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勇城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为紧跟形势发展和与国际接轨,各级教育部门也很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接触电脑早,导致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很少,或者对电脑并没有什么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现象,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及研究者”。新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诱导学生发挥其最大潜能。教师在课堂上,不要把知识“灌”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探索新知的热情,循循而诱之,让他们欲罢而不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自然就需要不断探索,下一番苦功夫。如我在平时讲软件的操作时,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关键的地方讲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文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时,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两个不同的应用软件中却有着相同的针对格式设置的工具,并且举例说明。从而使学生对知识加深印象和理解,对已学的知识在比较运用中归纳总结出新的体会,提高操作时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增添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教师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适当增添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这对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信息技术课中本来没有计算机硬件这一章节内容,考虑到现在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大部分学生都有接触电脑,但了解计算机“内脏”功能的很少,于是,我就找来了废旧的CPU、主机板、内存条、鼠标、键盘、软盘、光驱等等,加上电脑室里的打印机、显示器,件件呈现在他们眼前,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部分讲解,让学生观察,还可以用手摸一摸这些“零件”和“设备”,帮助他们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然后,再要求他们讲出每个零件和设备的名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学会组装计算机,并对硬件系统中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及时作出判断,让他们知道各个硬件设备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作用,具备初步解决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
〓〓三、精心组织学生上机操作
〓〓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可操作性强,通过上机操作学生可以手脑并用,从理念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易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但是上机操作如果组织不好,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作业是易被教师所忽略的,有时上机操作时老师没有明确操作任务,又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所以学生上机操作课纪律差,很多学生产生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感觉,觉得一节课下来,什么也没学到。因此,我在机房上机操作前,首先利用双向教学系统或在机房通过屏幕广播把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强调一遍,并在上机操作以前及上机完毕后让学生完成上机实验报告,包括:A. 上机目的:学生通过这次上机操作想要学会哪些东西及达到什么要求;B. 上机内容:根据所讲内容及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C. 上机步骤:上机操作的简要步骤及提纲;D. 疑难问题及遗留问题:学生在本次上机操作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中A、B、C在上机操作以前必须填好,D在上机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我在上课时加强巡视,认真查阅学生作业,然后将有个性的作业挑选出来,供全班欣赏与点评。经过训练,让学生上机目的明确,任务具体,出错率较少,在评价中收获,充分发挥了上机操作的优势。
〓〓四、引导学生正确辨别信息
〓〓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信息“垃圾”;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评价信息的价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评价能力。为此,我经常要求学生在网上查寻资料的同时,不要因为贪玩和好奇进入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帮助学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识别网上这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我还用电话和一些学生家长联系,让他们配合做好工作,如注意别让孩子进入黄色、暴力网站,教育孩子不要通过QQ盲目与人交朋友等。信息伦理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从日常小事抓起,让学生认识到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或利用计算机进行非法活动是一种不道德和不符合社会伦理的行为。
责任编辑〓黄日暖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