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垣
【摘要】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和成熟,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不适,这些不适若得不到及时排解,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将对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滞后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滞后
在我国,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最顽固的禁区之一,尽管蔡元培和周总理都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性教育,但许多年过去了,性教育仍然在我国举步维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教育滞后于青春期性生理发育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性罪错低龄化趋势也不容忽视,他们的年龄分布情况是:男子最小值为12岁,高峰值为15、16岁;女子最小值为10岁,高峰值为14、15岁。有研究曾对131名中学生罪犯进行过调查,发现有36.1%的是性犯罪;而女少年犯中,性犯罪的比例高达90%。出现这种趋势,其原因在于性教育滞后于性生理发育,主要表现为性知识准备滞后及其来源不当:
1.性知识准备滞后
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每年有2000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年龄普遍比上个世纪70年代提前4到5岁,在青少年性生理早熟的同时,性心理、性知识准备却极为滞后。统计调查显示,哈尔滨中学生中,77.7%的女生和88.7%的男生在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时毫无心理准备,还有56.8%的女生初潮时感到恐慌和精神压抑,更谈不上利用性知识缓解情绪和解决困惑。
表一数据表明,中学生掌握较好的概念依次是月经、睾丸、受精,对这些概念的掌握是清楚地知道或知道一点的人多于不知道的人,X检验表明,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掌握较差的概念依次是性爱抚、性病、排卵、妊娠、分娩,中学生对这些概念的掌握是不知道或从未听到的人明显多于清楚知道的人,X检验表明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只有睾丸这一概念四种掌握程度的人大致相当,与预期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2.性知识来源不当
从性知识来源看,调查表明中学生性知识首先是来自文艺作品(占53.08%),其次是科普书籍或教科书(占25.67%),再次是教师(占16.77%),最后是家长(占4.55%)。中学生多数想了解性知识,教师、家长却很少给予有关的帮助,其中的大多数就想从文艺作品中了解性知识。
二、性教育内容陈旧,偏重于性卫生知识教育
性作为一个三维的概念,需要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三方面予以说明。日本的性教育内容包括16个项目:“成长与成熟、性器官和性功能、性欲与性行为、男女的区别、性交、受精与怀孕、生儿与育儿、避孕与人工绝育、性病、性的不安与烦恼、爱情、男女的关系、结婚与家庭、性与人权、性与社会、性与文化。”而我国的性教育课本内容普遍陈旧,主要停留在生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层次上,对成孕、性生活等知识遮遮掩掩。
三、教育专业化水平低,师资力量不足
从国外的性教育实践来看,尽早尽快建立一支性教育师资队伍,是顺利实施性教育的关键所在。美国现有5万公立学校教师专门从事性教育工作,而目前我国性教育往往由生物、生理教师担任,我国的高校没有专门培养性教育师资的专业,尽管1996年首都师大率先开设性健康教育课,其学生毕业后可充当性教育教师,但相对于一个偌大的中国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除生理卫生课外,系统的性教育一直近乎空白,这严重影响性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性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未达到普及
由于受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影响,一些干部、群众对性教育仍带有偏见,对性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持怀疑态度、不予支持,有人甚至认为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会导致西方60年代性解放運动的重演,出现大量的婚前性行为、性罪错,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边远山区。
综上所述,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在以下四点:
1.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学生性教育受到排斥
传统观念是阻碍我国性教育的主要因素,社会各方还不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这种教育,有人甚至担心对中学生进行性教育,会导致西方6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重演,许多家长甚至持反对态度,教师对讲解性知识也总是强调“把握尺度”。长期以来,就形成“家长羞于谈,老师挑着讲,学生偷着看”的局面。
2.重视学业成绩,忽视人格培养
在应试教育指导下,一些学校盲目地追求高分率、升学率,却忽视了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学生成为科学主义教育的牺牲品,成为没有灵魂的“机器”。目前我国的性教育往往只是作为生物课或体育课的一部分进行讲授,缺乏明确的性教育目标和教育大纲,更谈不上编制合乎学生年龄发展特点的性教育教材。
3.成人化的负面媒体宣传的误导
媒体宣传在扩大中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一些带有色情的负面宣传又对他们产生误导,甚至让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据调查,工读学校犯有性罪错的学生中有90%都因看了黄色淫秽录像,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为了中国的未来,学校、家庭、社会应加强青春期性教育,以正面、正确的方式,通过正当的渠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懂得青春期的规律和特点,使性本能社会化、文明化,懂得如何对他人和社会负责,接受社会正确的教育与制约。
参考文献:
[1]雷励著.《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第61页
[2]张景焕著.《中学生性心理、性生理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教育研究》,96,5,第69页
[3]李鹰著.《关于青春期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研究》,96,5,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