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军
【摘要】从1946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2000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要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因此,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和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新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新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从目前笔者所在县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来看,拮据的现状仍然很难满足以实践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学。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问题,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区域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现与奋战在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战线上的同行们共同分享,希望得到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
(1)信息化和基础性原则:农村中学学生对外来信息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且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但必须保证教授给学生的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性知识,没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原理、理论等知识做过多的介绍,要与中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相符合。
(2)综合性和实用性原则:信息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决定了它的综合性,在教学中应有选择性的向学生安排一些大多数人已掌握并在使用的实用性技术。
(3)前瞻性和兴趣性原则: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有选择地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同时提高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4)任务性和实践性原则:赋有挑战性的任务,将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积极性。
(5)主体性和创新性原则: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将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教师的指导,在学习中去自主探索、自主创新。
二、具体的教学模式
1.兴趣式教学
兴趣式教学的核心是“趣味性”,它要求教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对于初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既陌生,又充满着好奇心和神秘感。这就要求我们所授内容必须有趣味性,既能让他们不因为所学知识太多太难而失去信心,又要让他们始终保持在饥渴状态。
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文件的重命名》一节内容时,学生老是将文件的扩展名也一并改掉。于是我对他们说,文件的名字就和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一样,我问他们:“我们改自己的名字时,是不是将姓也一并改了?”当听到他们回答不能时,我乘机对他们说:“那你们为什么在电脑中将文件的姓也改掉了?”因为本来是很苦燥的东西,但我和他们自己的名字相连在一块,这些懂事的孩子们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2.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产生“学有所用”的思想,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并把这个问题当作是一个赋有趣味性、挑战性的任务。顺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子,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和技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而争取完成任务的迫切心理促使他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学习相应的知识点,以求最终获胜。
对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不久的学生来说,对信息技术虽然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的处理方面,特别是对处理工具的操作并不熟练,但他们却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很高的热情,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完全满足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要求,有些农村中小学,学校硬件环境不能满足学生操作的欲望,这时可采用分组分配任务的方式,从而解决了硬件欠缺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掌握问题的同时,增强了团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1)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教者应精心、全面地分析教学目标,并将相关教学内容蕴含到一个学生能够感兴趣的极具挑战性和互动性的精彩任务中。
(2)任务提出:在向学生和小组布置任务时,可利用会议的方式向学生宣读任务及细节,较难和重点部分应列出相应图纸,这样可以增强任务驱动教学的真实性。
(3)实时监控:对学生的任务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及时指导,从而将教科书上的学习内容转变为任务中的相应关卡,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在课时安排上必须打破传统的时间、空间观念,随时、随意,科学地调整、组织分配各单元教学内容和速度,以适应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4)与拓展式教学的结合:除完成“任务”中基本教学任务外,可以用侧面指示的方法,适当加入相关的丰富信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得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发挥其更大的效果。
3.研究性学习教学
研究性学习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特定的范围内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效果。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由以前“学生围着教师转”转变为“教师围着学生转”。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1)设计选题范围:在整个研究性学习模式中,选题的范围决定着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教者的教学计划。所以教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尽可能地确定出数量可观且包含相应的教学目标的选题。选题的内容以实践实际操作为主,其中应包含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避免了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知识的局限性。
(2)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一个专题当作研究内容,当然选题的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所选的专题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以实际操作为主,并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其它信息去解决碰到的问题,完成自己的所选专题的研究。
(4)角色的转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将不再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由一个“严肃”的教者转变为学生的“帮手”,充当着“指导员”的角色,在学生研究过程中碰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请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研究中碰到的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讲解、辅导。
(5)撰写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完成后,个人或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总结或心得体会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研究过程和心得体会。最后在教师的组织下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学习,以达到在完成学习内容的同时,得到不少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4.自主学习式教学
高中学生时间比较紧,但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而且利用信息化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式已具雏形,所以在这个时期适当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上有诸多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网校中不仅对课程中重点、难点部分有详细解释、分析,还提供了大量中高考模拟题、复习经验、考前心理准备等值得借鉴的中高考信息。我们可以实时将它们收集起来并通过局域网共享技术,或者直接通过网络访问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有关中高考的最新资料。我們农村地区的学生虽然在信息方面相对闭塞,但网络信息是没有界线的,利用它可以让学生做到考前心中有数,同时又起到了调节精力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复习效果。
上面提到的四种关于农村地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虽然都有各自相对应的阶段,但并不是说它们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意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互相结合、交叉进行。正所谓教学无方,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为了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