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建构的社会学分析

2014-08-07 23:51宋志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社会学建构

【摘要】本文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建构,阐述了职业指导的定位、目标、方法、过程与途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关键词】社会学;职业指导;建构

目前,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矛盾的日益突显,年轻劳动力的短缺困扰着各企业,因此中职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利用自己的职业技能谋生已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其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并在职业岗位上有所发展,进而达到自我实现,已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主要困惑,因而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职业,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人生价值,在中职生求学、就业过程中迫切需要得到相应的指导帮助。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职业、职业生涯和职业指导

(1)在《社会学小词典》中,职业指在存在社会分工的社会中,人作为独立的社会单位的存在,谋求自己生计的维持、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自我实现而进行的持续的人类活动方式。日本社会学家尾高邦雄认为“职业是一定的社会分工或社会角色的持续实现;是社会与个人或整体与个体的结节点;通过这一点的动态相关,形成了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结构;整体靠个体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个体则通过职业活动对整体的存在和发展作同贡献”

(2)职业生涯是人生中最重要、持续时间最长的经历,在社会学中指个人职业的连续性变动的过程。社会学研究者认为:“职业生涯不仅是某一时间点上社会行动者的职业位置,更是一系列以教育为开端的职业经历。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职业构成,都具有时间累积性,它既镶嵌在已有的社会结构中,也是时间的函数,体现着不同时间点上人们的职业期望,自我评价和生存策略”。

(3)现代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指导应是指基于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的前提下,以个人与专业或职业的优化匹配为宗旨的一种生涯辅导过程,即通过职业指导引领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配合对自我的分析和评价,不断修正人生目标,学会寻找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即人是社会人,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即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在满足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职业指导不应只是替学生作出职业决策,而是应帮助他们自己作出决定,即所谓助人自助,指导的成效还必须依靠受教育者自主、能动的投入才能实现。

二、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建构

(1)职业指导宜定位于终身教育。职业指导是一个渐进、连续系统的工程,不是“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或“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某一学科在中职某一学年可以独立完成的。指导工作的进行不仅考虑个人现有的特征、更应着眼于个人的发展,具有终身教育的性质,职业指导在学校内不应该是一般的知识性、常识性的课程,不是帮助学生在某一特定时期作出选择的特定事件,而应该定位于促使个体终身成长的生涯教育,任务指向是个体一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把“择业前的发展与人格发展相整合以及生活形态构建的终极关怀”。

(2)职业指导的目标是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统一。人作为“社会的人”,其人生之路、职业生涯总是与社会息息相关。对职业的选择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背景而成为单纯的个人行为,总要受到社会的规范与制约。从事职业的主体有着千差万别的特征和主观意识,职业是个体通向幸福人生、自我实现的途径,学校的职业指导要努力帮助千差万别的个体发挥其个性潜能、追求自身发展达到自我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基本导向,使学生的个人意向置于多方面的社会背景之内,培养他们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能力,正确处理国家需要和个人志愿的关系,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与现实选择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3)职业指导的方法是认知、实践与体验的统一。职业指导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方法而言,都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活动,是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养成过程,不仅要使学生从认知的角度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更重要的是在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提高职业选择与适应能力。所以职业指导的重点不在于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是一种观念、态度及方式方法的训练与熏陶。不仅要让学生听到和知道,更要形成态度与展开行动。职业指导的实施应以各类活动为轴心,例如,观察、调查、讨论、心理测试、情境模拟、实习实训等等,附带信息传授,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思考和体会,提高职业素养。也只有赋予学生充分的认知、实践和体验的机会,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职业指导中的主体性。

(4)职业指导过程是将主客体的关系变为指导性与援助性的统一。职业指导给学生提供的是职业选择与适应上的辅导、咨询和帮助,是对学生自主生活方式和自我发展的指导与援助,即“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所以职业指导不应只是替学生作出职业决策,而是应该帮助他们自己作出决定,指导的成效还必须依靠学生自主、能动地投入才能实现。学生是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职业指导要教会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方法与能力,以便切实解决方向性选择的各种实际问题。指导者的作用体现在全面介绍、客观评定、协助发挥自主选择、决定出路的能力及培养态度等方面。指导者所提供的建议与辅导应力求客观公正,切忌主观,要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

(5)职业指导的途径力求做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职业指导从本质上看是一项公共性的社会事业,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不能把学校作为唯一的领域,应拓展到整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入参与职业指导工作,打破封闭的教育系统,是促使该活动达到有效性的重要机制。例如在美国,开展职业指导特别强调家长、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企业雇主、企业员工、州和联邦机构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士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共同责任,强调各方力量的協同努力与密切合作。因此,指导的过程需要与社会进行良好的沟通。职业指导在校内不是少数领导和个别任课教师的职责,而是所有教学和行政人员共同的职责。职业指导专职人员、各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科、就业指导中心、校长室等也要形成一个内部的合力,推动职业指导的顺利进行。

职业指导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手段与途径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开展应将上述理念的建构为基础。要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地指导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

学会选择、学会适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一脉相承的。人的一生将面临很多情境的选择与转换。有些与职业有关,有些并无直接关系。学校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教育阶段间的过渡以及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同时将这种转变和适应能力迁移到生活中其它从一个领域的转变,使人终身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1]王荣发主编.《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版

[2]陈震环.《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其实践》.教育与职业,2000.11

[3]李长辉,李竹梅.《职业指导资料汇编》.辽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职业指导研究室,1998

[4]池忠军.《简析西方就业指导理论的发展演变》.教育与职业,2004.1

[5]江山野.《从一个学区看美国高中的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教育研究,2013.4

[6]《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版

作者简介:

宋志红,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社会学系,教育硕士,讲师,现任教于葫芦岛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社会学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