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胜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几种教学策略,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兴趣;体验;动力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激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如《信息技术》第二册有指法练习的教学内容,课本比较简单地教学生认识键盘,并介绍了一些常用键的功能。对这样枯燥的内容学生往往学起来没兴趣,我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了金山打字通的“警察抓小偷”游戏,让学生通过输入字母前进逃避警察的追捕。这个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其他的如计算、拼图、简易加法、赛车等游戏,也使学生懂得了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
二、加强体验,任务激趣
所谓“任务激趣”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产生积极主动兴趣,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这个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具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努力完成在本堂课里教师预定的任务。它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内容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例如:在教学“Word”时,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要求完成作业。其中第一份作业是:录入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错误率在0.5%以下;并在文本中体现出各一种格式(如首字下沉、并排字符、分栏、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等等);第二份作业要求体现学生的个性、水平和设计能力、审美观点。因为明确了学习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对比较枯燥的汉字录入学习有了兴趣。经过录入、反复修改、精心设计,当自己完成较为满意的作品时,学生均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三、活跃思维,求知激趣
求知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才能更好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在Word中用自选图形画图时,先告诉学生自选图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图片―自选图形,然后给出一幅示范图,让学生用自选图形把它画出来。目的是让学生探索:①怎样用自选图形画出图形来;②改变自选图形的大小;③移动自选图形的位置;④给自选图形填色;⑤在自选图形上写字;⑥改变自选图形的形式和方向。采用探索式进行教学,多用于趣味性强,既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活跃课堂,增强学生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突出教学的重点。在探索式学习中,主要的不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是学习者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
四、体验成功,协作学习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匀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这个比喻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多学一点儿东西。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这实际上包含有协作学习的意思。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学以致用,学科整合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当今教育主题的多元化,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综合实践课,“立体式”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总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完善教学体系,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