监狱运行安全情况的平台。

三、以人为本,化解风险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只有通过刑罚执行,才能将判决落到实处,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实现刑罚的根本目的。监狱最核心的要务就是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与此同时,监狱是社会的缩影,各种社会矛盾在监狱方寸之地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人为本,才能够化解各种风险,才能有助于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首先,重视出监技能培训。在过去的改革中,我们盲目追求效率而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平衡,贫富两极分化与社会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群体性冲突或者刑事案件,究其原因经常与社会结构失衡密切相关,参与冲突者或犯罪人员基本都处于社会底层。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首先要改善他们出监的物质生活水平,能够有一技之长,脱贫脱困,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其再犯罪的概率。如2011年,河南省第二监狱邀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商业银行、小额担保贷款中心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模拟社会实践训练”,在培训基地设立就业指导模拟社区,帮助80余名3个月内就会刑释的服刑人员,对落户安置、保险知识、就业应聘、工商税务、银行业务等问题,开展业务指导训练。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以出监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回归就业指导为主要职能的特色型监狱——湖南星城监狱,共开设钳工、焊工、汽修、烹饪、电脑等14种专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2.58万人,其中1.95万人获得培训证,1.87万人获得职业技术等级证,经星城监狱培训的刑释人员绝大多数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重新犯罪率仅1.6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要重视刑释人员心理调适。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因为差别极端化、属于明显社会不公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不仅会使处于劣势地位的刑释者陷入生活困境,而且还会引发他们的怨恨甚至仇恨心理,从而引发重新犯罪。为确保刑释人员回归无缝化衔接,金陵监狱帮助刑释人员调适心理。民警在罪犯刑释前开展“话别谈话”,先进行心理干预,在压力调整、克服困难、适应生活,尤其是抵御诱惑方面干预在前;对于刑释人员回归后可能遇到如就业、婚姻、贫困、歧视与社会交往方面等问题提前培训相关技巧与方法,消除罪犯重返社会的各种疑虑,并坚持跟踪回访,定期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化解风险,有效降低再犯罪率。

再次,充分发挥亲情在教育改造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重亲情、重伦理,利用亲情的纽带作用,说服教育罪犯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成效,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刑释人员的心理稳定。如湖南省监狱创新的罪犯“亲情套餐”工程,由“亲情同餐、亲情电话、亲情短信、亲情互勉、亲情音像、亲情网视、亲情同宿、亲情‘零距离帮教”等8个项目组成,让处于不同级别的罪犯,分别享受相应的“亲情套餐”待遇。收到良好成效,其中一些项目在我国许多监狱都有实践。

同时,要兼顾各项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化与感性化。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早已深深融入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对于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习俗或惯例要正确看待,用理性制度来改造感性传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极易诱发其他风险。只有把理性的监狱管理制度,同那些模糊性的感性传统联系起来,有效结合,才能令冰冷的条文制度变成现实、感性易为人接受的某些行为规则。特别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把那些具有浓厚现代化色彩的理性化制度同还沉浸在传统文明中的民族习俗、道德规范和宗教信念结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因此,化解监狱管理风险,必须以人为本。

四、关注风险交往

在风险交往中扮演主角的应该是监狱,媒体对民众的风险感知影响深远,那就意味着监狱作为风险交往主体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消极影响。

首先,对于媒体作用有清醒认识。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学界普遍认为,民众对于风险的感知往往取决于媒体传播信息的侧重点。尤其是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媒体信息传播更方便、快捷。媒体传播信息过程中,一些观点和倾向就很容易为民众所接受,从而忽视了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利是对于我们风险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信息基础,弊是我们容易迷失在倾向性的观点中,从而忽视了看待问题的全面性。

在监狱风险管理中,媒体传递信息对于监狱警察与罪犯的风险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监狱管理者与媒体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外界对事件的了解和对监狱形象的认识,因此与媒体的沟通与协调也是十分重要。首先,发挥媒体的风险教育作用。可使民警和罪犯不会与现实生活相脱节。虽然监狱环境相对封闭,但是一些普遍社会风险对于监狱管理的影响还是巨大的,或者说社会风险是具有同步性的;另外,作为刑释人员终将重返社会也应对社会风险有全面认识。其次,发挥媒体化解风险的作用。新闻媒体是监狱和大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抚平民众恐慌的“镇静剂”。近年来,监狱脱逃事件频发,经常造成周边民众的恐慌,及时通过媒体公开信息,能够很好地安抚民众情绪。从这个角度来讲,媒体是我们与民众交往的纽带。另一方面,监狱高墙隔绝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民众对于监狱或者刑释罪犯有畏惧情绪或者存在歧视,这都不利于刑释人员真正意义上的重返社会。通过媒体定期对监狱管理进行介绍以及对于罪犯改造工作进行宣传,树立监狱管理者的良好形象,可以在未来实现民众与我们一起携手同行,能够正确看待刑释人员,消除歧视,从而大大降低再犯罪率。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了解和认识中国风险社会,将其与监狱管理相结合,发挥“风险社会”理论在监狱管理研究与实践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感知、应对和化解风险,实现监狱作为社会“净化器”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肖瑛.风险社会与中国[J].探索与争鸣,2012(4).

[4]许敏.风险社会下的政府危机管理创新[J].人民论坛,2013(1).

猜你喜欢
风险社会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全球治理下的外层空问国际环境法治问题
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调查
风险社会理论范式下中国“环境冲突”问题及其协同治理论
论风险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中新闻媒体角度的塑造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