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平
教育,应该把主要力量用在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学生身上,因为这才是将来社会的中坚,构成国民素质的主体。
高考是历年暑期前后最热的话题。从考前的各类专家支招,到考试期间的各部门保驾护航,再到考后对作文的吐槽,方方面面,无不在彰显“国考”的巨大影响力。6月底,伴随着成绩的公布,各地高考状元的新鲜出炉让关于高考的话题达到了沸点。
虽没有身骑高头大马的威武,也没有披红挂彩游街的荣耀,但不论是区县的状元,还是地市的状元,各省的状元,还是在第一时间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借助当下迅捷快速和覆盖面超广的宣传渠道成为一段时期内人们津津乐道的明星级人物。
“状元”一词,来自古代的科举。但封建社会的考试几年才一次,殿试的一甲第一名才可称“状元”,是货真价实的“国中一人”。高考的状元显然数量要多得多,成色也低得多。出于宣传的需要,只要是一定范围内的第一名都叫“状元”,而且还要再细分为“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
再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古代的状元是学习的终点,获得功名后马上就业,而且起点还很高,仕途远大,可以说是真正的“一考定终身”。唐代的孟郊考上个普通的进士都兴奋莫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更何况是一个状元呢。由此可见,古代状元的含金量确实高。高考状元其实只意味着以相对高一些的分数结束了高中的学业,并且有了选择高质量大学的资格,充其量只是另一段学习生涯的开始,还是一个起点。从数量上来看也不具备稀缺性,过度的宣传只是学校追求广告效应,借以吸引眼球、抢夺生源的需要。
尽管不是第一次,但以河北衡水中学为代表的一些“超级中学”晒的高考成绩单还是再一次刺痛了教育的神经:该校不仅包揽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文科前十名该校考生占了9名,理科前十名该校占6名;17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20名,10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20名。而夺取河北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对衡中已不稀奇。四年来,这已是该校第三次奪得省文理科高考状元的桂冠了……
看着这些数据,再看看学校的“无缝隙管理”,连“发呆”都要扣分的量化考评办法,从早上5点多到晚上10点多的具体到“每一分钟”的学习模式,再想想它们像黑洞一样挖掘其他地区优秀生源的做法,作为教育中人,对于这样的“高考兵工厂”,笔者感受到的不是惊喜,而是恐惧。
因为,在这些轰轰烈烈的宣传背后,还有其他相反的报道,比如高考结束后学生把书撕得像碎片一样满天飞扬,比如河南那起让人震惊的替考案件,比如今年合肥某考生因电话查分后成绩不理想从27楼坠落身亡……
高考制度本身没有错,但对高考状元、重点名校的过分关注其实是对当下高喊教育均衡的一种讽刺。我们花那么大的气力培养出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然后,以这些学校为代表的名校又把他们输送到美英等发达国家去,许多之后再也杳无音讯。而能留在本地甚至身边的学生却受不到那么多的关注,长此以往,会怎样呢?这正是目前学校考评制度和教育行为的“不务实”之处。教育,应该把主要力量用在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学生身上,因为这才是将来社会的中坚,构成国民素质的主体。
诚然,教育公平需要一个过程,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也是目前广大家长的一种正常心理,但不管是地区,还是学校和媒体,都需要在每年的高考前后,多一些冷静,避免浮躁,不要在看上去很美的高考状元上过分渲染,而忽视了对教育改革本身的理性思考。
责任编辑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