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通/文
有生命的道具
朱永通/文
一
在厦门湖里实验小学听了三节语文课,突然想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妙用道具?
也许有些教师会觉得,区区道具,何足道哉!其实,小小道具,大有学问焉。
巧的是,那天有两节课不约而同都用了道具,但效果天差地别,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贾志敏老师给四年级学生上的《爸爸的老师》一课。贾老师课前在黑板上写了五个生字词,其中两个是“新鲜”、“鞠躬”。当学生朗诵完“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这老师是怎么个人/我倒真想见见”这一节内容,贾老师问道:“同学们,‘你说多么新鲜’里的‘新鲜’是什么意思?”学生纷纷应答:“新奇。”贾老师表扬学生“答得真好”,接着问道:“‘新鲜’除了‘新奇’这个意思外,还有其他意思吗?”教室顿时静下来,学生陷入思考之中。很快,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但都不能把意思准确表达出来。这时候,贾老师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两个小桔子,问:“这是什么啊?同学们。”学生齐答:“桔子。”贾老师接着问:“能吃吗?”学生又答:“能。”贾老师启发道:“这个桔子没有变质,能吃,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桔子?” 学生又齐答:“这是一个新鲜的桔子。”贾老师总结道:“对了,新鲜就是指食物、水果等没有变质,可以吃。”说完,贾老师把桔子放回口袋里。
接下来,贾老师让学生起来朗读,并及时点拨、示范。临了,贾老师请两位女生到讲台旁,用略带激动的语气说:“这两位同学朗读得特别好,我要分别送给她们一个礼物。”底下的学生兴奋地猜着,“老师要送她们什么呢?”“噢,一定是桔子!”没想到,贾老师朗声道:“为了对这两位同学表示鼓励,老师送给她们的礼物是——让她们各自再朗读一遍这首诗,大家可要用心‘品尝’啊!”学生哄堂大笑之后,两位女生分别投入地朗读起来。贾老师点评完毕,笑着说:“感谢这两位同学的朗读,这一次,老师真的要送她们礼物了,这个礼物是——大家其实都猜到了——”贾老师边说,边掏出口袋里的两个小桔子。当贾老师把一个桔子递给他右手边的女生时,她略弯身子,伸出双手,笑成一朵花,接过桔子后,大声道“谢谢”。贾老师笑道:“这位同学表现得很得体,因为她很好地演示了我们今天学过的一个词语。是哪个词呢?”“鞠躬。”学生异口同声答到。“鞠躬是我们中华民族表示对人尊重的一个礼仪。西方不这么表达,他们是握手或拥抱。那么,现在老师给这位同学鞠躬,行吗?”贾老师说着,做出要向那位女生鞠躬的“架势”,那个女生连连说道:“贾老师,不敢当,不敢当!”贾老师停住,面向全体同学,说:“这位同学为什么说不敢当呢,因为鞠躬是晚辈对长辈表示尊敬的一个礼仪,一般情况下,长辈不用给晚辈鞠躬。当然,有一些重要的场合,我们要表示感谢,也要弯身行礼,比如,今天这节课的精彩,是同学们带来的,我要感谢你们!”说着,贾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学生鼓掌。我把以上所写的内容打电话告诉好友,他激动地说:“这是有生命的道具。”是的,当“新鲜”和“鞠躬”这两个词语与学生美好的生命体验水乳交融,学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她们。
是否“有生命”,可作为衡量道具在教学中是否有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我要提到的另一节课,是外地一位青年女教师给一年级学生上的《豆儿圆》。课文内容如下:豆儿圆,豆儿肥/豆儿住在豆荚内/秋天到,豆荚开/粒粒豆儿跳出来/集合排队动作快/跑进爸爸的大口袋。这位女教师专业水平甚佳,整个教学过程出彩之处不少,可惜因道具的错用而大大逊色,正如美食家在一盘美食中发现了死苍蝇,不仅胃口被败坏,心情也糟透了。这位女教师在让学生反复朗读之后,也评出了两位朗读很出色的学生,分别让他们站起来再次朗读。当学生读到“跑进爸爸的大口袋”时,女老师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大的编织袋,双手抓住袋口,一边跟着读“跑进爸爸的大口袋”,一边用口袋把学生的头整个装进去,接着用高亢的音调说道:“这是给这位同学的奖品!”全班一片欢呼。
我在底下看到学生的头被罩入编织袋里,心一下子悬住了,仿佛看到香港警匪片里警察把罪犯的头罩住一样。这一节课里,女教师的道具也让学生有了体验,只是除了恐惧和刺激,学生难有荡起生命涟漪的美好体验。
二
道具之用,一不小心,容易弄巧成拙,不出彩,反出丑,所以,尤其需要教师有随机应变的智慧。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一个同样与道具有关的教学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福建龙岩一中有一个姓林的语文老师,个子很矮,但上课很有激情,很诗意。学生非常喜欢上他的课,也喜欢临摹他漂亮的粉笔字。林老师上课有一个特点,板书量特别大,一节课下来,黑板要擦很多遍。
有一天临上课,三个值日学生擦完黑板,就恶作剧,把黑板擦放到黑板沿的最上面。上课了,林老师习惯性地去找黑板擦,结果发现两个黑板擦都不翼而飞了。终于,林老师在个别同学小声的提示下,抬头看到了黑板擦。班里一阵小小的骚动,既有不怀好意的笑声,也有愤愤不平的神情。
林老师微微一笑,示意学生安静,随即拿起课本,开始上课。这节课上的是一首词。林老师跟往常一样很有激情,不同的是,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疯狂”写板书。林老师开始上课时,是站在黑板的右边,板书的时候,也是从右边开始,字明显比往常小一点,但更娟秀。时间一点一滴逝去,林老师不知不觉从黑板的右边站到到黑板的左边,他的板书也从右到左,写满了整个黑板,但一次也没用到黑板擦。
这节课上完了,还差一两分钟就要下课了。林老师说,同学们,我们现在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上的内容。接着,林老师从口袋里面拿出一块叠得整整齐齐的手帕,每回顾完一个内容,就转过身去,背对学生,开始边用手帕擦掉,边跟学生说,写在黑板上的东西你们都要记在心中,你看我们这节课先讲了这个内容,这老师擦掉,你们要记在心中。然后再讲这个内容,你们也要记在心中,老师擦掉了。回顾结束,黑板也檫得干干净净的。最后,林老师说,这些板书老师擦掉,是为了告诉你们:知识的掌握,只有留在你们的心中才有价值,因为留在心中的知识是不用擦,也永远擦不掉的。
整个教室突然安静下来,安静到只有个别女生的啜泣声。突然,教室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林老师给同学们鞠了一躬后,返身回到办公室去。
这个事情本来是不会有谁知道的,但当林老师洗完手回到办公桌前,三个恶作剧的男生早已站在那儿了,他们自我检讨道:“老师,我们错了,您怎么处罚都不为过!”于是,办公室里的同事了解了这个事情的经过。这个手帕擦黑板的故事也就很快在师生间传开了。
在林老师的课堂上,手帕不经意间成了道具,且在瞬间生成了“看不见”的教育力量。这块小小的手帕,见证了矮个子林老师的伟岸,也让我们“看见”美好的教育背后迷人的东西:教师的个人功底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