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维俊
【摘要】无效教学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的一些无效的知识,而不是教学的无效。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方面,教育者要精心研究怎样提问,布置作业,表扬学生,使我们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课堂教学;无效教学行为
新课标要求克服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无效教学行为,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因而如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最有效,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有效的呢?那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来确定。以机械地传授,题海战术为唯一的教学行为。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或进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们把视角转向“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上。面向我校不同年级、面向不同学科,探索在新理念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的行动研究。因此,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为广大教师纠正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提供实践措施,这既可以使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又能达到增效减负,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这里所指的无效教学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问题,把问题不当问题,教的一些无效的知识,而不是教学的无效。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吃力不讨好”是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方面,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方式的无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学生已经预习过,连学困生都能答出来,还重复讲解,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预习的环节中,设计一些幼稚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导致学生由课堂开始的精神饱满到兴趣索然、精力分散;在课堂上不能给学生提供安静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不能独立地阅读文本、思考、感悟;有的教师,整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参与度不高,这是典型的“学习无自主”;有些问题,学生根本无需合作就能单独解决,却费时费力让学生合作思考,耽误时间;有的合作学习,内容设计、要求的提出、小组的分配等方面缺乏合理性安排,致使合作学习接触不到问题的核心;在有些问题的合作学习上,设计的问题很好,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可是,就在大家意犹未尽时,老师的计划时间到了,于是合作学习告一段落,这时,许多学生还未发言,学生思维随之打断;有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面向全体,实际上还是少数尖子学生独霸课堂,多数学生或闲聊、或陪坐、或是看客。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我们绝不能为形式而形式,忽略课堂的真实本色。
二、课堂提问的无效性
有的课堂提问太多,但却是无意义的“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学生也跟着老师的话异口同声的“对”、“好”、“是”,其实老师问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都没有时间经过大脑思考,更可怕的是有的老师会形成口头禅;有的提问设计太难,离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现实太远,学生摸不着头脑,而无从回答,使课堂气氛沉寂,如果老师再加以训斥,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我们提问要选择在学生的理解接受范围内,而不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在钻研文本上下功夫,使提问有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含有启发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三、对学生激励的无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激励性、肯定性评价。因为一个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但是,有的老師上课除了说“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回答的真好”外,好像再没有别的什么评价性语言,学生们不知好在哪里,如何继续发扬。还有的老师滥用激励,是非不分,学生回答的好固然应该表扬,如果学生回答的似是而非或没有什么意义时,也在表扬激励,那么,没有了争议、没有了批评,这还是正确的激励教育吗?
著名教育家玛丽琳说过:那些小时候过多受到师长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失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指出学生的过,才能让学生懂得孰是孰非。“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多一份必要的匡正,学生就可减少一份不必要的失误。这对人的成长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而,我们不管是激励还是惩罚,都应掌握“有度”与“有效”的原则。
四、评判学生作业的无效性
有的教师布置作业而不检查作业,讲评时顺题溜;有的老师在批改作业中发现错误而不纠正;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放任自流。教师在布置练习题时应有针对性精挑细选,把具有代表性的,难易适中的题作为重点;预习时应提出具体而又明确的预习要求及预习题,并告诉学生课文应该怎样去读、哪些词句应该划下,阅读提纲怎样去写等等。
总之,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将该教的教好,不该教的“淘汰掉”,节约大量的教育资源,精心研究怎样提问,怎样布置作业,怎样表扬学生,使我们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