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014-08-05 03:12卢琼芳戴月映陈伟贤吕艳梅韦英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败血症胎龄早产儿

卢琼芳 戴月映 陈伟贤 吕艳梅 韦英婷

卢琼芳: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亦称喂养困难,早产儿是指患儿在37周前出生,喂养不耐受是指新生儿时期不同疾病导致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喂养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即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而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及器官功能失调更为明显,如出现喂养不耐受,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更大,故积极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因素,早期识别、及时治疗是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关键,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喂养不耐受的认识,对积极诊治喂养不耐受、改善喂养不耐受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525例早产儿喂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指标,旨在探讨早产儿喂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入选标准:早产儿(胎龄<37 周),住院时间≥7 d 者。研究对象均除外胃肠道先天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严重的多发畸形,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等),出生2 h 内因病情原因或家属原因放弃治疗者。符合入选标准的525例,男309例,女216例。胎龄27~37 周,平均(33.85±2.15)周。入院时年龄0.5~196 h,平均(25.66 ±11.93)h。其中出现喂养不耐受119例,非喂养不耐受406例。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逐份查阅统计病历的方法,收集25 项可能与影响早产儿喂养有关的指标,剔去缺失数据较多或变异程度几乎为0 的因子。

1.2.2 喂养不耐受判断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符合2003年美国儿科学会提出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定义的指南[1],以下任一项因素:严重的腹胀或腹部皮肤变色肠穿孔征象;明显血性粪便;胃潴留≥喂养量的25%~50%,发生2~3 次;胆汁反流或呕吐;严重的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1.2.3 指标的量化 连续性变量采用原测值,分类变量按0和1 赋值,1 表示阳性或较严重情况,0 表示阴性或较轻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以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呕吐、腹胀、胃残留、药物等为自变量依次输入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P <0.05 的变量使用前进法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早产儿体重和胎龄不同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表1)

表1 早产儿体重和胎龄不同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例(%)

2.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2)

表2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单因素分析

2.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P <0.05 的变量使用前进法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以α=0.05 检验水准,结果显示:呕吐≥3 次、腹胀、败血症、胃残余是影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后的危险因素,胎龄是保护因素。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3.1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与喂养不耐受的关系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肠道对食物耐受能力差,喂养难度大,从而引起喂养不耐受,表1中早产儿体重和胎龄不同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表明,早产儿体重越重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低;而胎龄越大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低,在多因素分析中胎龄出现负值,表明是保护因素,胎龄越小、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越高;因胎龄越小,吸吮能力越差,甚至无吞咽反射。

3.2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与喂养不耐受的关系 早产儿早期禁食导致肠黏膜萎缩,易出现坏死性小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乳糖酶及胃肠激素活性下降,甚至影响胃肠道功能结构的完整性,胃肠动力及营养吸收功能下降[2]。胃的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随着胎龄增加越趋成熟,在30 周以前空肠收缩比较紊乱,34 周由于移动性机电复合波出现,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收缩得到协调,才出现有规律的向前推进的蠕动波,将食糜送到小肠末端。只有胎龄到32~34 周乳糖分解酶才有功能[3]。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通常表现为胃潴留或呕吐、腹胀、胃管内抽出胆汁等。本研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中,呕吐≥3 次、腹胀、败血症、胃残余均是影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后的危险因素,说明在临床中密切观察出现的呕吐≥3 次、腹胀、败血症、胃残余是很重要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预防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3.3 肠外营养的应用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关系 本研究在单因素分析中使用氨基酸等营养液时,也可出现喂养不耐受情况,与杨慧等[4]报道相符,早产儿使用肠外营养后,发生喂养困难的比例高于对照组(60.0%比33.3%),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与之相符;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后,或早产儿禁食时间长,对进食刺激反应低,氨基酸热卡高,故喂养困难发生率高。

总之,在临床中早期发现可能导致喂养不耐受的因素,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刺激胃肠对食物的反应,诱导胃肠功能成熟,加快早产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积极处理喂养不耐受问题,使早产儿能尽早地恢复到正常的喂养状态,健康的成长。

[1] Kuzma- O′Reilly B,Duenas ML,Greecher C,et al.Evaluation,development,and implementation of potentially better practice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nutrition[J].Pediatrics,2003,111(4 Pt 2):461-470.

[2] Kleim CJ,Revenis M,Kusenda C,et al.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onjugated hyperbilirubinemia in hospitalized infants[J].J Am Diet Assoc,2010,110(11):1684-1695.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8-459.

[4] 杨 慧,王 卫,刘晓红.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1):32-35.

猜你喜欢
败血症胎龄早产儿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