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调制实验仪的改造与实现

2014-08-07 23:19叶伟文汪露彭保进石清国沈铭应璐
光学仪器 2014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

叶伟文+汪露+彭保进+石清国+沈铭+应璐娜

文章编号: 10055630(2014)03026304

收稿日期: 20140128

基金项目: 浙江师范大学光电信息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

作者简介: 叶伟文(1967),男,硕士,主要从事光电技术、物理实验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 彭保进(1967),男,教授,主要从事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

摘要: 由于传统磁光调制实验仪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偏振片并人为估计最佳位置数据、描绘图像,实验显示效果不直观,精度低。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光电技术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对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实验仪实验结果直观,实验数据精确,实用性强。

关键词: 磁光调制; 光电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O 433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4.03.016

The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gnetooptical

modulation experiment instrument

YE Weiwen1,2, WANG Lu2, PENG Baojin2, SHI Qingguo2, SHEN Ming2, YING Luna2

(1.Jin Hua Education College, Jinhua 321000, China;

2.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ptic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magnetooptical modulation experiment instrument needs to adjust and record the experiment data by manual,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is not intuitive, and the precision is low. Concerning on this issue,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instru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improv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instrument is more intuitive,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more precise, and the instrument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Key words: magnetooptical modulatio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磁光调制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磁光调制是利用某些晶体的磁光效应[13],对光信号的幅度进行调制,使光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实现把调制信号加载到光信号上[45]。磁光调制的这一特性使得该技术在光电检测、光通讯、光显示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69]。磁光调制实验仪,作为高等院校新一代的物理实验仪器,不仅能够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磁光调制的原理,而且在基础物理实验和相关专业的实验中,还可以用于磁场与光场相互作用以及光信息处理等的研究[1013]。但是,传统的磁光调制实验仪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手动调节并记录实验数据,这使得实验结果精确度低,且显示效果不直观[1315]。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实验室中磁光调制实验仪的不足,充分利用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并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想对其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精确度高,实验效果清晰直观。1实验原理图1所示的是改进后的磁光调制实验仪原理图,实验仪的工作原理为:光源发出的光经起偏器P后穿过励磁线圈,再经检偏器A至光接收部件(光接收部件与传统实验仪相比,换成了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的放大,由信号采集器采集并送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显示出光强的变化。用串联电阻对磁光介质线圈两端的电压(0~30 V)进行分压,得到分压后的电压为0~5 V。通过信号采集器采集线圈电压的大小并送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反映出磁场的变化。通过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匀速转动来带动起偏器P的匀速转动,在计算机上记录下各个角度时的光强变化。编写相应的VB程序,将以上结果绘制成光强与旋转角度、光强与线圈电压(即磁场)的关系图,这样便可在计算机上非常直观地看到实验结果。由于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由电脑实时控制,克服了手动带来的误差,精确度高。光学仪器第36卷

第3期叶伟文,等:磁光调制实验仪的改造与实现

图1改进后的磁光调制实验仪原理图

Fig.1Principle diagram of improved magnetooptic modulation experiment instrument

2实验装置的设计及操作

2.1实验装置设计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原理搭建的装置实物图,该装置主要包括激光管L、起偏器P、带调制线圈的磁光介质、检偏器A、光敏电阻、稳压电源、放大电路、信号采集器、步进电机和计算机。

图2改进后的磁光调制实验仪实物图

Fig.2Physical diagram of improved magnetooptic modulation experiment instrument

(1)光强信号的采集:用光敏电阻替代传统实验仪中的光接收部分,光敏电阻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的放大,由信号采集器采集并送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VB程序,在计算机上便可反映出光强的变化情况。(2)磁光介质线圈两端电压的采集:引出磁光介质线圈两端的电压(0~30 V),采用串联电阻的方式进行分压,分压后的电压为0~5 V,将分压后的电压信号通过信号采集器采集并送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VB程序,在计算机上便可反映出磁场的变化情况。(3)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若想让计算机控制检偏器匀速旋转,并且知道检偏器的实时角度,最简便的办法是采用步进电机。图3所示为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的示意图,图中,A、B、C、D依次接计算机现成并行口的2、3、4、5四个数据引脚,若假设并行口基地址为378H,则用VB程序“vbOut &H378,2^I”来实时控制外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使用八拍方式控制:AABBBCCCDDDA(0001、0011、0010、0110、0100、1100、1000、1001)。

图3步进电机接口示意图

Fig.3Schematic of stepper motor interface

编写相应的VB程序,计算机可以实时控制实验数据的采集,并直观地显示实验过程。

2.2实验操作按图2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运行软件。本装置提供线圈两端电压(用于产生磁场)的稳压源可调电压范围为0~30 V,本实验可从0 V开始实验,每次增加3~5 V电压(这样可得到6~8个偏振光振动面旋转角度与对应磁场值的数据点,如图4(b)所示)。对于每一次确定的电压(磁场),用软件控制步进电机旋转180°,边旋转边让采集器高速采集反映光强变化的电压数据并实时在屏幕上描绘出图4(a)所示的曲线,并在旋转180°后软件会自动找出曲线中的最大光强点对应的角度,再自动在图4(b)所示的图上描出对应的一个点。此后线圈两端电压每增加一次,操作与此类同。如此可直观地得到图4(b)所示的磁光特性图。3实验结果及分析编写相应的VB程序,通过信号采集器进行采集并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按2.2所述进行实验操作,得到如图4所示的实验数据图。 图4(a)为步进电机旋转180°过程中旋转角度和光强的关系图。此时线圈两端的电压值是固定不变的,即磁场固定不变。步进电机旋转时间为5 s,检偏器从-90°旋转至90°。当起偏器角度发生变化时,起偏器与检偏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随着两个偏振片相对位置的变化,光强示数随之变化。由此图可看出,当检偏器主平面与偏振光振动面一致时,光强达到最大值。图4(b)为偏振面旋转角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图。图中线圈电压值(即磁场强度)每增加一次,图4(a)所示的曲线扫描一次,即步进电机旋转180°。由此图可直观地看出偏振面旋转角度随着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基本成线性关系。

图4实验数据图

Fig.4Diagram of experimental data

4结论针对传统磁光调制实验仪的不足,本文结合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了改进。可以看到,改进后的实验仪不仅显示效果直观、实验数据更精确,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光电知识及计算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因此改进后的磁光调制实验仪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章春香,殷海荣,刘立营.磁光材料的典型效应及其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8,39(3):811.

[2]林森,杜林,王士彬,等.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电气特性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23(4):490495.

[3]缪秀平.多层膜中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增强[J].科技通报,2012,28(12):15.

[4]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廖延彪.偏振光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3135.

[6]杨志勇,黄先祥,周召发,等.方波磁光调制测量在航天器对接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2,20(8):17321739.

[7]周召发,杨志勇,张志利.一种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空间大范围方位自动对准方法[J].中国激光,2012,39(4):17.

[8]江雄,宗德蓉,孙祖红,等.激光显示中声光调制器的研究[J].光学仪器,2007,29(5):5054.

[9]董宇,张悦,华文深,等.基于磁致旋光效应的光电装备隐身技术[J].光学仪器,2012,34(6):8085.

[10]王济民,奥诚喜.双光纤干涉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6,36(1):55  58.

[11]张建华,刘立国,朱鹤年,等.应用磁光调制器的高分辨率偏振消光测量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1,12(10):10411042.

[12]鲍振武,刘钊.光纤中旋光特性测量技术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3,36(2):129132.

[13]王吉明,吴福全,封太忠,等.磁光晶体磁致偏振特性测试实验系统[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4,30(3):5153.

[14]王芳,王超群,王旭,等.基于滤波处理旋光仪的优化设计[J].光电子技术,2013,33(2):118120.

[15]郭继华,朱兆明,邓为民.新型磁光调制器[J].光学学报,2000,20(1):110113.

图4实验数据图

Fig.4Diagram of experimental data

4结论针对传统磁光调制实验仪的不足,本文结合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了改进。可以看到,改进后的实验仪不仅显示效果直观、实验数据更精确,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光电知识及计算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因此改进后的磁光调制实验仪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章春香,殷海荣,刘立营.磁光材料的典型效应及其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8,39(3):811.

[2]林森,杜林,王士彬,等.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电气特性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23(4):490495.

[3]缪秀平.多层膜中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增强[J].科技通报,2012,28(12):15.

[4]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廖延彪.偏振光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3135.

[6]杨志勇,黄先祥,周召发,等.方波磁光调制测量在航天器对接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2,20(8):17321739.

[7]周召发,杨志勇,张志利.一种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空间大范围方位自动对准方法[J].中国激光,2012,39(4):17.

[8]江雄,宗德蓉,孙祖红,等.激光显示中声光调制器的研究[J].光学仪器,2007,29(5):5054.

[9]董宇,张悦,华文深,等.基于磁致旋光效应的光电装备隐身技术[J].光学仪器,2012,34(6):8085.

[10]王济民,奥诚喜.双光纤干涉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6,36(1):55  58.

[11]张建华,刘立国,朱鹤年,等.应用磁光调制器的高分辨率偏振消光测量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1,12(10):10411042.

[12]鲍振武,刘钊.光纤中旋光特性测量技术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3,36(2):129132.

[13]王吉明,吴福全,封太忠,等.磁光晶体磁致偏振特性测试实验系统[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4,30(3):5153.

[14]王芳,王超群,王旭,等.基于滤波处理旋光仪的优化设计[J].光电子技术,2013,33(2):118120.

[15]郭继华,朱兆明,邓为民.新型磁光调制器[J].光学学报,2000,20(1):110113.

图4实验数据图

Fig.4Diagram of experimental data

4结论针对传统磁光调制实验仪的不足,本文结合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了改进。可以看到,改进后的实验仪不仅显示效果直观、实验数据更精确,而且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光电知识及计算机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因此改进后的磁光调制实验仪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1]章春香,殷海荣,刘立营.磁光材料的典型效应及其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8,39(3):811.

[2]林森,杜林,王士彬,等.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电气特性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23(4):490495.

[3]缪秀平.多层膜中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增强[J].科技通报,2012,28(12):15.

[4]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廖延彪.偏振光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33135.

[6]杨志勇,黄先祥,周召发,等.方波磁光调制测量在航天器对接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2,20(8):17321739.

[7]周召发,杨志勇,张志利.一种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空间大范围方位自动对准方法[J].中国激光,2012,39(4):17.

[8]江雄,宗德蓉,孙祖红,等.激光显示中声光调制器的研究[J].光学仪器,2007,29(5):5054.

[9]董宇,张悦,华文深,等.基于磁致旋光效应的光电装备隐身技术[J].光学仪器,2012,34(6):8085.

[10]王济民,奥诚喜.双光纤干涉温度传感器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06,36(1):55  58.

[11]张建华,刘立国,朱鹤年,等.应用磁光调制器的高分辨率偏振消光测量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1,12(10):10411042.

[12]鲍振武,刘钊.光纤中旋光特性测量技术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3,36(2):129132.

[13]王吉明,吴福全,封太忠,等.磁光晶体磁致偏振特性测试实验系统[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4,30(3):5153.

[14]王芳,王超群,王旭,等.基于滤波处理旋光仪的优化设计[J].光电子技术,2013,33(2):118120.

[15]郭继华,朱兆明,邓为民.新型磁光调制器[J].光学学报,2000,20(1):110113.

猜你喜欢
计算机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技术”全英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PID调节规律的教学探讨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研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前景与应用分析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及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试析铁路客运专线供电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