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明
【摘要】人们赞誉《围城》往往着重于《围城》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及作家深厚广博的学识。然而《围城》题旨的妙趣及深含的意蕴更值得我们深思。《围城》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光在妙喻联珠的语言运用,甚至也不光在对世态世相谐谑深刻的勾划,更在其多层意蕴的象征结构以及对人生社会的玄想深思。”
【关键词】围城;婚姻;家庭;事业;社会;心灵
一、围城象征婚姻
小说以“围城”为题,点出了小说的主题。“围城”这一主题在小说中显得相当隐蔽,隐藏在小说——以贯之的调侃讥讽之下。整部小说中只有一处明确提到了“围城”这一意象:
方鸿渐在高中读书时就由家里做主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子订了婚,尚不识爱情滋味的他对此漠不关心。直至上了大学,“第一次经历了男女同学的风味”,方鸿渐才忽然醒悟自己即将陷入无爱婚姻的“围城”。于是他进行了一次软弱无力的反抗,结果以失败告终。反抗失败之后,性格懦弱的他“从此死心不敢妄想”。不料未婚妻突然去世,鸿渐稀里糊涂的逃离“围城”,“有犯人蒙赦的快活”。
第二次的感情纠葛发生在他与苏文纨、唐晓芙一对表姐妹之间。鸿渐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一方面他加紧追求唐小姐,竭力想赢得她的芳心;一方面他又怕伤害苏小姐,妄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苏小姐对他的感情无疾而终。结果苏小姐一怒之下在唐晓芙面前恶意中伤方鸿渐,离间了两人的感情。紧接着一连串的误会、巧合终使两人的恋情彻底破裂。
遭受连番挫折失败的方鸿渐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的无奈与残酷——“难以预料的错失,难以打破的心理隔阂,难以沟通的情愫,难以把握的命运”。一颗受伤、疲惫、孤独的心已无力再苦苦追寻虚幻浪漫的爱情,只想寻找一个安定温暖的归宿——婚姻。
虽然方鸿渐认为“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并且结婚也给再次失业的他带来了些许安慰与温暖,然而真正进了“围城”却渐渐发现一切远非他想象的这样简单。婚前他所认识的那个温柔和顺、善解人意的孙小姐渐渐消失,转化为精明虚荣、急躁任性的方太太。婚姻和事业上的不顺利,使此时的方鸿渐对婚姻又有了新的感悟,同时也是失望——“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的那样郑重,真是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工作不如意、家庭不和谐使鸿渐想再回内地去找辛楣寻找新的出路,结果遭到柔嘉的竭力反对。最终一场暴风骤雨般的争吵使得两人都伤心,方鸿渐徘徊在“围城”的边缘不知何去何从。
二、围城象征家庭、事业、社会
“仔细研究、琢磨《围城》,我们会发现,表现“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的男女婚姻的迷惑和困境并非《围城》的真实意图或终极内涵。作者仅仅是通过这一现象来揭示更深刻的人生意蕴和社会内容。透过这层表象,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芸芸众生乃至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处境。”方鸿渐曾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对赵辛楣说:“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譬如我当初很希望到三闾大学去,所以接了聘书,近来愈想愈乏味,这时候自恨没有勇气原船退回上海。”这里“围城”的第二重寓意被方鸿渐不经意的点了出来。方鸿渐的这一感想并不是他的突发奇想,而是他对人生、对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真实感悟,并且像个预言似的预示着他的前途人生。
方鸿渐出生的家庭就是一座坚固的“围城”,家中风俗习气陈旧,思想保守落后。鸿渐在家中一切都得聽从父母的指挥与安排,连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全权做主。性格懦弱的方鸿渐被困在家庭、婚姻的双重“围城”中无法挣脱。未婚妻的突然去世使鸿渐如犯人蒙赦逃离了婚姻的“围城”,而出国留学更让他轻松地走出了束缚他多年的家庭。对未来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三、围城象征心灵
“从作品的表现方法来看,《围城》更像一部象征小说,其中蕴含的否定性的超验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一部寓言小说涵盖量。它的隐喻性主题探讨的是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那么人为何会面临这种“围城”的困境,又究竟能否摆脱呢?对此作者已经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围城”的第三重寓意——心灵。人的心灵才是真正的“围城”,是一座最坚固的“围城”。人被束缚在各自的“心灵围城”中,“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别人无法进入,自己也无法走出。心灵的“围城”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无法弥合与沟通的疏隔”,因而也导致了人生“围城”境遇的产生。
《围城》采用喜剧的形式,表现的却是伤感严肃的主题;调侃讽刺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作者深深的同情与无奈;读者在忍俊不禁、捧腹大笑之后感到的却又是莫名的沉重与压抑;正如作者对整部小说所下的结语——“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着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围城》虽是忧世伤生之作,极富悲剧意识,但钱钟书强调“人生虽然痛苦,但并不悲观。”“如果说《围城》中存在着某些难以自释的矛盾的话,归根结底是人生本身矛盾的反应,是一位智者面对现实的人生矛盾和永恒的人生困境而不能不有的困惑的必然表现。每个严肃思考人生的人都不能有类似的困惑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