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袁义华 朱丽丽
【摘要】指导学生经典名著、名篇阅读,并提炼相关写作技巧,从而生成写作智慧。
【关键词】名著;名篇;阅读;写作技巧;兴趣;写作
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状元孙婧妍以高分148分让世人瞠目结舌,随即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所有请教学习方法的问话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不是“你是不是爱读书”,也不是“你是不是很爱写作”,而是,“你是不是做了很多题”。听了这样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很诧异。因为在我心中,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语言技能的提高离不开语言输入和知识积累,而阅读正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只能是无源之水。
雪莱曾经说过:“虽说写作只花了六个月功夫,构思过程却长达数年之久”。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谁也不陌生。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问题。“破”有两层含义:一是要达到一定的量;二是对阅读的材料要通透。目前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只是满足于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而已,其阅读的终极目标就是理解,很少有学生主动、有意识地从阅读中汲取可用于写作的营养。其结果是阅读与写作脱节,学生不能从阅读中受益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结合个人教学实例来浅谈一下经典阅读为我们写作教学中带来的启示。
一、“会”读名著,“巧”设作业,激发兴趣
在以往阅读活动中,老师们都会从内容的角度深挖、细钻,生怕在名著考试中,没有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工作。但孰不知,大好的写作模版被白白“糟蹋”了。以高尔基的《童年》为例,大部分的老师仅局限于对人物形象的归纳与情节的复述活动,所以,很多认真的孩子们将小说中的人物,诸如阿寥沙、外祖母、外祖父、小茨冈等人特性格特点能倒背如流;对于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大量的人物描写,足以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模仿素材的部分,却有意识地忽略了。为此,在2014年的初一期末寒假作业中,我们是这样安排名著阅读作业的:去掉以往令人厌倦的读书感日记,而换成摘抄名著中的人物描写,有的孩子摘抄了近30页稿纸,仍不愿辍笔。
《童年》中对外祖母是这样描写的:“她长得圆圆的,头大眼睛也大,鼻子松软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柔软的,好玩极了。”班级里的妍清同学在随笔中这样写道:“我从不知身材特点可以用“柔软”来形容,足以看出小阿寥沙对外祖母的情感多深重,这份童年给他带来美好回忆的老人,是多么地美好呀。”当我看到孩子的感悟时,心里也不禁泛起了圈圈涟漪,不禁对孩子的感悟力赞许,同时,也是对文学大师们的一种敬佩。因为在大师的笔尖下,我们不但读到了坚强乐观的内涵,也更捕捉到了智慧的写作方法。在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中,注意使用的修饰语,要符合人们的身份、精神品质等。而这一写作智慧,来自于名著的感召,更珍贵的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感悟。
作为一次成功的寒假作业布置,让老师们也信心备增。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语言是关键。读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无论国家、无论时代,那些作品所拥有的打动人的力量绝不是因为它的文字有多么华丽、布局有多么复杂、词语有多么精准,而是由于它其中蕴含着人类最为高贵的、永不过时的某种精神。
二、“细”读名作,“活”用技巧,爱上创作
无独有偶,在平日里的阅读训练中,我们也会接触到许多优秀的名家名作。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呼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如此,写作时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前几日,与学生共读宋学孟先生的《柳叶儿》,在读到“这时候,太阳出来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时,学生们对喻体“樱桃”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就感叹道:“用樱桃做喻体,太生动了,完全把作者当时的饥饿感体现了出来。”无独有偶,与学生共赏迟子建写的《阿来的如花世界》中也有这么一句:“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千姿百态。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此句中的喻体是“自由的鱼儿”,孩子们对此领悟得通透而又感性而率真。对于比喻修辞给文章语言带来的感染力,无需多说“生动”与“形象”,孩子们已能感同身受。这样信手拈来的写作模本实例举不胜举,自此,在孩子们的作文本上比喻的修辞,令老师见了欢喜不已。
记得一次春游,学生桐桐在日记中写道:“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瞧,孩子的世界如此丰富而又生动,这不得不归于经典阅读带来的启迪。细细地读,经典之所以称谓经典,并不是因为作家出道时接受的文化教育的水平比现在的中学生要高,而是因為他们能够抓住语言的内核,他们知道该如何运用语言去表达,也知道应当用语言表达些什么。所以,指导学生会读、细读,会用、智用经典文段,才能让写作写得精彩,写出新颖。
三、“巧”用文本,“深”作文章,生成智慧
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懵懂的阶段,人生观尚未成熟。如何能在文章上写出深意,写出深刻,一切都有待于挖掘。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通过阅读所得,有了个人情感和个人认识的理解,这不仅将在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沃土上,培植创新意识之芽,而且还在下一步的作文教学中奠定了基础。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中,原文如是写道:“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课堂上,指导学生重点思考了一下“我”学到的经验是什么?这个浅显的问题,孩子们脱口而出。问题并没有停止,再进一步扩展,那么这个经验是不是也可以运用到其他事情中去呢?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中……再进一步深挖,那么这个经验,你有没有过呢?经过如此推敲,学生们对文章的中心有了深一层的领悟,让我们不禁思考,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的好文本是值得我们深钻研的。对于文本的理解,需要指导,但是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要的是在阅读理解中,要以主动的精神去积极发现一些东西,唤起生命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去感受和体验读物深处所隐藏的东西,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比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从音乐家的身上我们以获得什么精神力量?初一的孩子,对于巨人的坚忍、执著都能领悟得到。但文中所述:做一棵树比做一个人好。就可以在此做做文章,有的孩子甚至联想到了生死观:如果,下辈子让我选择,我要做一棵深扎于地下的大树。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都将在原地笑看风云。说得多好呀,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得出了独特的感悟。难道这不是我们现在需要探索精神吗?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相信只要从一点一滴入手,日积月累,终有成效。
四、小结
鲁迅先生曾说过:“自己的作品大都仰仗于先前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可以说,一篇文章需要用富于文采的语言来包装,而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深深的文化积淀,都是建立在深厚的阅读基础上的。只有源源不地引入活水,作文才能锦上添花,美妙迷人。读,就读出智慧吧;写,就写出经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