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建议

2014-08-06 01:21李秀超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心理

李秀超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比其他老师承受着更多的期望和压力.他们有着较高的学历和让人羡慕的职业;他们为学校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更多情况下,他们的成果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在多数人的眼中,他们的职业是光令人羡慕的,工作相对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工作负担和生活压力,科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发表文章越来越难、职称评定标准越来越严,“晋升职称”和“工资待遇”是他们困惑的焦点,此外成家立业、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社会适应等诸多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为此,笔者结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维护措施.

1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笔者采用抽样法随机抽取下沙高教园区8所高校内的165名在岗的教师,年龄25~35,性别与职称不限,专业类别为理、工、文科,其中男72名,女93名.

1.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开放式随机调查法,调查形式为高校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包括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发放165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为88.4%.

访谈法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与18名教师进行交谈,探讨目前影响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生活工作的压力源,以及青年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1.1.3 分析方法

将调查所得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结果

1.2.1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来测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将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统计结果与全国成人心理健康常模进行均值比较(见表1).结果表明,被试的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总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个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并具有显著性(p<0.01),其余因子的均值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不同性别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从心理健康的总均分来看,男性的总均分低于女性,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性,且这种差异是显著的.其中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因子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而其它因子的差异则不明显(见表2).

表1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SCL-90)与全国常模比较

表2 不同性别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差异比较

1.2.2 青年教师感觉压力较大群体

通过访谈,得知青年教师压力大的因素有:学术科研的压力,经常要加班搞科研写论文、职称评定的要求越来越多、工作量大负担重,事情比较琐碎、社会期望值越来越高,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在问及遇到心理困惑时,有一半的老师表示找不到适合的咨询机构,男青年教师有1/3表示更多是靠自己解决困难,女青年教师则更倾向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以求内在的平衡.

2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2.1 社会因素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肩负着社会和学校的厚望,承载着家长的无限期望,这给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使得他们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力求表现完美,努力使各方满意.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职业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职称晋升的评定、教师业绩的考核、学生教育和管理等问题不断细化,难度不断增加,这都在不同程度上给青年教师带来更多的压力.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低水平的收入形成较大的反差,使青年教师心理不平衡,自我认可度降低,很容易产生抱怨和不平衡的心理.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知识面、视野在不断扩大,他们需要更专业、更独立、更有创新性和人格魅力的老师,这对缺乏教学实战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更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这些都成为引发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

2.2 学校因素

高校现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给青年教师带来了竞争和压力.高校中教师科研评价,职称晋升都与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挂钩,青年教师资历浅,人脉少,研究成果很难发表,面临被淘汰的心理压力,这些都很容易使青年教师在现实中产生挫败沮丧感,一时萎靡不振.高校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使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交流较少,领导缺少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青年教师会感觉到高校中人际关系比较淡薄,缺少人情味.高校对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工作不够重视,缺少专门的教师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普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意识也比较淡薄,致使很多教师的心理问题被归结为“师德师风”问题.另外,高校里的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在他们参加工作前一直都在学校学习生活,社会经验不足和相对缺少人际沟通交往的技巧,比较理想主义,表达情绪情感比较直接,不善于控制和管理情绪,社会适应能力欠缺,这也给青年教师和同事关系相处带来一定的压力.

2.3 个人因素

对于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身上还带有一些“书生气”,心中理想主义色彩还比较浓,心理发展水平还不是很成熟,不能全面正确地评价自我,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很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很容易产生抱怨、失落、自责的不健康心理.青年教师精力旺盛,对自身的健康意识比较淡薄,一般都习惯熬夜学习工作,晚睡晚起,一日三餐饮食也无规律,这也无形中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给心理健康问题埋下了隐患.同时,青年教师面临着结婚、买房、赡养父母的现实压力,但由于工资待遇较低,一时都很难实现,所以不免会产生烦躁郁闷的不良情绪,给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

3 维护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3.1 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国家和社会积极构建有利用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平台,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国家要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加大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经济支持.青年教师刚入职场,面临成家立业、照顾父母等现实难题,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积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社会宣传舆论应多些正能量的报道,提升人民教师的公众形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认可教师的社会价值,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使人们对青年教师工作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少一点苛求.在相关政策制定上,相对向青年教师倾斜,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项目申报、培训学习等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学术自信和职业能力.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媒体上开设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相关服务与政策支持.

3.2 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学校作为青年教师学习、生活、工作的“小环境”,它对教师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源动力.

3.2.1 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环境,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要明确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明确青年教师的角色分工要求,避免角色冲突,减轻青年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努力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更民主开放的教学科研改革、评价体系,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使青年教师更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学校领导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到青年教师中,开展座谈交流会,参与他们的文体活动,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所需,缩小与青年教师的距离感,增强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3.2.2 高校要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特征,加强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工作

把心理健康工作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关注每个青年教师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倾诉是缓解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排除烦恼的重要方式,高校要根据“霍桑效应”,成立心理咨询机构,让教师有一个倾吐心理故事的场所.“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尤其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的辅导员群体,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是学校领导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会使得他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激发他们的正能量.

3.2.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化解青年教师心理压力

在每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要动员青年教师参与进来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开展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增进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团结合作,展示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每个人心中的正能量;邀请相关的心理学专家为青年教师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等.学校应加强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辅导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成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还要建立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等,方便青年教师及时把心里的郁闷、烦恼、愤怒及不快,在可控的范围内宣泄出来,从而减少心理压力.

3.3 加强自适应心里建设

从青年教师自身方面来看,要学会适应,学会应对压力,运用适当的策略,减轻压力感受,保持健康心态,这是青年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

3.3.1 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身心健康,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需要,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提高心理的协调能力,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中的个体,更有安全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和信赖,从而减少个体不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缓解心理的紧张与压力.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应努力积极地构建一个涵盖家人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的良好人际关系网络,此来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青年教师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悦纳自己,建立合理的期望,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积极努力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提高自我效能感,当某些期望得不到满足时,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心情会豁然开朗.面对各种压力,教师应做出理正确智性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保持心理平衡.

3.3.2 学会适应,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

瑞士让·皮亚杰曾说过,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人的一生都是不断适应和发展的过程,这是人生必须面对的永恒课题.青年教师要学会主动适应高校的生活,提高适应能力,发挥适应潜能,才能与新的环境和谐互动,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他们要在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动地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积极乐观面对,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断鼓励自己、充实自己,积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家人亲友为核心,结交志同道合的同事,在他们的鼓励、支持,关怀下,青年教师的压力会得到缓冲,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3.3.3 学会生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人生是五彩缤纷的,要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感动,才能让生命充满激情.高校的青年教师,习惯熬夜工作、学习,晚睡晚起,饮食无规律,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要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积极运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参加摄影、旅游等活动,让自己是身心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转移因工作压力所带来的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愉快.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和学生在一起,你会被青春的活力所感染,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激情,以更饱满的心投入工作学习之中.通过高校联谊会、体育活动、交流研讨会、团体辅导训练等活动,扩展自己的交往圈,缓解压力,帮助自身成长,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养成健康的人格,青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健心理状态,去影响带动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培养出有生活情趣的学生,实现师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双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锦华.试析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资本的提升[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5-67.

[2] 张含卓,欧雪梅,刘 蕾,等.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特征及提升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4):58-59.

[3] 冯惠玲.中国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学理论,2011(11):296-297.

[4] 李军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10):75-76.

[5] 李金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管控与调适[J].太原大学学报,2010(1):94-96.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心理小测试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