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英格兰“第二国歌”

2014-08-05 09:06
环球时报 2014-08-05
关键词:天佑耶路撒冷国歌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图片说明:扮成古代战士的英格兰球迷高唱《耶路撒冷》为球队加油。英伦三岛虽然都说英语,但却各有各的地域文化传统,比如在联合王国国歌《天佑女王》之外,各地都有自己钟情的“第二国歌”。在占据英国八九成人口的英格兰,《耶路撒冷》是最能代表“英格兰精神”的民歌,其地位甚至不逊于《天佑女王》。不过,如果你在英国其他地区演唱这首歌,当地人不但不会捧场,说不定还要向你抛来白眼。《耶路撒冷》唱出工党士气作为英格兰耳熟能详的爱国民歌,《耶路撒冷》与众人皆知的中东古城关系并不大。歌中的“耶路撒冷”代表“和平之城”的意思,它的曲调由休伯特·帕里在1916年谱写,歌词则取自英国大诗人威廉·布莱克的短诗。《耶路撒冷》中唱道:“那些步履是否为真,踏上英格兰翠绿的山峦,神圣的基督是否确曾在英格兰的碧野里出现?……我不会终止思想的征战,也不会让宝剑在手中昏眠,直到在英格兰的碧野,构筑起耶路撒冷的城垣”。如果说与中东圣城耶路撒冷有任何关联的话,那就是两者都从《圣经》第一卷《创世纪》中得到过灵感。《耶路撒冷》在英格兰可谓无人不晓。这首歌最早被收录在英国国教圣公会的《古今圣歌集》里,首次出版于1862年。在老辈英国人的记忆中,它是上世纪20年代英国争取女性投票权组织的代表歌曲。高唱过这首歌的不少女权运动人士,后来都在政界大展拳脚。英国工党甚至在一年一度的年会上也会播放《耶路撒冷》,在场党员都会郑重跟唱。如今的英国年轻人对《耶路撒冷》也不陌生。每年夏天,英国广播公司在海德公园旁举行消夏音乐会时,都要演奏这首曲目。人们只有在音乐会结尾听到这首曲子,才会感觉整个演出圆满结束。一些电影也会用到《耶路撒冷》的元素,例如曾获奥斯卡大奖的英国励志体育电影《烈火战车》,该片片名就源自这首歌的歌词。此外,科幻片《星际旅行》和浪漫喜剧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中还有人唱过《耶路撒冷》。各地有自己的“第二国歌”作为一个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常会以独立身份参加国际体育比赛。在苏格兰举行的足球赛事或橄榄球比赛上,当地球迷不会唱《耶路撒冷》来鼓劲,他们最爱唱的是《苏格兰之花》。正在酝酿独立的苏格兰曾发起民间投票,在获得多数人支持后,《苏格兰之花》被定为苏格兰国歌。而在被称为“歌曲之乡”的威尔士,人们喜爱的民族歌曲是《父辈的土地》。如果要在威尔士唱起《耶路撒冷》,当地人没准会向你抛来白眼。至于全体英国人都会演唱的国歌《天佑女王》,过去曾被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牙买加等大部分英联邦成员国当作国歌。现在,一些国家已有了自己的国歌,如《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哦!加拿大》等。一般来说,英国人只演唱《天佑女王》的第一段,表达出对国家及英国王室的尊重即可。如果坐镇白金汉宫的人变成男性,这首歌的歌名就会自动变为《天佑国王》。英国人热议谁该做国歌英格兰在英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地位,《耶路撒冷》的影响力不仅盖过其他地区的民歌,甚至时常被拿来议论是否应取代《天佑女王》的地位。就连当年的英王乔治五世在初次听到管弦乐队演奏《耶路撒冷》时,也觉得应该用它替换国歌。英国议员格雷格·穆荷兰德曾公开抱怨说,当英格兰队征战世界杯赛场时,球迷们如果高唱《天佑女王》会令人沮丧。因为这首歌不专属于英格兰。尽管如此,《耶路撒冷》的地位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官方确认,这说明英国当政者一直在小心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引发某一方不满。此外,如果《天佑女王》不再作为国歌,英国王室的地位也会被质疑。这也是英国人不愿看到的。事实上,《耶路撒冷》的部分歌词还被英国的共和派视为誓师战歌,如结尾的“要坚定不移,勇往直前,在英格兰开拓新天地”。所以,英国当政者更不可能将这首“第二国歌”的“第二”头衔轻易摘去。▲

猜你喜欢
天佑耶路撒冷国歌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万灶炊烟 “花”下相逢
国歌
天佑中华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当国歌响起
嫌短,捷克奥委会要求修改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