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员教育研究

2014-08-07 20:49詹秋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纯洁性党员教育先进性

作者简介:詹秋强(1981-),男,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且具有时代的紧迫性。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党员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理论观点的实践,提出操作性强、符合实际、有效有力的党员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员教育;先进性;纯洁性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6-0039-03在目前各种新形势新变革的影响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员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更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措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员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其次,当前教育方式相对滞后。第一,党员教育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比较普遍。第二,教育管理缺乏连续性,目前普遍存在着“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第三,教育内容缺乏新意,方式呆板、程式化,许多地方高校对党员的教育往往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念文件、读文章、照本宣科。第四,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滞后,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思考滞后,制定政策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一贯性。第五,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力量单薄,目前高职院校党员人数急剧增加,而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却没得到相应的加强,缺乏实际的党务工作经验,无法较好地发挥教育党员的作用。第六,党员的监督测评工作机制不完善,工作不到位,无法对党员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

最后,高职院校党员自身特点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师生党员相比普通高校的党员,政治理论底子薄,政治素养不深厚,其学习更侧重于专业的实践操作与研究,对于理论的学习兴趣并不很高,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从而对党员的教育更不能一般化,必须采取创新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加强和改进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二、当前高职院校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为了全面的了解高职院校党员教育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主题问题,对高职院校的党员分为:在职教师党员、退休教师党员、顶岗实习党员、贫困学生党员、订单班的党员和流动学生党员,分别进行调查分析。

(一)在职教师党员

经调查了解,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较差,认为政治理论与实际工作生活联系不大,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甚至有某种程度的抵触情绪。有的党员更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有的党员则是泛泛而学,没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只是简单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未能真正领会和掌握精神实质。

(二)退休教师党员

退休党员由于退休在家,党员同志聚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少,大部分时间是脱离集体而生活,缺少学习氛围,从而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没有在职时的状态好。其次,退休教师退休后更多关注的是个人生活和身体健康,对党和国家的大事可能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慢慢的淡出学习和关注的主要范筹。第三,退休党支部往往因无法与在职教师的学习同步,出现学习时间与内容相对滞后。

(三)顶岗实习党员

高职院校的毕业班学生要到相关企业单位顶岗实习,暂时性的脱离党支部,从而党支部对其教育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与问题。主要体现在:由于高职院校师资等条件影响,对实习在外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下降。另外,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支持不够。调查发现,顶岗实习单位对党员教育指导工作认识不一,党建工作相对薄弱,无法就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学校实现沟通与合作。

(四)贫困学生党员

据调查了解,有的贫困生党员为了摆脱自己的弱势地位,获得班级同学的好感与注意,就会认真学习,把自己与周围同学隔离开来,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试图通过获得优异成绩来改变自己的“贫困”形象,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一旦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有的则自暴自弃,对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有的则会主动与周围同学打成一片,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以此来博得大家的同情。另外,党支部在教育内容方面,缺少针对性给贫困党员鼓励与关心。

(五)订单班的党员

订单班学生党员在学习心态上与普通班级的学生有所差别,党组织对其教育与管理也存在困难与差别,主要体现在:第一、思想上不重视,对其教育管理方式陈旧。第二、学生分散,支部活动难开展。第三、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据调查,企业指导老师大都是非中共党员,因此指导重点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质,并非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六)流动学生党员

流动学生党员主要分布在部分工作单位不稳定和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党员,由于他们组织关系在学校,又游离在社会各地,党支部对其了解和教育也存在困难,出现教育管理主体的缺位使得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教育管理工作处于真空状态。据调查,目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基本还停留在一般的学习,甚至没有跟踪教育。另外,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内容不符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没有考虑到流动党员的实际需要,不能解决流动党员的实际问题,无法与他们形成共鸣,无法适应流动党员的需要。

•师资建设•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员教育研究三、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员教育的主要途径

通过对高职院校党员的分类调查,全面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经研究、实践论证,初步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员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攻克目前存在的党员教育难题。

(一)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完善党员教育机制是确保党的各项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党员管理的相关制度,包括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员的管理制度、党员分类分层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党员考评结果公示制度、党员结对帮扶制度等。使每一位党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岗位,是什么身份,都能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积极主动学习最新政治理论知识,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创新教育方式

从调查问题可以看出,党员教育存在问题多数是因教育方式单调,相对滞后,从而使党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丰富教育学习载体,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是党员教育的重要依托。不断丰富适合高校党员特点的教育载体,创新高校党员教育方式,是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性的重要措施。譬如,通过做好党员示范作用、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和创新党员网络教育载体等。

(三)拓宽教育平台

党员教育方式除了传统的学习会、培训班、党员大会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宽教育平台,满足不同类别党员的学习需要。特别是顶岗实习学生党员、订单班学生党员和退休教师党员,对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的教育平台的需求更为迫切。例如,建立QQ群、党校团校、与红色教育基地合作、党员工作服务站、加强“两课”主阵地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都可以作为党员教育的平台和活动主要载体。

(四)利用信息网络

由于各种原因,让部分党员临时脱离党支部,从而这部分党员的学习与教育也就不能同步跟上,相对脱节。因此,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本着“灵活多样、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的原则,建立网络学习教育的主阵地,让分散的党员同志通过网络也能及时学习与同等教育。比如:利用网络等现代手段,建立党员思想和工作定期汇报新渠道;创新临时脱离党组织党员的党费上缴新方式;通过QQ、飞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成立“网络党小组”,开展组织生活,实现校外党员与在校学习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同步;建立网络党校,保证分散的积极分子及时同步接受教育,同时也拓宽了在校党员的学习教育渠道,等等。实现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

(五)科学规范管理

加强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是党建创新工作的前提,为了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那些分散的党员,可以根据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党组织,加强日常管理。如:订单班的学生党员可以成立临时党支部、退休教师党员可以与在职教师成立联合党支部、相对集中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可以成立党小组等。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党员正常过组织生活,也方便党组织对党员的了解与监督,解决分散党员教育处于真空的问题。另外,党员教育可以与其他教育管理科学地相结合,不但可以解决教育重叠浪费时间的现象,还能把教育的内容更深入、方式更有效。

(六)加强“两新“建设

随着新社会和新经济阶层的不断发展,两新组织建设也日趋重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党员,大部分将是两新组织的新成员,因此,高职院校加强与两新组织的合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解决分散党员的教育难的问题,还可以大大的减少流动党员的数量,减轻高职院校的管理负担。另外,高职院校通过与两新组织的共建合作,可以丰富党员的教育内容,创新党员的教育方式,提升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提高教育的效果。

当前,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员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是党进行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创新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与方法,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党员政治素养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2]杨婷婷,张金美.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

[3]陈阳.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孟倩倩.利用党建信息化加强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2(8).

责任编辑赖俊辰

猜你喜欢
纯洁性党员教育先进性
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
开展“两学一做”,要抓住三个关键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列宁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探析
提升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建设的路径探析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研究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参考教材》出版
新时期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