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服装大变身:“洋垃圾”登堂入室

2014-08-08 06:51宗和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1期
关键词:洋垃圾旧衣服走私

宗和

近年来,不法分子走私“洋垃圾”的行径可谓猖獗。从日韩、欧美等海外地区低价接手而来的废弃旧衣,打着“外贸原单”、“专柜正品”、“孤品服装”的名号,摇身一变,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流入市面,销往各地。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便宜,而且多为孤品,不容易“撞衫”,这些戴着假面具的“洋垃圾”甚至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然而,走私到国内再进行翻新销售的“旧洋货”,来源复杂,当中甚至还有童装。由于逃过海关的疫病检查,又没有经过专业的消毒处理,极有可能存在细菌、病毒等物质,对消费者,尤其是老幼妇孺的健康安全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廉价“洋垃圾”备受追捧

我国对进口“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在管理目录上分为禁止、限制和自动许可。其中,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如废矿渣、废催化剂、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等,是通常所说的“洋垃圾”。

近年来,打着外贸服装旗号的商品似乎特别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在广东省陆丰市石碣镇经营服装的陈先生表示:随着韩剧韩星等文化的流行,时下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款式新颖独特的“日韩风”,而欧美风因为本身型号比较大件,在广东本地卖得并不是很好。

2013年,为了冲击销量,陈先生于是也在网上开起网店,并总结出经验:“只要在网上打出‘日韩货源、‘仅此一件等字眼,销量一般都会很高。”

不过,陈先生似乎并不愿意提及“旧衣服”、“洋垃圾”、“走私”等字眼,最多只提到“库存翻新”。因为近年来,走私入境的旧服装,在未经过处理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被当做新衣服销往全国各地。“洋垃圾”成为国家海关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一经发现,则将被立即销毁查处。

陈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碣石地区经营服装生意多年,有自己的档口和仓库。“我们的产品多是日韩货,主要是秋冬类的服装,以毛衣、羽绒、皮衣等为主,当然了,还有巴宝莉、LV等大品牌”。

据陈先生介绍,自己的仓库非常大,各种衣服都分门别类摆放好。“但基本上所有款式跟码数都是只有一件的。”这是因为,这些服装是来自海外的二手货,因此,服装的型号、码数自然不可能齐全。

“货里面也分好坏,好一点的是库存货,每件是五、六块到几十块不等,如果是旧货就更便宜了,最低的是两三块,多的也就十二、三块。如果是羽绒,一件也就五十块钱左右。”

陈先生透露:“我的货一般是销往广州、深圳、汕头等地,这些服装在市面上都非常好卖,随便一件能卖几十块甚至两三百块钱。那些老板来批发,转手至少能赚好几倍!”

根据陈先生的介绍,其倒手翻新旧衣一年的销量就能达到几百万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仅在碣石当地,从事翻新二手服装生意的商户就有一万家,每年总销量至少在一亿件以上!

那这么多的旧衣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谈及货源的问题,陈先生表示:“淘汰的旧衣物在日韩地区经回收公司回收后,像垃圾一样低价卖出,凑够一货柜就启运。一年四季都有,一货柜一货柜地运过来。”

走私旧衣竟成“产业链”

依据我国《进口废旧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废旧服装、旧麻包属于我国明令禁止进境物品。但走私旧衣服早已形成了地下产业链,屡禁不止。据媒体报道:2013年4月,广州海关下属南海海关曾连查2批无合法来源的旧服装,共计230吨。海关以此为线索,发现了一条“越南-广西-广东”偷运走私旧服装的产业链。

经查,不法商贩通过广州市某进出口贸易公司向韩国订购旧衣服,然后通过越南某外贸公司运输到越南芒街,并由偷运团伙将旧衣服从中越边境非设关地闯关走私偷运进入广西境内,再组织大货车经陆路运输到广东南海等地,最后运输到广东碣石等地。

一位执法人员透露:走私旧服装的运输手段越来越隐蔽。海运查得很严格,不法分子就钻陆路运输的空子,用大货车运送,货物通常伪装成布料等,还带有完备的手续。

在打击“洋垃圾”走私的高压态势下,旧服装市场也化整为零、分散经营,并开辟新的走私路线,通过分段实施、专业操作,实施跨境跨关区“迂回”走私,以逃避海关打击。

由于通往碣石镇的主要路口设有关卡,专门查大货车偷运走私旧服装,不法分子就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分散运输,规避检查。

这些旧服装被运到碣石镇后,经过家庭式小作坊分拣、洗烫、包装后,相对整洁的旧衣服经不法商贩之手流入国内市场,直接卖给消费者,一些残破的衣服则被分拣出棉布卖给一些不法厂家,纽扣和拉链等辅料则卖给废品回收企业。据介绍,这些小加工作坊利润非常微薄,每个工人每月只能挣两三千元,大部分利润是被走私团伙及境外合伙人拿走的。而这种家庭式小作坊,执法人员多次现场搜查,也难以彻底查封,增加执法难度。

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外供货商并不赚取垃圾本身的钱,而是赚取当地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置补贴。对于国内走私商而言,出售“洋垃圾”,可以赚取高达数倍的利润。同时,分拣人力成本低,也是这些人赚取暴利的另一要素。

广州海关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洋垃圾”是明令禁止进口的,但是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钻空子的手段非常多。

“首先是绕过海关,通过不设海关关卡的海域上岸,偷偷运进来。其次,是通过伪报商品名称,还有就是通过夹藏偷运,将非法货品藏在其他货物里,而海关抽检货柜的验柜率一般是7%,不法分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鱼目混珠、铤而走险的。”

“外贸原单”:

不是“二手货”就是“山寨货”

据了解,辨识走私旧服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查看衣服的成色,旧服装的纽扣、拉链大多没有光泽、金属涂层脱落;商标、洗标卷曲,号码和规格字迹模糊、泛黄;袖口、领口、腋下的面料有磨损或起球;有些服装有难以消除的污渍。二是辨别服装的味道,旧服装大多存在异味。三是看款式,进口旧服装一般以单件出现,很少有相同的款式和型号。此外,旧服装无吊牌和合格证,少数旧服装衣兜内还会发现个人的姓名或其他属于个人物品的标记。

“外贸尾单”、“断码服装”清仓大甩卖,在街头,您经常可以看到这些让您心动的衣服,但这些服装很可能是黑心商贩从外国贩运过来的“垃圾货”。

傍晚时分,南京夫子庙附近不少商贩支起一个简易的衣架就开始卖起服装来,而且花样繁多,但基本上没有重复的款式,可以用清一色的“断码服装”来形容。

一位商贩高声对过往的行人吆喝,“清凉夏装,断码服装,25元一件!”商贩们低价出售的服装基本上都以女士服装为主,很少有标签,即使有标签的,大多以英文标签为主。

记者询问这些衣服都是从哪进来的。一位商贩告诉记者是从广州进过来。但对于为何这些衣物都是不同牌子,款式不一,该商贩回答就比较含糊。有的商贩解释说是批发过来的货。

购买这些疑似“洋垃圾”服装的消费者,不少都是外地游客,他们构成了夫子庙一带路边摊销售的主力,不少外地游客不经挑选,就付钱拿起衣服走人。

在一些外贸服装店里也发现一些“外贸尾单”和“断码服装”,不过店主对这些衣服的来历说法也是含糊不清。

网上很多服装店都喜欢以“外贸原单”为噱头,当中不乏耐克(Nike)等知名品牌,价格极为便宜,多为正品的一到三折,但这些货源的库存动辄却有成百上千件。

实际上,国外大品牌通常是提供面料、版型,再在国内寻找代工厂家生产的。如果产品质量合格,自然而然就成为专卖店里的正品正货。而“外贸原单”,是指生产厂家从计划报废物资中偷偷加工的成衣,它与“真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在原订单计划之内。

在汕头经营服装生意的王小姐解释说:以前,在市场上的确有不少外贸原单或者尾单流出,这是因为国外品牌提供的原材料较多,同时对代加厂商的加工流程把关不严。但是近年来,无论原单还是尾单,都非常少见了,因为外国品牌对产品的控制和把关越来越严,样板和原料几乎是精准提供的,加工、运输过程也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样一来,大量原单货,甚至有瑕疵的尾单货流入市场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

东莞市某鞋类代工厂的跟单员告诉记者,该厂为美国品牌卡文克莱(Calvin klein,简称:CK)代工制造鞋子,而产品代工有一定的耗损率,一批货,最多只有两三双是多出来的原单。而根据协议的规定,这类国际大品牌的原单货必须压两三年才能出售,绝不能随便流入市场。

因此,对于正规品牌来说,市面上热销的大批量、低折扣的所谓外贸原单、尾单,大多都是仿冒品。也可能是代工厂的高仿货,甚至可能是小工厂的山寨货。消费者须明眼辨识。

我们的旧衣服也“漂洋过海”

你今夏淘汰的牛仔裤,有可能明年穿在某个非洲人身上。在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链的运作下,大量旧衣服成为“出口商品”飘洋过海。

一件旧衣服辗转多个回收公司,被翻新处理,从北到南逛了一圈之后,最终的目的地是出口到国外,某旧衣服网创始人方晓东表示:“中国的旧衣服很大一部分出口到非洲。我们网站的每天访问量中,几乎有15%的访问来自非洲。”这个数据的采集主要根据访问者的IP地址。除此之外,记者在网站的国际订单中还发现了来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采购信息。

国外的旧衣购货渠道曾经是炙手可热的资源,以前基本垄断在广东贸易公司的手中,现在有所改变,开始现身在网络销售平台。“非洲的旧衣服收购商在网上‘踩点,他们会直接在网站上跟‘上游卖家联系买货。”方晓东说。

据了解,因为国内没有相关的标准,目前这个行业是按照国际市场上的惯例,出口的二手衣服分为A类、B类、C类。A类的衣服成色比较新,量少,最受欢迎,价格也比较高。B类成色一般,数量最大;而C类就不太好卖。从一个网上收购商的“经验贴”中,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品种衣服的价格也不一样,为了平衡总体的价格和出货量,这个环节的销售会采取搭配的方式。男装上衣、女装连衣裙、牛仔裤、童装,每批都搭配着卖。一吨出口二手衣服的价格,大约在5000-8000元,成色和配比不同,价格相差也比较大。”从天津回收公司给出的一公斤4毛钱(一吨400元)的收购价,到走出国门,一件旧衣服的身价翻了10多倍。

然而,这项生意虽然红火,在中国却完全属于灰色状态,没有说允许,也没有说不允许。被称为“洋垃圾”的进口旧衣服在中国禁止销售,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对二手服装出口交易进行规范。在出口程序中,这项生意也遭遇尴尬,海关报关没有旧衣服这一项目,只能以纺织品类或废旧类报关。

“洋垃圾”上身危害多

在网上搜索“翻新衣”,翻新再售二手服装的供应商信息并不少见。翻新的二手童装,款式时尚,颜色鲜艳,但每件售价甚至不到十元钱。

经营服装的陈先生透露,这些穿过的旧衣服一般都不经过消毒处理。“这些都是成捆打包进来的,数量太大,如果还要消毒杀菌那就太麻烦了,根本没必要。但如果客人有需要,我们也有专门的加工工人,去毛球、烫直这两项简单的处理,每件每项各加5毛钱,加工完衣服看起来就很新了。另外如果客人不是按批拿走,需要自己挑选货品的,每件要加两到三块钱。”

专家指出:这些从国外走私入境,有可能携带大量病菌的“垃圾衣”,被当做新衣服销往全国各地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这些被使用过的服装上面,含有各种各样的人体代谢物,尤其是大肠杆菌、汗渍、血迹、粪便、呕吐物、分泌物等。

按照陈先生的介绍,这些旧衣物是经回收站、废品处回收的,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废品”,卫生条件自然恶劣。此外,这些旧衣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还很容易沾染鸟类的粪便等物质,而且因为是走私入境的,躲避了海关的疫病检查,还有可能存在不明确的病毒以及疫情,安全隐患不可想象。

东莞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潘日辉表示:因为来源复杂,“洋垃圾”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原主人患有疾病,则很有可能将病菌进行传染,对于老人和小孩等这些抵抗力较弱的人,则更加危险。

合理利用

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我们在不断的购买新衣服,那些旧衣服怎么处理的呢?送给亲戚朋友、扔进垃圾桶还是低价卖给收废品的呢?这些旧衣服最后去了哪里?哪里才是它们的好归宿?

有关人士提出:如果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对旧衣服交易有严格规范的标准出台,所有旧衣服有合法、规范的组织机构回收、清洗、消毒处理,再准予上市,操作上类似于英国的“义卖商店”、“二手服装商店”,同时倡导改变对旧衣服的固有观念,将大大减少社会上处理旧衣服的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实际上,还完全可以鼓励人们对自身的旧衣服“改造”后成为回到自己身上的“新衣服”,既节俭、环保,也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时尚”。这也可能带来从事“旧衣服改造”的新型裁缝职业出现。

近日,英国伦敦又上演了一场旧衣服时尚秀,所有“秀”的衣服都由旧衣服“剪裁”、“缝缝补补”而成。而在英国,也有人发起了“戒买”行动,倡导购买新衣服上瘾的人们停止购买任何衣物一年。认真打理现有的衣物,做到“衣尽其用”。行动在实施一年中,绝大多数人不但省掉了一笔不菲的花费,而且也一样能从已有的服装中找到美感和自信。

(编辑:唐羽)

在汕头经营服装生意的王小姐解释说:以前,在市场上的确有不少外贸原单或者尾单流出,这是因为国外品牌提供的原材料较多,同时对代加厂商的加工流程把关不严。但是近年来,无论原单还是尾单,都非常少见了,因为外国品牌对产品的控制和把关越来越严,样板和原料几乎是精准提供的,加工、运输过程也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样一来,大量原单货,甚至有瑕疵的尾单货流入市场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

东莞市某鞋类代工厂的跟单员告诉记者,该厂为美国品牌卡文克莱(Calvin klein,简称:CK)代工制造鞋子,而产品代工有一定的耗损率,一批货,最多只有两三双是多出来的原单。而根据协议的规定,这类国际大品牌的原单货必须压两三年才能出售,绝不能随便流入市场。

因此,对于正规品牌来说,市面上热销的大批量、低折扣的所谓外贸原单、尾单,大多都是仿冒品。也可能是代工厂的高仿货,甚至可能是小工厂的山寨货。消费者须明眼辨识。

我们的旧衣服也“漂洋过海”

你今夏淘汰的牛仔裤,有可能明年穿在某个非洲人身上。在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链的运作下,大量旧衣服成为“出口商品”飘洋过海。

一件旧衣服辗转多个回收公司,被翻新处理,从北到南逛了一圈之后,最终的目的地是出口到国外,某旧衣服网创始人方晓东表示:“中国的旧衣服很大一部分出口到非洲。我们网站的每天访问量中,几乎有15%的访问来自非洲。”这个数据的采集主要根据访问者的IP地址。除此之外,记者在网站的国际订单中还发现了来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采购信息。

国外的旧衣购货渠道曾经是炙手可热的资源,以前基本垄断在广东贸易公司的手中,现在有所改变,开始现身在网络销售平台。“非洲的旧衣服收购商在网上‘踩点,他们会直接在网站上跟‘上游卖家联系买货。”方晓东说。

据了解,因为国内没有相关的标准,目前这个行业是按照国际市场上的惯例,出口的二手衣服分为A类、B类、C类。A类的衣服成色比较新,量少,最受欢迎,价格也比较高。B类成色一般,数量最大;而C类就不太好卖。从一个网上收购商的“经验贴”中,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品种衣服的价格也不一样,为了平衡总体的价格和出货量,这个环节的销售会采取搭配的方式。男装上衣、女装连衣裙、牛仔裤、童装,每批都搭配着卖。一吨出口二手衣服的价格,大约在5000-8000元,成色和配比不同,价格相差也比较大。”从天津回收公司给出的一公斤4毛钱(一吨400元)的收购价,到走出国门,一件旧衣服的身价翻了10多倍。

然而,这项生意虽然红火,在中国却完全属于灰色状态,没有说允许,也没有说不允许。被称为“洋垃圾”的进口旧衣服在中国禁止销售,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对二手服装出口交易进行规范。在出口程序中,这项生意也遭遇尴尬,海关报关没有旧衣服这一项目,只能以纺织品类或废旧类报关。

“洋垃圾”上身危害多

在网上搜索“翻新衣”,翻新再售二手服装的供应商信息并不少见。翻新的二手童装,款式时尚,颜色鲜艳,但每件售价甚至不到十元钱。

经营服装的陈先生透露,这些穿过的旧衣服一般都不经过消毒处理。“这些都是成捆打包进来的,数量太大,如果还要消毒杀菌那就太麻烦了,根本没必要。但如果客人有需要,我们也有专门的加工工人,去毛球、烫直这两项简单的处理,每件每项各加5毛钱,加工完衣服看起来就很新了。另外如果客人不是按批拿走,需要自己挑选货品的,每件要加两到三块钱。”

专家指出:这些从国外走私入境,有可能携带大量病菌的“垃圾衣”,被当做新衣服销往全国各地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这些被使用过的服装上面,含有各种各样的人体代谢物,尤其是大肠杆菌、汗渍、血迹、粪便、呕吐物、分泌物等。

按照陈先生的介绍,这些旧衣物是经回收站、废品处回收的,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废品”,卫生条件自然恶劣。此外,这些旧衣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还很容易沾染鸟类的粪便等物质,而且因为是走私入境的,躲避了海关的疫病检查,还有可能存在不明确的病毒以及疫情,安全隐患不可想象。

东莞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潘日辉表示:因为来源复杂,“洋垃圾”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原主人患有疾病,则很有可能将病菌进行传染,对于老人和小孩等这些抵抗力较弱的人,则更加危险。

合理利用

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我们在不断的购买新衣服,那些旧衣服怎么处理的呢?送给亲戚朋友、扔进垃圾桶还是低价卖给收废品的呢?这些旧衣服最后去了哪里?哪里才是它们的好归宿?

有关人士提出:如果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对旧衣服交易有严格规范的标准出台,所有旧衣服有合法、规范的组织机构回收、清洗、消毒处理,再准予上市,操作上类似于英国的“义卖商店”、“二手服装商店”,同时倡导改变对旧衣服的固有观念,将大大减少社会上处理旧衣服的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实际上,还完全可以鼓励人们对自身的旧衣服“改造”后成为回到自己身上的“新衣服”,既节俭、环保,也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时尚”。这也可能带来从事“旧衣服改造”的新型裁缝职业出现。

近日,英国伦敦又上演了一场旧衣服时尚秀,所有“秀”的衣服都由旧衣服“剪裁”、“缝缝补补”而成。而在英国,也有人发起了“戒买”行动,倡导购买新衣服上瘾的人们停止购买任何衣物一年。认真打理现有的衣物,做到“衣尽其用”。行动在实施一年中,绝大多数人不但省掉了一笔不菲的花费,而且也一样能从已有的服装中找到美感和自信。

(编辑:唐羽)

在汕头经营服装生意的王小姐解释说:以前,在市场上的确有不少外贸原单或者尾单流出,这是因为国外品牌提供的原材料较多,同时对代加厂商的加工流程把关不严。但是近年来,无论原单还是尾单,都非常少见了,因为外国品牌对产品的控制和把关越来越严,样板和原料几乎是精准提供的,加工、运输过程也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样一来,大量原单货,甚至有瑕疵的尾单货流入市场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

东莞市某鞋类代工厂的跟单员告诉记者,该厂为美国品牌卡文克莱(Calvin klein,简称:CK)代工制造鞋子,而产品代工有一定的耗损率,一批货,最多只有两三双是多出来的原单。而根据协议的规定,这类国际大品牌的原单货必须压两三年才能出售,绝不能随便流入市场。

因此,对于正规品牌来说,市面上热销的大批量、低折扣的所谓外贸原单、尾单,大多都是仿冒品。也可能是代工厂的高仿货,甚至可能是小工厂的山寨货。消费者须明眼辨识。

我们的旧衣服也“漂洋过海”

你今夏淘汰的牛仔裤,有可能明年穿在某个非洲人身上。在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链的运作下,大量旧衣服成为“出口商品”飘洋过海。

一件旧衣服辗转多个回收公司,被翻新处理,从北到南逛了一圈之后,最终的目的地是出口到国外,某旧衣服网创始人方晓东表示:“中国的旧衣服很大一部分出口到非洲。我们网站的每天访问量中,几乎有15%的访问来自非洲。”这个数据的采集主要根据访问者的IP地址。除此之外,记者在网站的国际订单中还发现了来巴基斯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采购信息。

国外的旧衣购货渠道曾经是炙手可热的资源,以前基本垄断在广东贸易公司的手中,现在有所改变,开始现身在网络销售平台。“非洲的旧衣服收购商在网上‘踩点,他们会直接在网站上跟‘上游卖家联系买货。”方晓东说。

据了解,因为国内没有相关的标准,目前这个行业是按照国际市场上的惯例,出口的二手衣服分为A类、B类、C类。A类的衣服成色比较新,量少,最受欢迎,价格也比较高。B类成色一般,数量最大;而C类就不太好卖。从一个网上收购商的“经验贴”中,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市场上,“不同品种衣服的价格也不一样,为了平衡总体的价格和出货量,这个环节的销售会采取搭配的方式。男装上衣、女装连衣裙、牛仔裤、童装,每批都搭配着卖。一吨出口二手衣服的价格,大约在5000-8000元,成色和配比不同,价格相差也比较大。”从天津回收公司给出的一公斤4毛钱(一吨400元)的收购价,到走出国门,一件旧衣服的身价翻了10多倍。

然而,这项生意虽然红火,在中国却完全属于灰色状态,没有说允许,也没有说不允许。被称为“洋垃圾”的进口旧衣服在中国禁止销售,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对二手服装出口交易进行规范。在出口程序中,这项生意也遭遇尴尬,海关报关没有旧衣服这一项目,只能以纺织品类或废旧类报关。

“洋垃圾”上身危害多

在网上搜索“翻新衣”,翻新再售二手服装的供应商信息并不少见。翻新的二手童装,款式时尚,颜色鲜艳,但每件售价甚至不到十元钱。

经营服装的陈先生透露,这些穿过的旧衣服一般都不经过消毒处理。“这些都是成捆打包进来的,数量太大,如果还要消毒杀菌那就太麻烦了,根本没必要。但如果客人有需要,我们也有专门的加工工人,去毛球、烫直这两项简单的处理,每件每项各加5毛钱,加工完衣服看起来就很新了。另外如果客人不是按批拿走,需要自己挑选货品的,每件要加两到三块钱。”

专家指出:这些从国外走私入境,有可能携带大量病菌的“垃圾衣”,被当做新衣服销往全国各地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这些被使用过的服装上面,含有各种各样的人体代谢物,尤其是大肠杆菌、汗渍、血迹、粪便、呕吐物、分泌物等。

按照陈先生的介绍,这些旧衣物是经回收站、废品处回收的,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废品”,卫生条件自然恶劣。此外,这些旧衣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关的保障措施,还很容易沾染鸟类的粪便等物质,而且因为是走私入境的,躲避了海关的疫病检查,还有可能存在不明确的病毒以及疫情,安全隐患不可想象。

东莞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潘日辉表示:因为来源复杂,“洋垃圾”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原主人患有疾病,则很有可能将病菌进行传染,对于老人和小孩等这些抵抗力较弱的人,则更加危险。

合理利用

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我们在不断的购买新衣服,那些旧衣服怎么处理的呢?送给亲戚朋友、扔进垃圾桶还是低价卖给收废品的呢?这些旧衣服最后去了哪里?哪里才是它们的好归宿?

有关人士提出:如果在政府有关部门主导下,对旧衣服交易有严格规范的标准出台,所有旧衣服有合法、规范的组织机构回收、清洗、消毒处理,再准予上市,操作上类似于英国的“义卖商店”、“二手服装商店”,同时倡导改变对旧衣服的固有观念,将大大减少社会上处理旧衣服的成本,减轻环境压力。实际上,还完全可以鼓励人们对自身的旧衣服“改造”后成为回到自己身上的“新衣服”,既节俭、环保,也可以打造独一无二的“时尚”。这也可能带来从事“旧衣服改造”的新型裁缝职业出现。

近日,英国伦敦又上演了一场旧衣服时尚秀,所有“秀”的衣服都由旧衣服“剪裁”、“缝缝补补”而成。而在英国,也有人发起了“戒买”行动,倡导购买新衣服上瘾的人们停止购买任何衣物一年。认真打理现有的衣物,做到“衣尽其用”。行动在实施一年中,绝大多数人不但省掉了一笔不菲的花费,而且也一样能从已有的服装中找到美感和自信。

(编辑:唐羽)

猜你喜欢
洋垃圾旧衣服走私
神奇裁缝最省布
“狙杀”洋垃圾
中国“洋垃圾禁令”让欧美紧张
光线越来越明亮
当一件旧衣服有了梦想
智辨走私贩
洋垃圾在中国
寻找石像
旧衣回收
走私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