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
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所以我提出的口号是“教育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
“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种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情感,也就是“美育”。现在在学校里,已经不怎么讲美育了,尽管学生会被迫去上很多类似于钢琴、舞蹈、美术等特长班,实际上这些特长班是将美育的范畴狭窄理解了,甚至是完全违背了美育的初衷。审美教育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培养一颗丰富的心灵和感受人生之美、大自然之美的能力。内心的感受,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怎样丰富内心生活,从我个人来讲,我特别受益的是阅读和写作。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我读的书就不只限于哲学,当时我也读了很多的文学书,只要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名著,我基本都看了。通过经典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丰富,生活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现在出版业十分发达,每年会出版大量的书,我认为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畅销书。现在比较可悲的是很多人读书是跟着媒体走,跟着排行榜走——不能说全部畅销书都是不好的,但和经过历史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来比,它们的含金量要低得多。读书是自己的精神生活,应该自己去选择,不应该随大流,我主张读经典著作时,要读原著,少读二手的、三手的书,所谓的“解读”“感悟”“心得”和原著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基本上把时间都花在教科书上,花在教辅上,离原著越来越远。很多人都会觉得,阅读人文经典著作是学者的事情,而写作是作家的事。其实原本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非职业的,它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我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一个人的全部财富,其实就是生活,通过写日记,我发现它们都是我的财富,哪怕是苦恼、痛苦和困难,通过写作也都会变成我的财富。比如我讨厌一个人,心里很愤怒,通过写作,我把他变成了一个标本,我通过他去认识人性、认识社会,我所讨厌的人也成了我的精神财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写作,使你成为你的经历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认识和心态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第三个方面就是道德。道德的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行为的规范和意识形态的教育,道德的根本是什么?是同情心。同情心是道德的开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但是,你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你不能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简单来说,你完全可以利己,但是不能损人,对于损人的行为要制止,这就是正义。
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道德就是仁慈,你不但不能损人,还要能助人,别人有痛苦的时候,你要去帮助别人,去解除别人的痛苦。善良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没有同情心,我们可以说他不是人。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普遍不善良,或者说不敢善良,那我觉得这个社会不是人待的地方,不适合人居住。
在道德方面,除了同情心,人的尊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有做人尊严的人,就是一个灵魂高贵的人,现在的“高贵”,往往是用物质来衡量,成为地产商卖房子时最为频繁使用的词汇。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有灵魂的,人生中更重要的生活是灵魂的生活,而不是肉体的生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人生的使命就是要照料好你的灵魂,让你的灵魂处在一种宁静的崇高的状态。”其实,所谓信仰也就是要重视灵魂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人真正高贵的地方是人是有灵魂的,人在精神上应该是高贵的,应该做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
从精神素质的几个方面联系到教育上,人的智力品质、情感品质、道德品质其实是人所共有的,教育就是要给它们一个合适的环境,这些禀赋都会自然地生长。我们不应给教育树立很多目标,只要顺势生长就好了,生长得好,你就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我非常赞同罗素的一句话,他说由本性优良的男女来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如果我们教育的基础打得好,健康成长的一代会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个社会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但是现在的情况恐怕很可怕,刚好相反,以现行的教育制度,将来的社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会比现在更差,还是更好,都是很成问题的。(来源:《讲刊》,2013年第11期,有删节)
endprint
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所以我提出的口号是“教育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
“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种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情感,也就是“美育”。现在在学校里,已经不怎么讲美育了,尽管学生会被迫去上很多类似于钢琴、舞蹈、美术等特长班,实际上这些特长班是将美育的范畴狭窄理解了,甚至是完全违背了美育的初衷。审美教育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培养一颗丰富的心灵和感受人生之美、大自然之美的能力。内心的感受,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怎样丰富内心生活,从我个人来讲,我特别受益的是阅读和写作。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我读的书就不只限于哲学,当时我也读了很多的文学书,只要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名著,我基本都看了。通过经典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丰富,生活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现在出版业十分发达,每年会出版大量的书,我认为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畅销书。现在比较可悲的是很多人读书是跟着媒体走,跟着排行榜走——不能说全部畅销书都是不好的,但和经过历史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来比,它们的含金量要低得多。读书是自己的精神生活,应该自己去选择,不应该随大流,我主张读经典著作时,要读原著,少读二手的、三手的书,所谓的“解读”“感悟”“心得”和原著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基本上把时间都花在教科书上,花在教辅上,离原著越来越远。很多人都会觉得,阅读人文经典著作是学者的事情,而写作是作家的事。其实原本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非职业的,它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我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一个人的全部财富,其实就是生活,通过写日记,我发现它们都是我的财富,哪怕是苦恼、痛苦和困难,通过写作也都会变成我的财富。比如我讨厌一个人,心里很愤怒,通过写作,我把他变成了一个标本,我通过他去认识人性、认识社会,我所讨厌的人也成了我的精神财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写作,使你成为你的经历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认识和心态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第三个方面就是道德。道德的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行为的规范和意识形态的教育,道德的根本是什么?是同情心。同情心是道德的开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但是,你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你不能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简单来说,你完全可以利己,但是不能损人,对于损人的行为要制止,这就是正义。
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道德就是仁慈,你不但不能损人,还要能助人,别人有痛苦的时候,你要去帮助别人,去解除别人的痛苦。善良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没有同情心,我们可以说他不是人。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普遍不善良,或者说不敢善良,那我觉得这个社会不是人待的地方,不适合人居住。
在道德方面,除了同情心,人的尊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有做人尊严的人,就是一个灵魂高贵的人,现在的“高贵”,往往是用物质来衡量,成为地产商卖房子时最为频繁使用的词汇。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有灵魂的,人生中更重要的生活是灵魂的生活,而不是肉体的生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人生的使命就是要照料好你的灵魂,让你的灵魂处在一种宁静的崇高的状态。”其实,所谓信仰也就是要重视灵魂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人真正高贵的地方是人是有灵魂的,人在精神上应该是高贵的,应该做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
从精神素质的几个方面联系到教育上,人的智力品质、情感品质、道德品质其实是人所共有的,教育就是要给它们一个合适的环境,这些禀赋都会自然地生长。我们不应给教育树立很多目标,只要顺势生长就好了,生长得好,你就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我非常赞同罗素的一句话,他说由本性优良的男女来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如果我们教育的基础打得好,健康成长的一代会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个社会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但是现在的情况恐怕很可怕,刚好相反,以现行的教育制度,将来的社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会比现在更差,还是更好,都是很成问题的。(来源:《讲刊》,2013年第11期,有删节)
endprint
教育的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是一些常识。但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问题,恰恰是严重地违背常识,所以我提出的口号是“教育回归人性,回到常识”。
人有生物性和精神性两个层面,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针对人的精神禀赋,让它们发展得更好。“人的精神禀赋”又分为三个方面,简单来说,就是德育、智育和美育,只有这三种能力都发展得非常好了,才会是一个优秀的人。
智力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肯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点知识,为
“应试”做准备,智育的真正目标是让一个人过上活泼的、自由的智力生活,要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好奇心是“神圣的”,是科学追求、哲学思考的原动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说过,哲学开始于好奇心。哲学是对世界的惊奇和疑惑,看到满天的星星和神秘的宇宙,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时候,第一个哲学问题就产生了。
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对人生感到困惑时,开始琢磨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哲学思考了。好奇心是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神圣的好奇心,是一颗脆弱的嫩苗,很容易被扼杀。好奇心之所以容易被扼杀,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习惯”,见多不怪了,自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是对这个世界麻木了;另外一个大敌人,就是“功利心”,想一个问题,先要问“有没有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是这种态度,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提出问题,家长就会考虑这个对他的学习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让他去想了。
从这个问题再具体谈到学校教育上,智育教育成功不成功,最重要的是“兴趣”,学生有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智力活动本身是有价值的,智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用这个标准来看,现在的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现在的小孩完全没有时间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等你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剩下来的东西才是教育。”对智力教育有两个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爱不爱学习和会不会学习,我们在智力教育上是不成功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情感,也就是“美育”。现在在学校里,已经不怎么讲美育了,尽管学生会被迫去上很多类似于钢琴、舞蹈、美术等特长班,实际上这些特长班是将美育的范畴狭窄理解了,甚至是完全违背了美育的初衷。审美教育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培养一颗丰富的心灵和感受人生之美、大自然之美的能力。内心的感受,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怎样丰富内心生活,从我个人来讲,我特别受益的是阅读和写作。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我读的书就不只限于哲学,当时我也读了很多的文学书,只要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名著,我基本都看了。通过经典阅读,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越来越丰富,生活也会随之丰富起来。
现在出版业十分发达,每年会出版大量的书,我认为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畅销书。现在比较可悲的是很多人读书是跟着媒体走,跟着排行榜走——不能说全部畅销书都是不好的,但和经过历史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来比,它们的含金量要低得多。读书是自己的精神生活,应该自己去选择,不应该随大流,我主张读经典著作时,要读原著,少读二手的、三手的书,所谓的“解读”“感悟”“心得”和原著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基本上把时间都花在教科书上,花在教辅上,离原著越来越远。很多人都会觉得,阅读人文经典著作是学者的事情,而写作是作家的事。其实原本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非职业的,它属于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我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一个人的全部财富,其实就是生活,通过写日记,我发现它们都是我的财富,哪怕是苦恼、痛苦和困难,通过写作也都会变成我的财富。比如我讨厌一个人,心里很愤怒,通过写作,我把他变成了一个标本,我通过他去认识人性、认识社会,我所讨厌的人也成了我的精神财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写作,使你成为你的经历的主人,而非奴隶,这种认识和心态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第三个方面就是道德。道德的教育,不应该仅限于行为的规范和意识形态的教育,道德的根本是什么?是同情心。同情心是道德的开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但是,你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但你不能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简单来说,你完全可以利己,但是不能损人,对于损人的行为要制止,这就是正义。
建立在同情心基础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道德就是仁慈,你不但不能损人,还要能助人,别人有痛苦的时候,你要去帮助别人,去解除别人的痛苦。善良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没有同情心,我们可以说他不是人。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普遍不善良,或者说不敢善良,那我觉得这个社会不是人待的地方,不适合人居住。
在道德方面,除了同情心,人的尊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有做人尊严的人,就是一个灵魂高贵的人,现在的“高贵”,往往是用物质来衡量,成为地产商卖房子时最为频繁使用的词汇。人身上是有神性的,有灵魂的,人生中更重要的生活是灵魂的生活,而不是肉体的生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人生的使命就是要照料好你的灵魂,让你的灵魂处在一种宁静的崇高的状态。”其实,所谓信仰也就是要重视灵魂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人真正高贵的地方是人是有灵魂的,人在精神上应该是高贵的,应该做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贵族。
从精神素质的几个方面联系到教育上,人的智力品质、情感品质、道德品质其实是人所共有的,教育就是要给它们一个合适的环境,这些禀赋都会自然地生长。我们不应给教育树立很多目标,只要顺势生长就好了,生长得好,你就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我非常赞同罗素的一句话,他说由本性优良的男女来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如果我们教育的基础打得好,健康成长的一代会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个社会自然而然会变得更好,但是现在的情况恐怕很可怕,刚好相反,以现行的教育制度,将来的社会到底往哪个方向发展,会比现在更差,还是更好,都是很成问题的。(来源:《讲刊》,2013年第11期,有删节)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