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进美:彩云之南的金花姑娘

2014-08-06 03:12娇滢
铁军 2014年8期
关键词:军分区军营普洱

娇滢

2013年1月9日,100名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优秀班长代表们,从祖国各地齐聚北京。“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颁奖仪式在中国剧院隆重举行。

1992年出生的云南大理姑娘、一等功荣立者郑进美,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初识郑进美,是在2012年1月记者新春走军营,但那次很遗憾,在普洱军分区只与她有那么一面之缘,记者就下到了基层连队开始采访。

就是那短暂的接触,担任普洱军分区通信站副分队长的郑进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眼神果敢、坚定、面容清秀、身材精干的女兵气质。说她“小”,不仅是她的年龄小,还有她1米58的的身高和47公斤的体重。

郑进美出生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彝族回族自治县五印乡白乃村。2009年,她在全军军事三项比武竞赛中勇夺“三金”,被云南省军区记一等功。而今在普洱军分区通信站,她又完成了从运动员到话务员的漂亮转身,并被家乡誉为“新时代的金花姑娘”。

面对面的交流,郑进美显得有些羞涩。记者简直无法把眼前这样一个文静的小姑娘与赛场上一举拿下三块金牌的她联系在一起。

她内心深处有一种痛,那就是小时候家境贫寒,为了保证她完成学业,两个哥哥先后放弃了学业。正是带着全家人对她寄予的厚望和她对家人的这份深深的内疚之情,她在训练场上开始了顽强的拼搏。

在完成规定训练任务的基础上,她还给自己增加腰部力量、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练习等训练内容,每天坚持跑一个10公里,坚持做300个仰卧起坐、300个负重深蹲和300次跳绳。

训练400米障碍时,她曾从两米高的墙上摔下去;训练中,她的右膝关节曾是半月板外侧骨裂、软组织严重拉伤……

为了提高投弹成绩,她就通过拉橡皮带、抬杠铃来增加力量,用投小石头、挥小树枝来改正投弹动作。别人拉20次为一组,她强迫自己拉40次为一组,别人休息的时候,她就拿着手榴弹到投弹场投200枚。

“选择的路再难都要坚持到底,不能让别人看不起。”这是郑进美鼓励自己的话。

2012年3月25日,记者几经辗转,行程546公里,来到了郑进美的家,父亲含泪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上学时,郑进美不仅要背着书,还要背着柴禾、米和菜,要走二十几公里的山路。一路上,她还要采一些野山菌卖,以补贴生活费的不足。

大哥郑进忠陷入对往事的回忆,眼睛湿润了。他说,“刚进体校时,妹妹长得又瘦又小,身高只有1米49,体重才35公斤……我在电视上看到妹妹比赛冲过终点线时,她满脸都是汗,红红的,我感动得流泪了。”

因为妹妹从小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穿上绿军装。这个军旅梦想,郑进美是靠着自己扎扎实实的努力和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一步一步实现的,而这汗水的背后却是她全家人的鼎力支持。

在巍山县至今还保留着贴告示的习俗,郑进美当年荣立一等功的那张告示,长达半年之久都没有被其他告示覆盖。

全县城家喻户晓。驻足观看的人们竖起大拇指感叹:“这个小阿妹真了不起啊!”但是,郑进美却因伤最终退出了军事三项队。

她被分配到普洱军分区,当一名普通的话务兵。学普通话和计算机、背电话号码表,她开始从军人的一日生活制度做起。

郑进美说:“我能从两米深的坑里爬出来,能投出36米远的手榴弹,5公里能跑出17分40秒的成绩,我也就不再害怕学习任何新知识和新技能了。”

对于敢于挑战自己的郑进美,她不怕自己有短板,就像当年她不怕教练委婉的拒绝一样,她对教练说:“请给我一个月的时间练竞走,如果不行,您可以把我退回学校。”她没有被退回来,还从竞走队走到了中长跑队,之后又进了军事三项队。

金牌只能说明过去,一等功也是过去的辉煌,她把自己重新融入到普洱军分区的话务分队,在努力工作中,她担任了副分队长。

当兵的“苦”,郑进美比同龄的女兵们要体会得深,因为她不仅仅是要完成日常的体能训练,而且还要在比武竞技中“打硬仗”,然而,带兵的“难”却也让她有了更多的感悟,她以“啃骨头”的心态、“打硬仗”的精神,向困难发起新的冲锋。

班里有的女孩子在家没吃过苦,娇生惯养长大,不理解为什么军事训练要那么拼命,业务上还要那么精益求精,没有了父母的呵护,也没有了同龄人的“自由”——上个网、聊个天、看个电影、逛个街,似乎都是梦了。

远离了喧嚣,面对的是军营的枯燥;没有了繁华,拥有的只是军营的清苦。

郑进美带兵的原则是:不落下一个人,不留一个死角,打开每一个心结。

对不愿意参训的“特殊”兵,郑进美给了她们“特殊”的“礼遇”,陪着她们去卫生所看医生,利用训练间隙,还发挥自己会按摩的优势,为她们缓解疲劳。她扛起她们的装具,背起她们的行囊,跑在了她们的前面,并用自己真诚的笑脸面对每一个人。

郑进美曾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写道:“部队建设中,单位与单位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每个人之间都是一面明镜,当我们面对着镜子照到自己蓬头垢面的时候,我们切不可摔镜子以泄一己之私愤,倘若怨天尤人不知自改,甚至开始选镜子来掩盖缺陷,那只能欲盖弥彰。正确的做法是:沉下心来整理自己的仪容,弥补不足,改掉自身的毛病……”

改毛病,其实,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军队的管理和建设日趋正规化、实战化,只有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才能对症下药。

躲过初一,躲不了十五。郑进美就用这样的话来鞭策自己,鼓励战友。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也为了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串奋斗闪光的足印,她投身到火热的军营中,与战友展开岗位练兵的“比,学、赶、帮、超”。

身为班长,她以身作则。因为自己做不好,就不能开口要求别人。所以,自己先做到位,自己跑在了前面,才能起到“头雁高飞,群雁跟”的示范效应。

2009年,普洱军分区组织了山丘丛林地演习,郑进美带领战士们负责演习的通信保障工作。但演习中连续下了两个小时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距离保障点5公里的深山之中的电缆线被洪水冲断了,通信中断。郑进美带领两个男兵抢修线路,必须趟过一条湍急的大河,她二话没说,就跳进水中,两个男兵见状,也随即跳进河中,半个小时完成了抢修任务,使演习得以继续了下去。

由于表现出色,郑进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在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党员,怎样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八千万分之一?我愿意把读过的一段箴言拿来与所有共产党员共勉——以生死与共的情感捍卫党的形象,以嫉恶如仇的态度抵制腐败现象,以守身如玉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率先垂范的行动影响身边群众!”

党员的标准,刻写在她的生命中。昔日的“校场英雄”变成了今日的“通信尖兵”。

2008年12月入伍的她,2010年12月,被普洱军分区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

2011年6月,荣获成都军区“优秀人才奖”;

2012年2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12年3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称号;

2012年8月,被推举参加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2013年1月,她成为100名优秀班长中的一员,来到了北京。

从一个新兵成长为一名老班长,她带出来的兵,都已经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每个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她的青春在军营绽放。我们看得见她青春年华的充实,也感受得到她年轻的心充满希望,更见证了她用汗水、心血和坚实的脚印走出来的青春足印,我们期待她能在绿色军营再创佳绩!

(责任编辑 束华静)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分区军营普洱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军营里的奥运会
军营游
军营畅想曲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达州军分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军营中的“反光镜”——记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军分区政治委员吕双平
军分区 警备区的区别和演变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