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素材”为抓手 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2014-08-07 04:01刘朝耀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梳理素材拓展

刘朝耀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在习作起步的小学阶段,可以说习作教学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教师倍感难教,学生倍感难学。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表现出“没词儿”——缺乏素材。本文着力从“素材”上下功夫,巧妙指导学生习作,以克服学生“厌写”情绪,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素材;搜集;梳理;拓展;习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也曾经说过:“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在习作起步的小学阶段,可以说习作教学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教师倍感难教,学生倍感难学。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表现出“没词儿”——缺乏素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从语文的课堂教学变革做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要改变以往注重传授所谓“技巧”“经验”满堂灌的形式,那如何让自己教得轻松,又能引导学生既写出内容丰富,又能表达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呢?我经过多年教学探索与实践,从“素材”上狠下功夫,是一种较巧妙的指导方法,能克服学生“厌写”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文前开源,搜集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极为深刻地指出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着与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习作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生活”,不仅包括听到的、见到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活动即自己的生活实践。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更要引导学生注意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不能光看别人而不看自己,也不能只是看看而已,更关键的是有脚踏实地地做,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热爱生活,积极地参与生活。这样,学生就能在不仅学习做人,又在做人过程中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的生活中找到令自己感动或颇有感触的素材了。这样,学生写起文章来就能做到“心中有物”,也就能达到“言之有序”的境地了。如在指导学生写“课间活动”这一天天机械重复的活动时,孩子们对课间休息表现出激动、兴奋,但当我们提出把它们写下来时,却表现出无话可说的样子了。我在指导前装着不经意地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去,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就会显得更为高涨,哪个孩子不想在老师面前露一手?活动完了,我不出习作要求,而是很自然地问:“刚才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玩游戏,每个人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开了,词语很丰富,句子很精彩。我便适时地告诉他们:“这節课让我们就刚才说的用你最想表达的方式写下来吧!”结果,一篇篇精彩的表现小作者真情实感的文章脱颖而出,令我刮目相看,原来孩子们的表现能力竟如此强!

二、自主辨别,梳理素材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中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可见,“取材”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但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许多的习作素材中辨别出什么素材符合哪一种习作题意。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充分“说”的时间。因为学生选什么材料写,是习作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课内选材讨论,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如指导中高年级普通命题习作《我学会了……》,放手让学生讨论审题,明确本次习作要求与范围,不难得出这里包含四层意思:“我”,即写自己生活范围中的事;“学”记一次“学”的过程;“会了”规定学的结果;“……”是决定习作内容的重要一半,最能体现学生选材能力的高低。在学生个体思考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集体讨论,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学会了骑自行车》;有的学生说,我想写《学会了煮饭》;有的学生说,我想写《我学会了关心他人》……课堂活跃,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这种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抓住学生思维发散的时机,促成“短、平、快”的习作素材提炼方法,既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选材的能力。学生在教师正确有效的诱导下,轮番上阵,一吐心中之快。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对于时间、地点、事件、发展的顺序等给予必要提醒,提高孩子们的习作信心,孩子们说多了,回忆了,积累的素材多了,写文章时,就有了选择不同材料的空间。在此基础上,乘胜追击,师生之间大胆地展开讨论,哪些素材等合本次题意,说出缘由;哪些不合本次习作题意,也说出缘由来。此时,教师做一个严肃的“审判官”,把孩子们表述过程中出现的语病,及时纠正,这样水到渠成,无形中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表达能力,学生就能有所选择地写出符合自己熟悉的易写的内容来了。

三、放胆写作,拓展素材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立足大语文教育观,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把习作指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引导学生不但能从头脑里“回忆”,更应从生活中开掘习作素材,“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如科技小制作、种植花草、养殖小动物、开展节日庆祝活动……并要求以日记的形式予以记录。这样,既锻炼才干,又创造了习作素材。为拓宽素材,平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创造习作素材。课外阅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充实着学生的生活。巧妙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动脑、动手,做好学习笔记等,习作素材也会因此由学生创造出来。或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深受感动的,也可模仿文中主人公的办法,或制作,或实验,或记叙……习作素材也将应运而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作教学也如此,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擦亮眼睛,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学生打开了习作思路,就能迸发出习作的火花,呈给我们精妙的文章来。作文就不再是一种象牙之塔或很玄乎的事情,就不再是苦差使,而是充满乐趣的,人人都可以做的比较容易的事,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真正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梳理素材拓展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教学的基本策略
素材与广播电视之节目关系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一部由点及面、纲举目张的语言学流派专著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