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中地方政府信息共享研究

2014-08-07 23:14许月美韦丽张安宁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3期
关键词:协同政府信息

许月美 韦丽 张安宁

作者简介:许月美(1990-),女,广西百色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政务;韦丽(1989-),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张安宁(1988-),男,陕西商洛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人力资源部,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政府信息共享是产生政务协同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探讨协同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的信息共享价值,并尝试构建地方政府信息共享的模式与平台,并提出该平台应具备的功能,以达到政府信息共享最大化的目的。

关键词:协同治理;地方政府;信息共享模型;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3017003

政府信息共享作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点环节,信息共享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政府信息共享中,由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的影响,上下层之间、横向同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共享未能达到协同共享的目的,信息资源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用。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受到多数学者们的青睐,其作为运用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指导工具,对协同政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郑巧、肖文涛学者指出协同治理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是实现服务型政府协同治理的现实选择,并高度概括出协同治理是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吴春梅、庄永琪学者提出协同理论与治理理论具有深度耦合,网络、协作、整合是协同治理的三个关键变量,作为共享的制度和信息技术是协同治理影响因素之一。蔡淑琴、梁静学者把协同分为管理协同、技术协同与人机协同,指出信息共享是协同实现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多数学者提出协同治理、信息共享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但是从学界来看,很少有学者关注协同治理与政府信息共享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提出协同治理与政府信息共享具有关联性,并分析了政府信息共享的价值。并尝试构建协同治理地方政府不同层级间的信息共享的模式,本文称为“大循环”模式;政府内部之间信息共享的模式,本文称为“小循环”模式,并根据这两个模式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1协同治理中信息共享的价值分析

1.1协同治理的内涵

协同从本意上理解,指多个主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协同治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西方国家逐渐流行,其主要研究在复杂系统中,组织中的人员怎样协调办公,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即参与人如何共同协同、合作完成组织系统中赋予的使命,该理论广泛运用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中。从协同治理主体来看,可以分为政府与政府的协同治理、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治理、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协同治理、第三部门与企业的协同治理及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的协同治理。本文中的协同治理,针对的是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治理。在我国地方政府治理中,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志愿失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充分表明了政府不是万能的,必须改变传统单一主体治理模式,采取多元主体进行治理,以适应当代政府治理的需要。

协同治理运用到地方政府信息共享中,它强调的是各政府之间的自愿平等与协作,通过政府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信息资源整合、信息高度共享,使各政府部门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达到一个高度协调、治理效能最大化、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

1.2协同治理中信息共享的价值分析

信息共享价值是指政府通过共享信息后产生的社会价值。这个价值宏观上表现在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微观上表现在为企业提高利润、节约成本,为第三方部门提供政策依据、信息服务等。总之,在进行政府信息资源的交流、交换、共享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信息共享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在协同治理的理念下,信息共享的价值更显得突出。

(1)信息共享是达到信息资源均衡分配的保障。在现代政府治理中,政府组织的结构设置主要以层级制为主,政府为了自身部门的利益,往往容易对本部门的信息进行封锁、垄断,造成信息资源的分配不均,而随着协同治理理论的提出,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不再是各自为政,而需要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协同共治,在共治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信息的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均衡分配信息资源。

(2)信息共享是多部门之间进行信息整合的需要。政府不仅仅是信息的提供者,同样也是信息的需求者。那么在面对各级政府或者政府内部不同部门提供的海量信息中,如何提炼整合出有益的信息,淘汰掉无用的信息,对于政府之间的协同非常重要。而信息共享正好解决这样一个难题。通过信息共享可以促进不同政府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一个过程正好对信息进行了整合。

(3)信息共享是监督政府的需要。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是公众了解政府运行动态的一个窗口,只有对政府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共享,才能将政府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也是政府之间进行相互监督的一个渠道,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不同政府、政府内部不同部门协同管理中互相监督的目的。

(4)信息共享是适应政府变革的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间的协同性就要求政府信息能够进一步透明化、公开化,要求政府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也只有将政府的信息共享才能进一步促进政府改革的协同性。所以,政府的变革离不开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适应当前政府变革的需要。

2协同治理中地方政府信息共享模式

2.1地方政府信息共享模式构建的前提

关于政府信息共享模式,有的学者侧重于从共享的渠道来定义共享的模式,通过该种方式定义具体的模型。而有的学者则偏向于信息共享过程的研究。如董毕强、海欣学者认为,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是对被共享的信息、信息资源、用户和为信息资源共享活动采用的方式这四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是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信息资源和用户之间的构成及其功能的总和,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和运行机制赖于存在的基础。

目前对于政府信息共享模式的探讨已经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趋势。随着政府信息量的不断加大,按照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府信息的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分析当先的现状,结合各种经验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对于政府信息共享更是迫在眉睫。在尝试构建政府信息共享的模式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地方政府之间信息共享协同问题,如何协调地方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协作是政府构建共享模式的前提。

2.2地方政府信息共享模式的构建

结合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省、市、县三级层级结构中,我们可以将地方政府的协同治理分为“大协同”与“小协同”。所谓“大协同”是指省、市、县层级政府之间的协同,而“小协同”则是指省内部、市内部、县内部中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在政府部门中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当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政府信息共享仍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信息共享程度偏低,在政府改革中地方政府层级间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足,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和效益。

协同治理要求政府层级间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传达的畅通,信息交流的畅通,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必然要求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共享,从而达到“互通有无”的效果。那么结合政府治理中协同的特点,本文将尝试从以下两个层面来构建地方政府在协同治理中的信息共享模式:

(1)“大循环”信息共享模式。所谓大循环共享模式是指:由省一级政府统筹,通过联系市、县政府,由其集中提供信息,经过省(区、直辖市)级政府进行加工后将信息通过一定的平台方式传送共享信息给市县政府,从而实现省(区、直辖市)政府于市政府、县政府之间的三级协调治理的信息共享模式。(如图1)该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纵向的信息循环共享模式,而且每一个信息共享的主体也是信息供给的受体,在其本身提供和共享信息的同时也需要兼顾自身内部各小主体之间的横向协调。“大循环”信息共享模式主要是从不同层级政府的协同角度给出了实现信息共享的具体路径,通过该路径可以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间的协同治理。

图1“大循环”模式省、市、县三级政府间的协调因其隶属关系又呈现出了差异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省一级政府直接管理市级政府间接管理县级政府,而市级政府直接管理县级政府,因此在三级阶梯式政府中,县级政府是信息的主要来源和需求者,也是三级协调中的基础协调,在基础协调的演化过程中逐步实现市级政府的协调最终实现省级政府的协调。协调强调双方的配合,是二者间共同意愿达成的意识形态的终点。不管是县政府与市政府的协调还是市政府与省政府的协调或者省政府直接与县政府的协调,都是需要通过信息共享,达到步调的一致,资源的均等分配,分工的合理。通过“信息提供-加工-接收”这样一个大的循环模式,构建起三级政府之间的协同。

(2)“小循环”共享模式。所谓“小循环”共享模式是指,信息流在同一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内部流动,由政府的各个部门提供信息,然后供其他部门共同分享的模式。(如图2)“小循环”模式是结合政府的办公环境、办公地域、组织结构而提出的一种适应政府发展的模式。由于同一政府其办公的环境往往一样或者相似,办公的地点距离短,尤其是在近些年将政府的各个部门统一纳入同一栋高层办公大楼后,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在对于执行一些交叉任务时,信息的共享成为其发展制约的瓶颈。该种模式不会局限于信息的种类,而且共享的平台可以实现多样化的平台协同实现共享,从而为各部门间的协同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图2“小循环”模式“小循环”信息共享的模式,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小巧、灵活,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快等特点,在目前政府各部门的管理中应用很广。小到一则通知的发布,大到一场盛会的举办,都可以通过“小循环”信息共享的模式进行。在这种模式下,主要调动了人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该共享模式中,每一个人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也成为了信息的提供与发布者,打破了传统中以技术人员为中心的共享模式,从而促使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促使其发挥各自职能、互相协调,从而统一实现整个政府的协同管理。

3协同治理中地方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构建

3.1地方政府共享平台的构建

信息共享平台是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名词,因为信息本身所呈现出的特性,决定了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同样也是虚拟化的网络载体和媒介。在政府协同治理中,信息的共享同样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实现,本文基于前文中提到的两种信息共享模式来尝试构建共享平台。

由于目前政府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网络宽带已经全面覆盖到县一级的政府,这就为政府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基本的保障,鉴于此本文将尝试构建一个覆盖“地方政府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是建立在全省宽带网基础上的分布式信息网络系统,由平台总中心和位于各市、县的分中心组成,采用集中式管理、分布式维护的设计方法,各类专题信息由各市县内部自行维护更新,使用该平台的用户能及时获得来源于各市县的最新数据信息。该平台提供的各种数据接口以及权限准入将容纳政府的办公网,政府的不同部门可以通过数据接口将其信息报送至平台总中心,从而实现一个平台全方位共享服务。在该平台中,主要包含: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系统、信息资源的检索系统、信息资源的管理维护系统和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如图3。

图3地方政府信息共享平台3.2地方政府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

该平台在信息共享中应具有以下功能:

(1)信息的收集整合功能。由于该平台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接入口,各市县可以方便的将自己的信息通过网络集中报送给平台管理中心,平台管理中心通过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公布于系统各个模块中,用户可以便捷的检索到自身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的检索功能。由于该平台由省一级政府进行投资建设,其服务器的规模庞大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子数据进行编码、存储,方便用户检索。而各市县政府只需要将自己的信息转化为电子数据传输至平台管理中心即可。

(3)集成“三网融合”功能。该平台建设后既可以实现与政府门户网、办公网对接,又可以实现与电信宽带网进行融合,同时也可提供与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体网的对接。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是提供政策的发布、信息的查询及一些简便的电子政务服务。而该平台可以实现与政府门户网站的对接,提供数据的链接以及相关信息的多途径查询。同时该平台可以实现与电信网的融合,通过平台可以以短信的形式共享信息。同样的,信息共享平台也可以连通广播电视网,最终达到三网融合,实现信息的共享。

4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协同治理的内涵,分析了协同治理中信息共享的价值,并尝试构建协同治理中地方政府信息共享模式与平台。把地方政府层级之间的协同信息共享称为“大协同”,把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称为“小协同”,并提出两种“大循环”与“小循环”的信息共享模式。最后,尝试构建协同治理中地方政府的信息共享平台,并提出该平台应具备的功能,以达到政府信息共享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8,(7):4853.

[2]吴春梅,庄永琪.协同治理:关键变量、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J].理论探索,2013,(3):7377.

[3]蔡淑琴,梁静.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享的研究[J].管理学报,2007,(3);157179.

[4]MALONE T W,CROWSTON K. The Interdisci plinary Study of Coordination[J].ACM Computing Surveys,1994,26(1):87119.

[5]毕强,董海欣.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8,(11).

猜你喜欢
协同政府信息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订阅信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展会信息
协同进化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