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文
【摘要】阅读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去读,通过读去发现,去体会,读文、质疑、发现,这是一个基本思路,这一思路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产物。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材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应有所不同,就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而言,我认为它应是一个读的艺术。阅读教学应是读的艺术,那么怎样读才是艺术呢?我认为,有层次,有重点地读才是艺术。就一般阅读文章而言,应在阅读的四个层次上下功夫:读句读、读情感、读核心、读内涵。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法;读的艺术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材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应有所不同,就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而言,我认为它应是一个读的艺术。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围绕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上册中《梅花魂》一课的教学对这一命题作简单说明。
阅读教学应是读的艺术,这里的核心是读,关键是艺术。泛泛地读不是艺术,细细地读也不是艺术,那么怎样读才是艺术呢?我认为,有层次,有重点地读才是艺术。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艺术”呢?就一般阅读文章而言,我认为应在阅读的四个层次上下功夫。
一、读句读
这是读的表层。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粗读,浏览,这一读,速度要快,以把握文章大致内容,顺通文章语句为基本目标,这一读,教师可不设定问答题,在学生读后提出自己不大理解的词句加以引导即可。
二、读情感
文章的作者,文中的主人,一般而言是带有感情的。作者的感情或文中的主人公的感情是蕴含在文章内容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之中,文章的情感内容(或称内涵)就是要通过读上述相关内容来体会。如从整体上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感情,抓住文中主人公的语声、动作、神态、体会主人公的感情。比方《梅花魂》一文,作者的感情是通过详叙外祖父在异国的日常表现,临别时的赠图、语言来体现的,而外祖父的感情是通过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时常落泪,因外孙女弄脏墨梅图而大发脾气,临别赠手帕等细节来体现的,在读时,教师可依情设定问答题并适时提醒学生应从哪些方面来体会,对最能体现人物情感的语句要朗读、细品味,并联系前后内容,做到恰当理解、准确把握,这一读,实际上是读的关键,它是理清文章脉络,形成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老师对这一读的重视程度或引导得法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三、读核心
一篇文章总有主次,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称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只有读透了核心内容,才能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如《梅花魂》一文的核心内容就是外祖父两次说的话,其中以赠图时说的“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为核心,这段话从意思上看由花及人,层层递进,不仅说明了外公爱花,而外公的爱花则又是外公永恒不变的爱国之情的表现。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是把握文章精髓的关键,要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分层,抓住“愈……愈……愈……愈……”“有……有……有……”“不管……从来……”“无论……总要……”等关键性词语,来体会外公的思想深度——爱花之实质,从而达到悟深情之目的,这一读,是形成学生基本技能的关键。要使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前提下明确核心内容在文章中所处的环境,进而从环境大前提入手,分条缕析、层层设疑,逐个化解。
四、读内涵
写文章总有一定的目的,或者赞扬什么,或者批判(揭露)什么,或者启发人们明确什么……总之,要使读者在心灵上有所触动。这使读者在心灵上有所触动的成分就是文章的内涵。如《梅花魂》一文,其中心是要赞扬外祖父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而内涵则为启发人们在认识外公品质的前提下,自觉学习外公的爱国思想,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牢记祖国,热爱祖国。如何体会文章的内涵呢?方法也是读,要通过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引导学生由文及我,由人及我。这一读的实质是要促成学生思想的飞跃。其艺术就要体现在自然而然上。其核心是要把握好点到为止的原则,发人思考,切不可画蛇添足。(以上所谈,主要是针对叙事、抒情类文章,其他各体,未必适宜。)
五、读方法
(1)范读。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亲身示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范读的功能有三:一是引领着学生怎样读书,教会了读书方法,便于学生学习 模仿;二是范读让学生一下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师的范读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引读、领读、或与学生对读,分角色读等,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较为普遍,教师范读尤为重要。
(2)分角色朗讀。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各年段的阅读教学,指导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3)表演读。有些课文语言形象,生动,有的情节性强,可采用表演读的方法,通过表情,动作肢体语言辅助表达情感。但情感悲伤,内容悲壮的故事情节不大合适表演,而欢快、愉悦的内容适合表演读。
(4)问读。问读就是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在此,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而是把课文中能够回答问题的语句读出来。这样在一问一读中,让学生读懂内容,品味情感。
(5)比较读。旨在比较中鉴别并体悟方法。可以是学生比较,也可以是师生比较;还可以是同一个人的几种读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讨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这样学生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内涵。
(6)配乐读。在朗读中伴以音乐,使学生沉浸于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将读书所感所悟在朗读中充分地表达出来。但需注意的是,首先,选取的乐曲要得体,与朗读内容所抒之情,所表达之意相吻合;其次,音乐的声音要调控合适,切不可喧宾夺主,只闻音乐响不闻读书声。
无论怎样指导朗读,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感悟课文主旨,品味文章情感,领悟表情达意之法,练就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最终在读中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总之,阅读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去读,通过读去发现,去体会,这是一个基本思路,这一思路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产物,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继续深入,传统的以讲代教,以教代学的教学模式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读文、质疑、发现这一教学思路将大显风采,阅读教学是读的艺术这一命题也将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D].华南师范大学,2003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